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依据 施工图纸、主要标准图集、规范规程、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GB50204-2002)、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XXX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 结构型式:基础为梁板式筏型基础,主体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种类含Ⅰ级钢、Ⅲ级钢,Ⅰ级钢为φ6~φ10,Ⅲ级钢为 3、施工部署 3.1、施工目标 钢筋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 确保北京市结构“长城杯”标准中钢筋工程的要求。 基础结构:2011年12月10日-2012年3月20日。 主体结构:2012年3月10日-2012年6月20日。 遵守北京市施工现场管理相关规定、文明施工。确保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 3.2、钢筋绑扎总体顺序 先绑扎安装筏板基础钢筋,往上按先柱(墙)后梁板的顺序进行施工。 3.3、钢筋加工方式 3.4、钢筋连接方式 直径≥ 3.5、钢筋运输方式 水平垂直运输:塔吊运输至作业面。 3.6、施工流水段划分 地下部分按照后浇带划分为四个流水段进行施工、地上部分两栋楼均按照两个流水段进行施工,流水段分界在1-19~1-20轴、1-34~1-35轴间。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2、人员准备 施工人员共计220人:后台加工40人,前台钢筋绑扎140人,钢筋运输40人。 4.3、材料准备 钢筋进场时,需用电子称进行计量,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分类挂牌码放。由试验员根据相关规定进行钢筋原材取样试验。 钢筋材料进场由器材主管王军刚、材料员何继祥负责。 4.4、现场准备 4.4.2、原材料存放时在地面上垫好木方,木方距地 5、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5.1.1、钢筋搭接长度(mm):(现场钢筋直径<16) 1)梁侧面构造纵向钢筋、受扭钢筋的搭接及锚固见11G101-1,P84,注3。 2)梁上部架立筋与负弯矩纵筋的搭接长度按照11G101-1,P79、P80取值。 3)墙体分布筋d<16mm的按照50%接头率搭接,接头长度取1.4La,详见11G101-1,P55。 5.1.2钢筋锚固长度 1)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取值详见图集(11G101-1)P53页; 2)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详见图集(11G101-1)P53页。 5.2、应注意的部位和具体要求 5.2.1、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及接头面积百分率必须按本方案执行。 5.2.2、重点检查剥肋滚压直螺纹接头质量。 5.2.3、严禁气割受力主筋。 5.2.4、注意框架梁、框架柱的接头位置及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位置。 5. 3、验收程序和报验 1)、认真做好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质检员对工程质量进行把关,最后交由监理进行验收。 2)、从底板、基础到主体,每一步都在认真检查的基础上填好质量评定单。在混凝土浇筑前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验收后,作好隐蔽工程记录。 6.1、钢筋原材料和接头套筒进场,必须附带检验报告,该批产品的炉号、生产日期及合格证齐全方可签收,对于进场的材料及时按规定数量做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6.2、特殊作业工种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6.3、严格执行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的原则,上道工序没有验收签认,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4、竖向受力钢筋变径措施:当钢筋直径≥20mm发生变化时,采用变径套筒连接。 6.5、施工时要注意防止主次梁相交处钢筋穿插引起梁截面变化。具体措施是上排钢筋绑好后用8#铅丝吊在两排钢筋间固定垫铁,并绑扎第二排钢筋,确保二排筋与一排筋间距( 7、其它事项及保证措施 7.1、钢筋检验及试件验收 A、钢筋应有出厂证明或厂方试验报告,还应有按规定取样的复试报告。 B、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出现上述情况者为不合格品。 A、取样方法及数量: 按规定取样。 B、试件长度:拉伸试件总长:套筒长+500mm(套筒居中) C、对现场见证取样被截断的钢筋,用同型号钢筋绑扎搭接,搭接长度够搭接倍数,并在搭接范围内采取10d单面焊。 7.2、成品保护 7.2.3、严禁随意割断钢筋。 7.3、主要安全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