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家庭阅读环境需改善——京鲁豫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

 无名小兵 2013-01-21

  ■朱寅年

  阅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学校特别是小学开始重视学校的阅读教育,建设书香校园,让学生喜欢阅读,成为一些学校寻求教育突破的途径。小学阶段是培养青少年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一些学校因为重视阅读而使很多学生获得了很好的成长。但是,有些小学的阅读现状仍很不乐观,学校、地区特别是城乡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异。

  为此,我们于2010年至2011年对一些地区的小学生及父母、教师进行试读活动的同时,对小学生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是北京、山东、河南等三地的城市(分别是大城市、地级市、县镇)、城乡接合部、农村的10所典型学校的2657名学生及其父母。最后收到学生的有效问卷1647份、父母的有效问卷1081份。 

  小学生阅读基本状况

  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课外阅读,但作业多没时间、缺少读书氛围、学校图书室开放时间不合理、家庭读书环境不容乐观等原因,导致小学生阅读仍面临难题。

  本次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在课外时间阅读课外书。数据显示,“非常喜欢”的学生占46.51%,“喜欢”的占50.09%,“不喜欢”的为3.40%。小学生对一切充满好奇,他们希望通过读书了解事物,看到更多有趣的故事。因此,学校和父母应该抓住这个阅读关键期,让学生能够在大量阅读中,获得美好的阅读体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调查数据显示,小学生在阅读时间上虽有一些差距,但总体上较令人满意。阅读时间为一个小时以上的占17.80%,阅读时间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占42.87%,阅读时间为半个小时以内的为37.17%,阅读时间为零小时的为2.15%。

  学生阅读时间的多寡,与课业负担是否沉重、教师及父母是否重视阅读、接触到图书是否容易、学生是否形成阅读习惯等都有一定的关系。调查发现,学生不喜欢读书的原因中,“作业多没时间”(32.36%)、“缺少读书气氛”(33.06%)是主要原因,“家里或学校图书少”(18.85%)也是比较重要的原因,选择“其他”的为15.72%。

  在“其他原因”选项中,学生填写自己认为的原因比较多的是“贪玩”、“太懒”、“不爱读(不想读、没兴趣)”、“有的看不懂(有的书不好看)”、“太喜欢玩电脑”等;少数学生填写了“没有养成阅读习惯”、“没有人安排”等原因。个别学生则填写“老师不让看”、“讨厌书,一看到它就厌烦,认为它们跟课本一样”。这反映了小学生阅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校、家庭缺少良好的阅读环境,课业负担重,声光电的诱惑过于强大,学校和家庭藏书匮乏,学生缺乏必要的阅读引领和指导,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体验且未形成阅读习惯,缺少适合学生的好书,等等。这些是我们必须应对的小学生阅读的难题和挑战。

  越来越多的学校以及老师在班级设阅读课,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全校每周设一节阅读课。调查令人惊喜地发现,八成以上(82.92%)的学生每周都能够上一节阅读课。当然,估计这些阅读课的内容和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阅读课往往是自习课。因此,使阅读课实至名归,提高阅读课的质量,是学校和教师应该进行探索的重要课题。

  在选择“没安排”阅读课的学生(17.08%)中,绝大多数学生(95.55%)希望学校能够安排阅读课,4.45%的学生不希望。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阅读图书的选择以及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养成,往往依赖于教师。因此,教师是促进学生进行阅读的关键。重视阅读的教师,其班级学生的阅读状况就会好很多;反之,学生往往表现为缺乏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调查发现,老师在与学生一起阅读以及推荐图书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回答“平时老师是否跟你们一起阅读”时,85.19%的学生选择“会的”,14.81%的学生选择“不会”。在回答“老师是否会推荐图书”时,94.60%的学生回答“会的”,5.40%的学生回答“不会”。

  学校图书馆(室)是学生们接触图书的主要场所。近些年,小学的图书馆(室)普及率不断提高。很多学校的阅读课是在图书馆(室)进行的。一些学校在图书馆建设上舍得投入,但在图书馆(室)图书借阅开放时间上普遍存在问题,学生的阅读受到很大的限制。调查显示,94.32%的学校有图书馆(室),5.68%的学校没有;53.76%的学生认为图书馆(室)开放时间不方便看书,认为方便的学生为46.24%。

  家庭的阅读环境对学生的阅读影响至关重要。学生的早期阅读状况是否良好,与父母是否喜欢阅读密切相关。从调查数据看,一半以上(56.3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父母喜欢阅读,约四成(39.88%)的学生认为“还可以”,不喜欢的占3.74%。这体现了“70后”和“80后”的父母文化素质相对比较高。

  然而,在“是否经常购书”选项上,约四成(40.15%)父母会经常去买书,很少(45.50%)和从不买书(14.35%)的父母高达近六成。这说明多数父母在消费上还未将阅读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这反映了目前家庭在阅读支出方面的现状。因此,很多家庭的藏书量并不多,在年轻父母的家庭中,藏书量在100本以上的仅占约五分之一(20.93%),50本以下至一本书也没有的家庭接近六成,藏书量50—100本的家庭为21.22%,数据表明这些小学生所处的家庭阅读环境不容乐观。

  小学生究竟喜欢哪些书?调查发现,童话故事(34.45%)是他们最喜欢的,接下来分别是科学(19.65%)、图画书(这是从图书表现形式上设的指标)(16.72%)、历史地理(13.73%)等。而喜欢儿童诗的较少(5.68%),选择其他的为9.78%,说明儿童诗图书创作和出版方面较弱。

  在小学生填写的图书种类中,比较多的是“小说”(多数学生填写了诸如“科幻小说”、“动物小说”、“侦探小说”、“校园小说”、“冒险小说”、“纯美小说”)、“作文书”等;还有许多学生填了“漫画书”(“动漫书”);有少数学生填了诸如“神话故事”、“名人传记”、“外国名著”、“哲学书”、“军事武器书”、“杂志”等。由此可见,小学生对于专题性图书阅读以及个性化阅读有一定需求。

  城乡学生阅读状况对比

  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喜欢阅读,农村学生家庭的阅读支出与藏书量明显落后于城市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小学生阅读水平落后于城市学生。

  小学生的阅读状况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城乡差别。总体来说,城市学生阅读水平要好于农村学生。

  在“是否喜欢在课外时间读课外书”的问题上,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喜欢阅读。其中,非常喜欢读课外书的城市学生(52.59%)比农村学生(36.49%)高约16个百分点,城市学生中喜欢读课外书的为43.84%、农村学生中喜欢读课外书的为60.40%;城市学生中不喜欢读课外书的为3.57%、农村学生中这一比例为3.11%。这与城市拥有较好的图书资源和较好的阅读环境密切相关。真正不喜欢阅读的学生是少数。

  在课外阅读时间上,每天阅读一小时以上的城市学生比例(21.50%)高于农村学生(11.71%)近10个百分点。城市学生中每天阅读半个小时到一小时的比例为40.00%,农村学生中这一比例为47.61%。城市学生中每天阅读半个小时以内的比例为36.92%,农村学生中这一比例为37.60%。城市学生中每天没有阅读时间的学生比例为1.59%,农村学生中这一比例为3.08%。阅读时间的长短表明了阅读兴趣的差别,且影响阅读量的多寡。

  关于不喜欢读书的原因,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略有差别。城市学生最多的原因是“作业多没时间”(34.34%),而农村学生最多的原因是“缺少读书气氛”(36.18%)。此外,城市学生中认为家里或学校书少的占16.64%、认为缺少读书氛围的占31.06%、认为是其他原因的占17.96%;农村学生中认为家里或学校书少的学生为22.15%,认为作业多没时间的占29.30%,认为是其他原因的为12.38%。

  在设置阅读课的比例方面,城市学校略高于农村,城市学生中选择“班级每周安排阅读课”的占84.55%,农村学生中的这一比例为80.22%;城市学生中选择“班级没有每周安排阅读课”的为15.45%、农村学生中的这一比例为19.78%。

  有意思的是,在不希望安排阅读课的比例上,城市学生(7.09%)高于农村学生(0.94%)。这或许与课业负担重以及城市学生更容易获得图书资源和指导有关。

  在教师是否会与学生一起阅读及推荐图书方面,城市教师选择“会的”的百分比都高于农村教师。城市教师的百分比分别为86.78%、97.41%,农村教师的百分比为82.58%、89.18%。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农村教师在这方面的数据并不低。

  关于“学校是否有图书馆(室)”,调查数据出人意料:农村学校拥有图书馆(室)的比例(96.76%)略高于城市学校(92.82%)。而在“图书馆(室)开放时间是否方便看书”的问题上,相对于农村学校,城市学校图书馆(室)的开放时间更不方便学生看书。数据显示,城市学生中认为学校图书馆(室)开放时间方便看书的占41.28%,农村学生中持此看法的占55.85%。

  “70后”、“80后”的青年父母普遍对读书较有好感。他们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因此,在父母是否喜欢读书这项调查中,城市和农村父母差距不太大。然而,在“经常买书”的选项上,城市父母(55%)远远高于农村父母(15.69%),而很少或从不买书的农村父母累计高达八成以上。(见图1)因此,在家庭藏书量上,拥有100本以上藏书的城市家庭比例是农村家庭比例的近10倍;有50-100本藏书的城市家庭比例是农村家庭比例的近5倍;50本藏书以下的农村家庭多达六成以上,有15.36%的农村家庭一本书都没有;而城市家庭这项比例仅占1.98%。(见图2)

  由此可见,农村家庭在阅读上的支出,远远被城市家庭甩在后面,这对城乡之间学生的阅读状况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小学生最想读的书”的数据看,农村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比例要高于城市学生,而城市学生在喜欢“科学书”和“历史地理书”的比例上都要比农村学生高近10个百分点。喜欢“儿童诗歌”和“图画书”的比例,农村学生要高于城市学生。在喜欢“其他”图书选项上,城市学生远高于农村学生,这说明城市学生接触的图书品种要多于农村学生。(见图3)

  不同年级小学生阅读状况对比

  学校图书馆(室)更能满足小学低段学生,低段学生更多因为书少和作业多而不喜欢课外阅读,中高年级不喜欢课外阅读更多因为缺少氛围。

  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在一些阅读问题上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本次调查摘取其中几项进行了对比分析。

  在“图书馆(室)开放时间是否方便看书”方面,相比中高年级学生,小学低段(一二年级)的学生更多认为在图书馆(室)开放时间看书方便,这说明小学低段学生以看图画书为主的阅读在阅读时间上比较容易得到保证;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图书馆(室)开放时间看字数较多的书很难看完。因此,很多学校的图书馆(室)在开放时间上需要进行调整,以方便中高年级小学生进行阅读。

  从“每天回家用多少时间读书”选项看,阅读时间在半小时以内的以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居多;阅读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的以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居多;而阅读时间在一小时以上的以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居多。(见表1)

  从“不喜欢读书的原因”看,一年级学生认为“家里或学校书少”的最多,二年级学生认为“作业多没时间”的最多,三至六年级学生主要认为“缺少读书气氛”。总体上看,认为“作业多没时间”、“缺少读书气氛”是不喜欢读书的主要原因。

  从“小学生最想读的书”看,“童话故事”是各年级学生最想读的书,这说明故事的魅力对小学生的吸引力是最大的。同时,各年级学生对科学书喜爱程度也较高。一至四年级的学生对“图画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而各年级想读儿童诗歌的学生普遍较少。

  小学生父母阅读状况调查

  近八成家长认为课外阅读不会对学生成绩带来负面影响,98.11%的父母支持学校开设阅读课,但自身经常借阅和购买图书的家长仅占约三成。

  学生的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需要父母的参与和配合才能有效地开展。近年来,幼儿和小学生父母越来越重视阅读。本次调查针对一些阅读问题对父母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有些问题进行了城市与农村的对比分析。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认为,良好的阅读活动和指导对学生成长包括学习成绩有正向的影响。对是否担心课外阅读会影响学生的成绩(根据实际认识情况,这里的影响指的是负面影响),本次调查发现,近八成(78.94%)父母认为不会影响,还有16.49%的父母认为不一定会影响成绩,4.57%的父母认为会影响成绩。其中,城市父母中有80.98%认为不会影响,农村父母中有75.59%认为不会影响,有5.91%的城市父母认为会影响,2.37%的农村父母认为会影响,而对阅读是否影响成绩犹疑不决的农村父母更多些,达到两成多(22.04%),城市父母中的这一比例为13.11%。

  对是否希望学校每周安排阅读课的问题,绝大多数父母(98.11%)都表示肯定。可见,开设阅读课获得了父母的支持。在这方面,城市父母和农村父母的差别不大。

  从对父母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并不多,每周阅读时间在1-2小时(32.73%)以及1小时以下的(32.46%),各占了三成多;每周阅读时间在2-3小时(17.40%)及3小时(17.40%)以上的,合在一起才近三成半。每周阅读时间超过3小时的城市学生,尽管是农村学生的两倍以上,但也只有两成多。每周阅读时间1小时以下的农村学生达到40.77%,比城市学生高13个百分点。从对父母的调查来看,学生的阅读时间确实不容乐观,这说明阅读还不是小学生生活中比较重要的活动。

  关于学生的阅读方式,约三成半(35.71%)的父母认同“父母和学生一起阅读”,近三成半(34.91%)的父母鼓励“学生课外自己阅读”,希望老师参与到课外阅读的父母接近三成,19.02%的父母希望师生父母一起参与到学生课外共读的互动活动中。

  当问到“是否愿意与学生共读一本书”时,近86%的父母选择“愿意”(50.80%) 或“很愿意”(35.12%),11.85%的父母选择“一般”,2.23%的父母选择“不愿意”。这说明在亲子共读问题上,多数父母很有积极性。

  在回答“您个人是否喜欢读书”的问题时,七成多的父母表示“喜欢”(47.31%)或“非常喜欢”(24.78%),而认为自己兴趣“一般”的占26.39%,没兴趣的占1.53%。相比较而言,城市父母(48.13%)喜欢读书的要比农村父母(45.95%)略高一些。

  在家庭藏书数量上,仅15.90%的家庭在100本以上。这与没有藏书的家庭数据(16.71%)相比差不多,约一半(50.68%)的家庭藏书在50本以下。与四成半以上的城市家庭有藏书“50-100本”(16.7%)及“100本以上”相比,农村家庭只有不到一成。这让我们看到,城市家庭藏书并不多,但农村家庭藏书更为缺乏。

  在父母“是否借阅或购买图书”选项上,回答“经常”的父母约占三成(31.10%),回答“有时”或“很少”的分别多达43.07%和21.63%,“从不”的占4.20%。

  在父母认为学生不喜欢读书的原因中,“学生没有形成阅读习惯”(54.32%)排在第一位,“家庭或班级缺乏阅读氛围”(26.19%) 和“家里或学校少书缺书”(13.41%)分列第二、第三位,认为是其他原因的为6.08%。

  在这个问题上,农村父母和城市父母的看法基本一致,但农村父母认为“家里或学校少书缺书”的比例(20.30%)要比城市父母(9.46%)高一倍。这个数据表明,制约小学生阅读的主要问题还不是书籍缺乏,主要是缺少阅读习惯和氛围,这给小学生阅读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于“现在让小学生多读书还有哪些困难”的问题,接受调查的父母中有33.22%认为是“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高”,此外依次是“不知道该读哪些书”(25.52%)、“学校课程多课后作业多,缺时间”(23.23%)、“与考试内容关系不大,各方兴趣不高”(13.50%)等。在这个问题上,城市父母和农村父母看法大致相同,比例差别不大。如城市家长中认为因学校课程多课后作业多、缺时间的为23.68%,农村家长中持此观点的占22.50%;城市家长中认为因与考试内容关系不大的为12.17%,农村家长中持此观点的占15.64%;城市家长中认为不知道该读哪些书的为25.88%,农村家长中持此观点的占24.96%。

  建议:推动小学生阅读应家校合力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五点看法:

  第一,小学生是喜欢阅读的,但往往因为父母和老师的重视和指导不够,以及课业负担重、形成阅读障碍等原因,小学生在阅读时间、阅读量上严重不足,阅读兴趣被削弱。因此,家长、教师要在阅读上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让他们在阅读上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有指导。

  第二,学校图书馆(室)的建设对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有重要促进作用。事实上,还有一些学校缺少图书馆(室)。学校、家庭在阅读书籍准备上还有很大欠缺,家庭、学校的阅读氛围不浓厚,学校图书馆(室)的利用效率不高。因此,家庭、学校在图书选择和购买上要舍得投入,在阅读资源上要积极开拓;在图书馆开放时间上,科学合理安排很有必要。

  第三,小学生的父母对其自身的阅读重视程度不高,特别是农村小学生的父母。父母自身的阅读行为往往影响学生的阅读,这方面很多父母无法起到“身教”的重要作用。因此,家庭教育在小学生阅读上要发挥本该有的重要作用,父母要成为阅读的榜样,而不能不关心或简单布置任务了事。

  第四,学校开展阅读课活动虽然得到了教师、父母的支持,但是如何开展阅读课,怎样通过阅读课让学生喜欢阅读并养成阅读习惯,还需要学校和教师的探索和努力。在这方面,期望学校能够在课程设置上为阅读课安排出时间、空间。期望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重视学生阅读课的督导。

  第五,小学阶段作为阅读关键时期,有效地开展阅读活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在当前是非常紧迫的重要教育活动。应该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全社会应该形成有利于青少年通过自主阅读进行自我教育、培养终身阅读习惯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建设学习型社会。

  (作者单位:北京新阅读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