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奔豚汤

 学中医书馆 2013-01-21
奔豚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甘草6g  川芎6g  当归6g  半夏
12g  黄芩6g  生葛根15g  芍药6g  生姜12g  李根白皮30g
  上9味,以水2000ml,煮取500ml,温服lOOml,昼3次,
夜1次。
  (功效)清热平肝,降逆止痛。
  (主治)
  主证:肝郁化热,气上冲胸之奔豚,症见气从少腹上冲心
胸,腹痛烦闷;肝胃不和,气逆上攻之胸胁痛,症见胸膈胀闷,
噫逆呕呃,时觉气上攻冲,舌苔白微黄,脉弦。    ,
    副证:往来寒热,口苦咽干。
    (临证加减)
    1.奔豚考:奔豚系一种发作性疾病,临床并非罕见,而现
代医学殊无相当之病症。据《素问》、  《金匮》记载,奔豚之发
也,气从少腹直冲而上,其瘥也,气从心胸直降而下,乃悬拟人
身有冲脉焉。提出《素问》认为其气为病,病在冲脉似乎近理。
但《灵枢》、《难经》以为病出于肾,则不足据。至于一病而出三
方者,是由病因体异,方随证变而来。奔豚汤治由气病及血;桂
枝加桂汤由发汗发后烧针令汗,治其病得之外寒且体阳虚;茯苓
桂枝甘草大枣汤亦由发汗引动水邪而脐下悸者,是欲作奔豚而尚
未作,以防患未然。[湖北中医杂志,1980,c2,:111
    2。对奔豚的认识和治疗体会:奔豚发病以青壮年为多见。
《内经》、《难经》二经所论的奔豚是内脏阴阳失调,寒邪郁积于

肾所致,《金匮》所论是肝气上逆所致,而发汗、惊恐仅为诱因,
以女性为多见。疼痛为本病必具之主证。肾气奔豚起自少腹,直
上冲胸,治用桂枝加桂汤.肝气奔豚并不一定起自少腹,寒热往
来并非必具之症。个别有胸脘攻冲剧痛者,常易被误诊为肠道蛔
虫症。治宜用奔豚汤,大剂量川楝子可代李根白皮;单用鲜李根
白皮二三两亦有效。
    3.从《金匮》方探讨神志失常的证治:神志失常又称情志
病,包括癫狂、郁证、奔豚气等病证。文中就有关方剂的证、
因、治,探讨了对神志失常的治疗。如百合地黄汤随证加味治疗
癔症,神经官能症等属心、肺、肾之阴虚者;奔豚汤常用于因精
神刺激,情志不舒而致肝郁气滞、气上冲胸咽的发作性神经官能
症、癔症;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梅核气,亦可用于悬雍垂过长引
起的咽喉部不适等;甘麦大枣汤治疗营阴耗损、心失所养、神守
不藏的精神分裂症等。[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2,c2,:21]
    4.本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药用葛根15g,黄芩lOg,白芍
24g,川芎lOg,当归12g,干姜3g,姜半夏lOg,李根皮15g,
党参24g,白术lOg,炙甘草6g。腹痛甚加元胡、乌药;肠鸣腹
胀甚加木香、枳壳;完谷不化加神曲、山楂;脾肾虚者加四神
丸;脾虚湿滞合平胃散或猪苓、茯苓;湿郁化热加野麻草、黄
连;反复不愈加乌梅、诃子。7天为工个疗程,一般2个疗程。
[福建中医药,1996。(2):27]
    5。奔豚汤治疗慢性肝炎:药用李根白皮、葛根、甘草各
12g,川芎、白芍、当归各lOg,半夏18g,黄芩、生姜各15g。
胁痛明显加川楝子lOg,元胡9g;脾虚症状明显加四君子汤5舌
边有瘀点加丹参12g。[浙江中医杂志,1991,c12,:539]
    6.本方去川芎、黄芩,加桂心、人参。治虚劳五脏气乏损,
游气归上,上走时若群豚相逐,憧憧时气来便自如坐惊,梦精光
竭不泽,阴痿上引少腹急痛,面作热赤色,喜怒无常,耳聋目视
无睛光,名《小品》奔豚汤。陟治秘要]

    7.本方去黄芩、芍药,加茯苓、人参。治短气之脏不足,
寒气厥逆,腹胀满气奔走冲胸脯,发作气欲绝不识人、气力羸
瘦,少腹起腾涌如豚子走上走下,驰往驰来寒热,拘引阴器,手
足逆冷,或烦热者,名集验奔豚茯苓汤。
    8.川楝子、茯苓、橘核、荔枝子、小茴香、木香。治下焦
有寒,肝气挟寒上逆所致奔豚气,名奔豚丸。[医学心悟]
   
    桂枝加桂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15g  芍药9g  炙甘草6g
生姜9g  大枣12枚
    上5味,以水1400ml,煮取600ml,去渣,温服200ral。
    (功效)温中散寒,降逆逐邪,驱寒外达。
    (主治)
    主证:奔豚气病,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四末欠
温,每遇寒邪与动气而诱发者,或因发汗过多,或因误用温灸而
发者,舌质淡,苔白润,脉浮缓,病久则沉迟。
    副证:往来寒热,或有腹痛,呕逆,或癔声。
    (临证加减)
    1.硬皮病、雷诺氏症、冻疮等病,用本方加肉桂,即桂枝
lOg,肉桂5g(后下),白芍lOg,甘草5g,生姜3片,大枣5
枚.伴有气虚血瘀者,加黄芪、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以益
气养血,活血化瘀通络;里寒甚者,加制附子,以温阳散寒;表
寒者,加麻黄,以加强温散表寒;脾胃气滞者,加木香、枳壳,
以理气畅中;少腹气滞者,加乌药、小茴香,以加强调气消胀。
  2.奔豚证:肝胃不和,冲气上逆,胸脘胁肋攻冲作痛,或
呕吐,或呕逆,或噫气,喜温欲按,舌苔白、脉沉弦而迟等,寒
邪较重者,加良姜,气逆较重者,加沉香。险匮要略方义]
  3.对奔豚病的研究;奔豚病分为奔豚气病、肾积奔豚和奔豚

寒疝三类。其发病机制,在于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发生异常。
对本病的辨证施治:寒水相结,致使太阳经气化壅滞而欲作奔豚
者,用苓桂甘枣汤;阳虚汗后烧针受寒者,用桂枝加桂汤;情志
不和,惊恐忧思所伤者,用奔豚汤;脾肾虚寒者,用千金奔豚汤;
寒痰凝滞,气血郁结而有痞块者,用温白丸加丁香、茯苓、远志;
冲任不调,肝阳上亢者,用张锡钝奔豚汤;因七情相干,气郁痰
结,扰乱神明者,。用瓜蒂散;因肝气郁结,寒滞肝脉,冲任上逆
者,用暖肝煎或橘核丸。[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0,c4,:14]
    4.本方加味治疗脑外伤综合征: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表
现多样而复杂,一般来说以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和癔症样症状为
主。中医认为气滞血瘀、痰湿中阻是发生本病的主要机制,常见
肝脾不和或脾胃不和诸证。药用桂枝加桂汤加赤芍、桃仁、礞
石、石菖蒲、远志、马尾连、瓜蒌。[新医药学杂志,1977,《9,,2s]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又名:苓桂甘枣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茯苓24g  桂枝9g  炙甘草6g
大枣12枚
  上4味,以甘澜水2000ml,先煮茯苓,减400ml,再下余
药,煮取600ml,去滓,分三次温服。
    注:甘澜水,《玉函经》作“甘澜水”,又名“涝水”。以其
“速诸药下行”,即“动则其性属阳,扬则其势下走”且助草枣培
土。后世有人解释:“甘澜水是好米泔水”即淘米水,含有多种
水溶性维生素.
  (功效)降冲下气,通阳制水。
  (主治)
  主证:脐下悸动,欲作奔豚,小便不利。
  副证:心悸。

    (临证加减)
    1.本方加白术、合欢皮、夜交藤、炒枣仁、川芎治神经官
能症夜不寐者。
    2.苓桂甘枣的治则探讨:认为本方汤主治水在肾,脐下悸,
加大枣主要是大枣同炙甘草,甘温扶中,培土而制水,不用白术
者,据张仲景意“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之法也”。
所以本方重在降浊下气,通阳利水。[陕西中医函授,1989,ts,;23]
    3.金慎之老中医治疗痰饮眩晕用药经验的探讨;用苓桂甘
枣汤加夏枯草、钩藤治疗痰饮眩晕效果显著。认为苓桂甘枣汤配
伍夏枯草、钩藤,与半夏白术天麻汤方异义同,一为健脾利水
(桂枝、茯苓),一为平肝熄风(桂枝、夏枯草、钩藤),两者对
耳源性眩晕均有良效。然桂枝与夏枯草配伍利尿明显,其助茯苓
化湿利水,不亚于苓术同用,认为增加尿量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
法,与“有微饮者,从小便去”之说甚为合拍。  [浙江中医杂志,
1981,(5):2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