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燥综合征

 学中医书馆 2013-01-20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现代医学的命名,又称舍古林氏综合征,祖国医学至今尚无与此相应的病名。它是以外分泌腺病变为主的全身慢性炎症性结缔组织自身免疫病。 ,
  [临床表现]
  临床上可见多种干燥象征。如干燥性角膜结膜炎, 口腔干燥症和伴发结缔组织病变。其主要表现为,
  1.眼。常有眼内异物不适感,或灼或痒或痛,尤以眼睛干涩为多,少泪或无泪。 目红,日珠频繁眨动等。
  2.口,唾液少,口腔干燥,进食喜稀恶干.食欲差而乏味, 口角常有裂疮溃疡疼痛。唇红千裂起皱如揭。舌燥缺津.干而欠泽,舌质或光或红或绛,或有紫气,少数病人舌下络脉粗暗。舌体多见瘪瘦而薄.食咸饮热多痛。牙龈胀痛,易于渗血,齿浮松脆色泽枯暗欠润,每呈碎块脱落。不少病人伴有腮颊漫肿及轻度酸胀疼痛。或见颌下腺及邻近淋巴结肿大。
  3.结缔组织病变;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多见。多发于手指及趾为关节,也有累及大关节者,并可出现关节囊渗液肿胀。关节痛感并不甚剧.又多游窜不定.以至难言定处, 颇类“行痹。之状。此类症侯多早于他症而出现,且市伴发于整个病程之中。指(趾)末端肤色或紫喑或苍白。遇冷尤甚(颇类雷诺氏征)。
  其他:多有长期低热,形瘦肤干肌削。手掌鱼际干瘪,鼻燥结痂易衄.嗅觉欠敏。咽喉干燥(类“梅核气”征);发音嘶哑,大便坚结(少数便溏)及女子阴道干涩不适等症。
  [诊断要点]
  ①本征患者绝大多数为女性,尤以青中年人为多,起病隐袭,病程较长.每因系关他病而漏诊误诊。
  ②祖国医学刈.本征多从整体辩证。 可以“燥毒症”名之,暂归属于本症范畴认识之。
  ③眼内常有异物感及干涩频繁眨动等表现。
  ④有口鼻腔干燥. 口角裂疮,唇红起皱.多伴关节酸胀疼痛等.
  ⑤现代医学除依具有特有的临床症状外,多以免疫学检查等帮助诊断。
  [病机分析]
  第一组症在眼部。目为肝窍,五脏精明上注润养于目.故而目视清明。肝者, 体阴用阳,内寄相火.其性易动易升,易于生热上灼,伤精化燥.这也是本病目症较多的原因。
  第二组症在口。口为脾窍.内纳齿,舌。舌为心苗,下系金津、玉液,为井泉滋灌之通道。齿为骨余,因肾所生,赖肾阴以充养。总之,诸凡精血耗乏.津少液涸不克奉潮而燥火上炎者,多见口唇燥揭、咽干,舌体光瘦等症,齿脆松落者也不少见。
  第三组症多表现为结缔组织症侯群,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多见,祖国医学多类归于痹症范畴。本征痹症.多以千燥为主。少见寒湿征象。因本症病程多长,体质赢弱.究其所因多缘三气郁结化热,或素禀阳盛,或内蕴积热.或过服辛热香窜,致使津伤燥成。津液乃人体营血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保持血液的一定浓度,有助于血液的流畅,水津充沛。则营血输布畅达。阴津耗损,则血液浓浊,流行瘀滞。是以筋脉失通, “疥症”乃成。其病机不出津亏血少,筋骨不荣,阴伤血.滞,络脉失通.或血燥生风淫于肢节所致。
  综上可见,本征所现诸症, “虚、痹,瘀”是其主要病理机转。虚者或责于气。或责于阴,气旺则运载津行,气虚则血流受阻。致现“供津不全”而阴虚内燥之征。阴虚则津液枯涸,脏腑不荣,燥由此生。阅虚(气虚或阴虚)致瘀,由瘀成痹,均可致燥。总之,本征多为燥盛成毒,或为因毒而燥,或因燥久延续.发展演变而成。
  [辨证论治]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再次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干燥综合征,虽属燥症,但却不同于…般内燥,又非实火亢炽,病程中虽现阴虚之象,亦非滋阴补液所易复,故本症与一般阴虚火旺证不同。须审证求因,权衡病所.根据不同病因病机来辩证施治。
  滋阴润燥;这是辩证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适用于阴液亏损燥象丛生者。 此因精血内夺.化源日涸.只宜滋润以养肾肝。 补肾阴则津水有源,燥可自润。方用增液汤加减:生熟地、天麦冬、玄参、石斛,龟板,女贞子、花粉,玉竹。。
  养血活血润燥,燥结血少津道不行,营血为之瘀涩.气液为之凝滞.宜和血润燥治之。方用生血润肤伙,生地,阿胶、赤白芍、 当归,丹参,桃仁、小胡麻等。
  清营解毒润燥。适用于营分热炽而致津燥者。燥之所成.或责之于燥胜成毒,或归咎于毒邪致燥。清热解毒则可熄焚存水, 布津润燥.方用三紫汤(紫草,紫竹根,紫丹参)或犀角地黄汤加减(犀牛角、丹皮、生地,赤芍,大黑豆、玄参,土茯苓,贯众、生槐米、生甘草等)。
  益气润燥:适用于气虚无力,需推动输布津液润燥者。人身津液运行,赖气载输,元气不充.则津液少供。故当健脾益气以助运,气运则津行,阴充则燥解。施治当避辛窜火热.谨防助燥伤液,当宗“甘守津还”之法,药宜甘平.方用七味白术散加减(太子参,黄芪,山药、白术,葛根,生甘草,炙甘草等)。 .
  通络润燥。适用于络滞血瘀而见燥象丛生者,面现晦暗。尘身、无膏泽,与《金匮》大黄么虫丸证之机理相类。此似虚非虚,燥非真燥,若瘀去络畅,津流浪布,.燥亦荡然。方用鹰虫丸(丹皮、赤芍、红花、地鳖虫、鼠妇虫、水蛙、虻虫、茺蔚子)。
  蠲痹润燥。适刚于痹症而见津燥者。蠲痹之品,其味多辛温, 施治宜择辛而不烈.温而不热者,入于滋柔药队之中,使其相辅相成.以收气通络利阴液得复之功。方用大秦艽汤加味(秦冗、防风、金刚刺、威灵仙、玉竹、木瓜、地骨皮、土茯苓)。
  养肝润燥。适用于以目疾为主而见燥象者。肝藏血、开窍于曰, 曰之瞳神又赖肾水之养,若肝肾精血受损,水津不能上济,因而两目燥涩。故养肝血,填肾阴乃治燥养目之大法,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杭菊花、枸杞子、地黄、首乌,沙茹子、木贼草、青箱子、石斛。化痰坎坚润燥。适用于津凝不行,燥结为痰而成瘿,成核。盖人身津液流行匀布是其常,凝滞成痰为其变。津液亏乏供布不周.多现一派燥涩之征。津燥质稠则流布不利.滞涩凝聚易结成形而为瘿、为核,药用加味消瘰丸。玄参、牡蛎、贝母、瓜蒌,蒲公英、黄药子、煅蛤壳。
  对于某些局部干燥、灼痛及浅表溃疡症状.可助以珍珠杏仁霜,玉红膏,蛋黄油、胡桃仁油等外用,共达滋内润外之效。
  本病应在早期.谨守病机,及时地进行正确的辨证施治。因本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迁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可以侵犯到全身多个系统,导致多脏器的损害, 病势至此,预后较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