分享

张钫与河南灾荒救济

 太阳初照 2013-01-20

官赈义赈一肩挑 心怀黎民中州耀
——张钫与河南灾荒救济

字号: 2012-12-07 09:41 作者:刘海永 来源:开封日报 我想说两句(0)

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中,河南名士张钫在河南大灾荒中捐出一半家产救济灾民,他的气度和魄力让蒋介石感到震撼。张钫在开封生活工作较长时间,开封朝阳胡同至今仍有张钫故宅,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在开封期间,张钫先后担任河南省政府建设厅厅长、省振务委员会主席、省政府代理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等职。他为官一生,身居高位,却心忧黎民、热心公益。在20世纪上半叶河南的几次灾荒之中,张钫曾舍饭于开封、施赈于陕西、济灾于乡里。特别是在1942年河南大灾荒期间,张钫曾经为了安置河南灾民殚精竭虑、奔走呼告、赈济粮款。他是河南人的一个传奇。在陕西,他主持安置几百万河南难民,他对河南人民有恩,河南人民一直把他铭记在心,把他誉为“老家长”。

张钫字伯英,是辛亥革命元老,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曾牵头策划组织辛亥革命西安起义。1929年河南发生灾荒时,张钫时任河南省建设厅厅长兼振务委员会主席。当时,豫西地区兵、匪、旱三灾并袭,大批灾民扶老携幼到省城开封求生。当年,张钫主持振务,多方筹款放赈。1930年1月中旬,河南省振务委员会在开封下设救济院,下辖三个舍饭场:第一舍饭场在三官庙,第二舍饭场在龙亭,第三舍饭场在贡院。每个舍饭场收容灾民1700人至1900人,3个舍饭场近6000人。每天两顿饭,9时开饭和16时开饭,保证每人都能吃饱。振务委员会对在开封的数万名灾民,除安置在舍饭场和用以工代赈的方式解决他们的生计外,还成功组织、动员了一批灾民“作工就食,垦荒牧畜”,到河北省、东北等地落户垦荒。在迁民之前,张钫派员持河南省政府公文,前往河北、吉林、奉天、黑龙江四省,与当地政府协商,做好落户地点、住房安排、土地分配、粮食供给等工作。由河南省政府负责前往灾民的车费,发给移民每人单、棉衣服各一套,生活费用10块银元。自古救灾不移粟就得移民。张钫这次共计运送灾民43批,到东北垦荒难民达7万人。相对于当时政府杯水车薪的临时性救济措施,移民垦殖挽救了大批奄奄一息、坐以待毙的河南灾民,无疑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后来,其他灾民离汴返乡者,张钫让振务委员会给每人发口粮30斤,路费两元。

1941年,河南出现旱情,收成大减,有些地方甚至已经“绝收”,农民开始吃草根、树皮。加之战祸绵延,河南92个县市遭灾。河南沿陇海线南北各县,春季缺雨,北风横吹,麦田几乎绝收。中部各县,麦收不过二三成。豫南各县阴雨连绵,麦子生芽。秋种之后,80余日,滴雨未见,秋收基本绝望。1942年,河南旱灾的形式更加严峻,米珠薪桂,致使一般中等人家无法过活,贫苦之家流离失所,鬻儿卖女的事情亦不断发生。

1942年,新安县推举地方代表远赴西安,找到张钫,请他出面赈灾。老百姓心里想着张钫,因为他以前有过赈灾经验。于是,在张钫的主持下,新安县成立了救灾委员会,张钫任名誉会长,在全县开设3个粥场,赈济时间从当年的农历二月至四月止。凡各村非救济不活者,每人每月发票3张,每张票可领杂粮10斤,附带粥汤。1942年9月9日,张钫向国民政府呈报《为移殖豫省灾民五万人,共需三千万元,祈迅予拟发并条陈七事由》一文中写到:“钫于十八年曾移七万难民于东北,当时深得各方协助,逃亡甚少,成效尚着,实缘交通工具完备,运送得人,按站给资,沿途招待,使灾民不知痛苦,乐于成行……移民实边有关国防,再四思维,敢不勉竭驽钝,随时秉承,努力以赴。”9月10日,张钫又呈报《移垦河西方案》,具体提出在西安设西北恳务机构,在河南、陕西、河西设立办事处,在沿途适宜地点设招待所,要求“陕甘宁各省政府、西北公路局、各省驿运处、陇海铁路局、各省赈济会等各有关机关,一体充分协助。”

张钫的呈报引起了蒋介石高度重视,蒋介石先后两次以快邮电稿给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据本会军事参议院副院长张钫折呈拟具移殖豫省灾民开垦河西进行办法意见,附移垦方案前来。查此事于振救豫灾、开发西北均关重要,最好由农林部于甘省府负责主持为宜。”(《关于张钫呈拟移垦豫省灾民到河西安置致孔祥熙等快邮代电》)“盖宁夏故河套地,土质肥美,易于耕获,现已灌溉成田约计六百数十万亩,其中二百余万亩为有主熟田,二百余万亩为生荒之地,此外二百余万亩原系熟田,历经兵灾匪乱因而成荒者,一经耕种立有收成。先就此地移民恳治,似属简而易举。试以五口为户,每户授田十亩计算,则二百万亩可移二十万户一百万口,若以救济豫灾之资充作移民之费,就逃荒难民加以组织,移往宁夏,似属一举两得。至此项移民居住问题,似可由农行先行贷款建筑贫民住户。”(《关于移民西北开发西部问题致孔祥熙快邮代电》)

1943年,河南灾情更加严重,旱蝗交错,经久未雨。夏季收成不到一成。秋苗无法播种,种上也早已旱死或萎黄。当年蝗虫所过之处,遮天蔽日,禾苗叶穗被噬食殆尽。老百姓为了生存,只得外出逃荒。5月起,伴随着饥荒而来的瘟疫也出现,大批河南灾民乘火车或走水路到陕西避灾。当时灾民不断流入西安,把西安四城围了数十公里,男女老少四周席地而居,无吃无喝,更无住处。陕西省政府不许这些灾民在西安城周围停留,河南灾民想起了张钫,灾民代表到西安市小南门内冰窖巷八号院张钫门前请愿。张钫先生的儿子张广瑞在回忆文章中也描述了当时的情景:“难民代表来到冰窖巷八号请愿,家父给他们讲话,在五味什字街西北中学(张钫创办的难民学校)右侧小门由河南同乡会人员列表名册,给乡亲们发放救济粮款。”张钫目睹西安各街道屋檐下躺着的大批灾民,一问,都是从河南来,其中以黄泛区的人最多。张钫心忧黎民疾苦,当时就以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和河南省旅陕同乡会会长的名义,发出请帖,邀请旅陕的河南名人巨商、陕西的重要官绅、国民政府驻陕的军政要员以及社会各界名流、志士贤达50人,齐聚张公馆,动员为灾民

募捐。张钫的请帖主要内容如下:

“国难当头,民蒙大难,自日军发动河南战役,国军以战略撤退为主,致使中原沦陷,日寇铁蹄践踏,无恶不作,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目前河南百姓,加之黄泛区灾民为逃活命,纷至沓来,云集西安,白天要饭,夜宿屋檐,饿死、冻死者,比比可见。今邀诸公,商议赈灾,仁者爱人,见诸精诚,此一举措,以伸人道,敬请参加,敝宅恭候。”

张钫带头将自己在汉中的水田四十顷全部变卖,捐赠救济。在场诸人无不受感动,纷纷为赈灾尽力,此次募捐所得钱粮,可开设5个饭场,供上万灾民用食3个多月。张钫同各路贤达共同议定:“成立豫灾救济会,负责募捐、筹粮及收容灾民,推选陕西红十字会会长路禾父主持救济会工作。在西安北关红庙坡、东关岳王洞和韩信寨等地设立收容所。暂借西安市各学校教室,供灾民住宿。逃往陕西各县之灾民,由救济会与当地政府交涉就地安置。登记灾民中有一技之长者,分别介绍工作。与甘肃、陕西两省政府联系,洽商移民问题。”张钫向中央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争取款项救助灾民,并到四川重庆等地声援救助,想尽各种办法来救助河南大批灾民。在张钫的呼吁下,西安各界呼吁捐款捐物、西安市民每户人家做3公斤馒头集中送到救灾机构发放给灾民吃。

豫灾救济会工作人员根据灾民意见,或让其往西北迁徙落户,或以后返回老家。鄢陵和扶沟两个县水淹了,那里的灾民愿意迁移到西北去安家;新安和渑池一带的人,在1943年麦子成熟时都回家了。迁移到西北去的灾民,沿路都设有难民站,安排住宿和吃饭地方。如果到站和在路途上出事,都由地方上负责。张钫曾将数十万难民分批安排在陕西、甘肃、新疆以及四川广元、成都一带。甘肃张掖、酒泉一带至今还有两个“河南村”,因系河南移民,以示纪念。移民后代每每谈及移民一事,便异口同声说:“河南张伯英给迁来的!”

为扩大募捐范围,动员更多的人关注此次饥荒,支持赈济灾民工作,张钫还特意组织陕西省文化界戏班子以及河南演艺界名人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等到处义演,大力救助。河南演员甚至把演戏穿的衣物、被褥等都捐了出来。张钫通过义演的方式,打造声势,实现全民赈灾。

逃亡西安的灾民,虽有救济,但死亡者时有所闻,张钫又出资在西安郊区购三四亩地,作为“义地”,埋葬河南人尸骨。每年清明,张钫亲自到“义地”扫墓,安慰客死他乡的亡灵。

1945年,抗战胜利后,大批逃到陕西的难民除移垦到西北边陲的大量灾民外,还有200万河南籍百姓没有安置,或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或归无以养等。张钫心忧河南百姓,得让他们在陕西或其他地方继续生活下去啊。于是,1946年4月,他从西安写给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马景森署长三封亲笔信,商议安置灾民事宜。1946年4月11日,张钫致信马景森:“贵署派员莅勘,当已专电奉陈,拟请转呈贵总署,早日来陕,筹设办事处,负责救济。”张钫希望开封善后救济总署收容妇孺以减轻家长负担,并且提出了“终南山麓及渭南滩地尚可容纳多人,速筹移垦”,开展生产自救。并以小本贷款方式给灾民购置农具或者经营生意。当时灾民多蜗居城濠小窑洞,身染疾病,张钫建议在西安、宝鸡、渭南、三原筹建平民住所以安置灾民。4月15日,张钫特地又给马景森修书一封:“亟待救济者不过数十万人,统筹施救,尚非甚难,务祈转呈总署,将前电所拟各项,即予核定,以次实施,并在豫陕交界设立接运站,资送复员之难民,暨多带药品,沿途施治,以保健康而免死亡,则惠泽所被,遐迩同钦。”4月22日,张钫先生又将陕西省各垦区土地利用概况列表,呈送马景森。

1946年,河南灾情哭诉团到了南京请愿,遭遇拒绝。民国政府粮食部部长徐堪态度傲慢。次日除《中央日报》以外的京、沪各大报大都发表了这一消息。上海《大公报》的标题是《粮食部长官气十足,河南灾情哭诉无门》。后来河南灾情哭诉团又到了上海,也没人支持。他们找到了时任军事参议院副院长寓居上海的张钫。张钫在杜月笙的支持下,在浦东同乡会8楼会议大厅成功举行豫灾哭诉团招待会,并邀请到了孔祥熙参加。孔祥熙当晚做了一番情词恳切的讲话,孔祥熙在赞扬了河南人民毁家纾难的爱国精神,证实了河南人在抗战中负担奇重之后,深感愧疚地说:“多年来,我长期任职中枢,负责行政院工作,目前河南沦为人间地狱,我不能辞其咎。回首往事,深感愧对河南。救灾恤乞,人人有责,救济河南,我更是责无旁贷。我愿解尽绵薄,帮助河南救灾,并希望当局和社会各界,采取有力措施,拯救河南灾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孔祥熙的话虽不多,但影响大,上海许多媒体第二天进行了宣传报道,联合国善后救济署为黄泛区调拨大量物资。在张钫的号召下,京剧大师梅兰芳十分支持救济豫灾,他举行了书画展览,全部收入悉数捐赠给河南。后来国民政府粮食部也下达公文,同意减免河南部分田赋和军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