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子汤

 学中医书馆 2013-01-21
附子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制附子18g  茯苓9g  人参6g
白术12g  芍药9g
    上5味,以水800ml,煮取300ml,去滓,温服lOOml,日3次。

  (功效)温阳散寒,暖宫安胎.
  (主治}孕妇,恶寒发热,少腹痛,且胀满,苔薄白,舌质
淡而润,脉沉细而滑.
  (临证加减)
  1.附子汤的临床运用:用附子汤分别治愈恶寒、身痛、腰
脊痛、风湿痹痛、腹痛下利、喘咳、心悸、痿证、小便数、月经
不调等。临床表现虽各不相同,但病机一致,皆为少阴阳虚寒化
证,故均用附子汤取效。[湖北中医杂志,1980,cs,;20]
    2.附子汤探讨:附子汤首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原系治阳虚寒湿凝滞之身痛及妇人宫冷之腹痛,胎胀证。临床主
要用于脾肾阳衰,寒湿内阻的虚寒寒湿之证。现代常用于慢性心
功能不全、慢性肾炎、肝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肠炎、盆腔
炎、内耳眩晕症、脏器脱垂(如员下垂、子宫脱垂)等。[浙江中
医学院学报,1980,(5):8J
    3.附子汤加减治疗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药用制附子、
当归、炙甘草各lOg,台党参、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各30g,
菟丝子、白术各15g,川断12g。随症加减。水煎3次合并药液,
早晚分服。每3—5日1剂,自妊娠1个月开始服至流产月份度
过后停药。[四川中医,1993。c12,:45]
    4.本方加味治疗早产,患者皆于妊娠5个月后就诊。治宜
温补元阳,健脾除湿。药用炮附子、当归、人参(另炖)各6g,
茯苓、炙甘草、白芍各lOg,黄芪30g,丹参15g,川断、补骨
脂、白术各12g。于妊娠6个月后每月中旬服药5剂,每日l
剂。[浙江中医杂志,1992,tu,,510]
    按:上述3和4之临证加减法,虽用本方有效,但应根据妊
娠时间长短分别考虑。如妊娠2—4个月,胎气未固,用本方宜
慎之;如妊娠5—7个月胎元已成,用本方则无堕胎之虑,但必
见本方证者:胞宫虚塞,失于温煦而见腹疼发冷,入夜尤甚,喜
按喜温,小便清长恶寒身倦,胎胀脉弦,舌质淡苔白多津者为适

应证。
    5.关于妊娠用附子:妊娠期使用附子的问题,不少医家因
附子大热有毒,走而不守,功能破坚,而认为附子不利于妊娠,
正如张璐所谓“世人皆以附子为堕胎百药长”。故自张仲景之后,
因畏其堕胎,妊娠少有用者。不过,今世医家根据《内经》“有
故无殒”的精神,不乏于妊娠期运用附子者。如刘氏临床曾屡用
附子及其他妊娠禁药治疗孕期疾病,认为只要用之对证,处方周
详,不但效佳,而且毫无伤胎之虞。由此观之,附子并非妊娠期
绝对禁忌,只要辨证准确,是能收到祛病安胎之效的。[实用经方
集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6.附子(炮)、干姜(炮)各五钱,水二大盏,煎至一盏,
加猪胆汁一蛤壳,和温冷服,不用葱熨及艾灼。治卒暴中寒,其
人腠理素疏,自汗淋漓,身冷,手足厥逆,或外显假热躁烦,乃
阴盛于内,逼其阳亡于外,名附姜汤。
    7。附子(炮)、干姜(炮)、当归、肉桂各钱半,人参、甘
草(炙)各二钱,水二大盏,煨姜三片(自汗不用),大枣二枚,
煎至一盏,人蜜三蛤壳,温服。治阳气将回,阴寒肃杀,略有端
绪,第三服即用此方,名附姜归桂参甘汤。
    8.附子、干姜、人参、麦冬、五味子、炙甘草、腊茶.水
一盅煎之,临服人蜜五匙,顿冷服之,取汗为效。治阴盛格阳烦
躁,名回阳返本汤。[伤寒六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