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禧喜读红楼梦

 红香圃 2013-01-21
13年1月7日  红楼微语录之12  慈禧喜读红楼梦
在清王朝的末期,慈禧作为一个女人,一肩担起历史的兴亡大任。如果把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国破家亡的责任都归罪于慈禧,可能有失公允。我们必须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全面地考量一个历史人物。离开了当时的历史环境,难免就有偏颇之处。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男人做坏了事,结果罪名让女人承担,是不公正的。对于象慈禧这样的历史人物,不宜用21世纪的眼光来评判,而应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环境中,用辩证唯物史观来一分为二地分析,从而得出准确客观的结论。那么,历史上的慈禧真实的面貌到底如何呢?

慈禧是一个多侧面的,立体的,集诸多矛盾于一身的人,一方面她心狠手辣,残酷无情,对政敌从来都是铁腕,决不手软;另一方面她也有女人温柔多情,慈祥脆弱的一面。

慈禧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兴趣广泛,有诸多爱好。在走向共和中,有慈禧用各种花熬水熏面美容的镜头,就真实地反映了她的兴趣爱好。过去,慈禧给人们留下来顽固保守的印象,其实,她的思想,还是挺新潮的。在她三次垂帘听政四十年执政中,一直有推行新政的想法,且于1903年废除了实施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兴办了新式学堂,虽然这些措施实施的很不到位,虽然只是出于维护她日益飘摇的专制统治。

据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董建中介绍,慈禧对西方文化很感兴趣,喜欢法国女装和高跟鞋,喜欢华尔兹舞,爱看俄罗斯马戏表演。但慈禧还有鲜为人知的爱好,她对中国传统小说很有兴趣,尤喜读红楼梦。在徐珂的清稗类钞第28册的著述类中,记载有这样一件事:京师有陈某者,设书肆于琉璃厂。光绪庚子避难他徙,比归,则家产荡然,懊丧欲死。一日,访友于乡,友言:乱离之中,不知何人遗书籍两箱于吾室,君故业此,趣视,或可获耳。陈检视其书,乃精楷钞本《红楼梦》全部,每页十三行,三十字。抄之者各注姓名于中缝,则陆润祥等数十人也。乃知为禁中物,亟携之归,而不敢视人。阅半载,由同业某介绍,售于某国公使馆秘书谋,陈邃获巨资不复忧衣食矣。其书每页之上均有细字朱批,知出于孝钦后之手,盖孝钦最喜爱《红楼梦》也。

    这条记载的大意是:北京一陈姓书商,在庚子战乱中破产,其友送给他一部在战乱中得到的手抄《红楼梦》,以视接济。陈书商发现抄这部书的人是陆润祥(乃当时中过状元的大臣)等数十人,方知是来自宫禁之物,故轻易不敢拿给别人看。半年后,经同业介绍,陈书商将此书卖给了某国公使馆的秘书,获得很大一笔款项,从此衣食不愁。这部书每页上都有红色的小字批语,出自孝钦后(即慈禧太后)之手,可见孝钦非常喜爱《红楼梦》。

以上联想到北京故宫长春宫以《红楼梦》为题材的壁画。长春宫曾是慈禧的寝宫,此壁画是长春宫于慈禧50岁生日时重修所绘,亦是慈禧喜读《红楼梦》的铁证,弥补了《清稗类鈔》所谓市井传闻的不足。再加上邓之诚的《骨董琐记》卷六亦云闻孝钦后(即慈禧太后)好读说部,略能背诵,尤熟于红楼,时引史太君自比。这是慈禧喜读红楼,并经常自比贾母的另一佐证。    在一般人眼中,象慈禧这样的独裁者是不会喜欢《红楼梦》的。其实不然,慈禧不仅喜读红楼,并到了略能背诵的地步。这也并不奇怪,《红楼梦》内容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为不同阶层的人物提供了他们各自喜爱的情节和人物,凡是成功的文学作品都是如此。例如慈禧喜欢贾母并引以自比,到了珍妃那里恐怕就不是贾母,而是林黛玉了。

作为咸丰妃,同治母的慈禧,不仅喜欢看红楼梦。还曾就当时流传的红楼梦图,作曲题咏,并且命词臣管念慈撰写了一篇锦绣图咏序,以记其事。慈禧为什么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呢,我们知道,慈禧当权时,正是世界局势风起云涌,外国列强虎视眈眈,屡犯中华。清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已经面临末世了。当此之际,慈禧难免产生虚幻之感,这种感受正与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描绘的末世之悲相同,容易引起慈禧的心灵共鸣。

当时,著名的红楼梦图有两种,一种是画家改琦于道光年间绘,50幅,编为四卷,有光绪5年刊本,每幅图原来都有题咏,最早者如张问陶,晚者如王希廉,周绮。书前有光绪5年淮浦居士序。另一种是画家王墀于同光年间所绘,一百二十幅,有光绪8年(1882年)上海点石斋照相石印本,题名增刻红楼梦图咏,凡二册。每幅有题咏七绝一首,是画家请吴中名流题的,书前有光绪8年丁培序。

慈禧可能是取其中的一种,在颐和园宴游和听戏之余,兴之所至,取来世传的红楼梦图,加上她自己所写的曲子,以附庸风雅,并别出心裁地把红楼梦图改名为锦绣图,还要臣下对此大加歌颂。管念慈在锦绣图咏序中,叙述事情始末云,岁在重光单閾,皇太后驻跸西苑,宫闱之遐,取世传红楼梦图,隐其人名地名,缀以曲牌,而各系以词,定其名曰锦绣图。

不仅如此,慈禧还在1884年她50岁生日重修长春宫时,命人在长春宫庭院四周的游廊上,绘里18幅以红楼梦为题材的壁画。长春宫是慈禧经常出入起居的地方,在此会红楼梦故事的彩图,可见她对红楼梦酷嗜赌程度。

在清朝同治,道光年间,宫中嫔妃喜读红楼梦已成风气。吴綗斋在清宫词中云,石头旧记寓言奇,传言传疑想象之。绘得大观图一幅,征题先进侍臣诗。诗下原注,瑾,珍二贵妃令画苑绘红楼梦大观园图,交内庭臣士题诗。慈禧是这类游戏的始作俑者,瑾珍二妃步其后尘。慈禧如此欣赏红楼梦,她所喜爱的只是书中描写的那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当她看到这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时,对照她所面临的大清分崩离析的现实,她一定会乐极生悲,感慨系之。

对于像慈禧这样的历史人物,我们从她的兴趣爱好之中,可以窥见她真实的一面。在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中,慈禧的形象是比较真实丰满的。慈禧作为权力欲极强的女政治家,她有拿掉咸丰八大臣,废掉光绪的乾纲独断铁腕强硬的一面;透过她喜读红楼梦这一爱好,亦可以了解她慈祥温柔的一面。

慈禧喜读红楼梦
在清王朝的末期,慈禧作为一个女人,一肩担起历史的兴亡大任。如果把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国破家亡的责任都归罪于慈禧,可能有失公允。我们必须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全面地考量一个历史人物。离开了当时的历史环境,难免就有偏颇之处。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男人做坏了事,结果罪名让女人承担,是不公正的。对于象慈禧这样的历史人物,不宜用21世纪的眼光来评判,而应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环境中,用辩证唯物史观来一分为二地分析,从而得出准确客观的结论。那么,历史上的慈禧真实的面貌到底如何呢?

慈禧是一个多侧面的,立体的,集诸多矛盾于一身的人,一方面她心狠手辣,残酷无情,对政敌从来都是铁腕,决不手软;另一方面她也有女人温柔多情,慈祥脆弱的一面。

慈禧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兴趣广泛,有诸多爱好。在走向共和中,有慈禧用各种花熬水熏面美容的镜头,就真实地反映了她的兴趣爱好。过去,慈禧给人们留下来顽固保守的印象,其实,她的思想,还是挺新潮的。在她三次垂帘听政四十年执政中,一直有推行新政的想法,且于1903年废除了实施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兴办了新式学堂,虽然这些措施实施的很不到位,虽然只是出于维护她日益飘摇的专制统治。

据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董建中介绍,慈禧对西方文化很感兴趣,喜欢法国女装和高跟鞋,喜欢华尔兹舞,爱看俄罗斯马戏表演。但慈禧还有鲜为人知的爱好,她对中国传统小说很有兴趣,尤喜读红楼梦。在徐珂的清稗类钞第28册的著述类中,记载有这样一件事:京师有陈某者,设书肆于琉璃厂。光绪庚子避难他徙,比归,则家产荡然,懊丧欲死。一日,访友于乡,友言:乱离之中,不知何人遗书籍两箱于吾室,君故业此,趣视,或可获耳。陈检视其书,乃精楷钞本《红楼梦》全部,每页十三行,三十字。抄之者各注姓名于中缝,则陆润祥等数十人也。乃知为禁中物,亟携之归,而不敢视人。阅半载,由同业某介绍,售于某国公使馆秘书谋,陈邃获巨资不复忧衣食矣。其书每页之上均有细字朱批,知出于孝钦后之手,盖孝钦最喜爱《红楼梦》也。

    这条记载的大意是:北京一陈姓书商,在庚子战乱中破产,其友送给他一部在战乱中得到的手抄《红楼梦》,以视接济。陈书商发现抄这部书的人是陆润祥(乃当时中过状元的大臣)等数十人,方知是来自宫禁之物,故轻易不敢拿给别人看。半年后,经同业介绍,陈书商将此书卖给了某国公使馆的秘书,获得很大一笔款项,从此衣食不愁。这部书每页上都有红色的小字批语,出自孝钦后(即慈禧太后)之手,可见孝钦非常喜爱《红楼梦》。

以上联想到北京故宫长春宫以《红楼梦》为题材的壁画。长春宫曾是慈禧的寝宫,此壁画是长春宫于慈禧50岁生日时重修所绘,亦是慈禧喜读《红楼梦》的铁证,弥补了《清稗类鈔》所谓市井传闻的不足。再加上邓之诚的《骨董琐记》卷六亦云闻孝钦后(即慈禧太后)好读说部,略能背诵,尤熟于红楼,时引史太君自比。这是慈禧喜读红楼,并经常自比贾母的另一佐证。    在一般人眼中,象慈禧这样的独裁者是不会喜欢《红楼梦》的。其实不然,慈禧不仅喜读红楼,并到了略能背诵的地步。这也并不奇怪,《红楼梦》内容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为不同阶层的人物提供了他们各自喜爱的情节和人物,凡是成功的文学作品都是如此。例如慈禧喜欢贾母并引以自比,到了珍妃那里恐怕就不是贾母,而是林黛玉了。

作为咸丰妃,同治母的慈禧,不仅喜欢看红楼梦。还曾就当时流传的红楼梦图,作曲题咏,并且命词臣管念慈撰写了一篇锦绣图咏序,以记其事。慈禧为什么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呢,我们知道,慈禧当权时,正是世界局势风起云涌,外国列强虎视眈眈,屡犯中华。清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已经面临末世了。当此之际,慈禧难免产生虚幻之感,这种感受正与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描绘的末世之悲相同,容易引起慈禧的心灵共鸣。

当时,著名的红楼梦图有两种,一种是画家改琦于道光年间绘,50幅,编为四卷,有光绪5年刊本,每幅图原来都有题咏,最早者如张问陶,晚者如王希廉,周绮。书前有光绪5年淮浦居士序。另一种是画家王墀于同光年间所绘,一百二十幅,有光绪8年(1882年)上海点石斋照相石印本,题名增刻红楼梦图咏,凡二册。每幅有题咏七绝一首,是画家请吴中名流题的,书前有光绪8年丁培序。

慈禧可能是取其中的一种,在颐和园宴游和听戏之余,兴之所至,取来世传的红楼梦图,加上她自己所写的曲子,以附庸风雅,并别出心裁地把红楼梦图改名为锦绣图,还要臣下对此大加歌颂。管念慈在锦绣图咏序中,叙述事情始末云,岁在重光单閾,皇太后驻跸西苑,宫闱之遐,取世传红楼梦图,隐其人名地名,缀以曲牌,而各系以词,定其名曰锦绣图。

不仅如此,慈禧还在1884年她50岁生日重修长春宫时,命人在长春宫庭院四周的游廊上,绘里18幅以红楼梦为题材的壁画。长春宫是慈禧经常出入起居的地方,在此会红楼梦故事的彩图,可见她对红楼梦酷嗜赌程度。

在清朝同治,道光年间,宫中嫔妃喜读红楼梦已成风气。吴綗斋在清宫词中云,石头旧记寓言奇,传言传疑想象之。绘得大观图一幅,征题先进侍臣诗。诗下原注,瑾,珍二贵妃令画苑绘红楼梦大观园图,交内庭臣士题诗。慈禧是这类游戏的始作俑者,瑾珍二妃步其后尘。慈禧如此欣赏红楼梦,她所喜爱的只是书中描写的那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当她看到这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时,对照她所面临的大清分崩离析的现实,她一定会乐极生悲,感慨系之。

对于像慈禧这样的历史人物,我们从她的兴趣爱好之中,可以窥见她真实的一面。在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中,慈禧的形象是比较真实丰满的。慈禧作为权力欲极强的女政治家,她有拿掉咸丰八大臣,废掉光绪的乾纲独断铁腕强硬的一面;透过她喜读红楼梦这一爱好,亦可以了解她慈祥温柔的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