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藿香(知识与技术)

 jls1953图书馆 2013-01-22

藿香为唇形科植物。主产四川、江苏、浙江、湖南;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多年生草本,高达1m,有香气。茎方形,略带红色,上部微被柔毛。叶对生,心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11cm,宽1.56.5cm,边缘有不整齐钝锯齿,下面有短柔毛和腺点。轮伞花序组成顶生的假穗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花萼筒状,具15条纵脉,5齿裂,有缘毛和腺点;花冠淡紫色或红色,2唇形,下唇中部裂片有波状细齿;雄蕊4,伸出花冠外。小坚果顶端有毛。花期67月,果期1011月。生于路边、田野。

藿香性味辛,微温。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用于呕吐、泄泻等。若感受秽浊、呕吐泄泻之症;用于暑湿症;用于发热恶寒、恶寒发热、胸脘满闷。

藿香的繁殖及栽培管理

一、繁殖

采用种子繁殖。

1.选地与整地。选排水良好,深厚、肥沃而疏松的砂质壤土为好。每亩施厩肥1500kg作基肥,均匀撒在地里。深耕2025cm,耙细整平,做宽1.2m的畦,两边挖排水沟。

2.种子繁殖

1)采种。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留种。待种子大部分变为棕色时收割,置于阴凉处,后熟几日。打落种子,簸去杂质,贮藏备用。

2)播种。春播或秋播均可。北方多于春季3月底4月初播种。在畦面上按行距2530cm,开深11.5cm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后稍加镇压,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温度在18左右时,10天左右即可出苗。每亩用种量为1kg

二、栽培管理

1.间苗。苗高35cm时间苗。拔除细弱和过密的苗。苗高10cm左右时,按株距1015cm定苗。

2.中耕除草。在间苗、定苗的同时进行中耕除草,宜浅除或用手拔草。之后,再进行23次。

3.追肥。定苗后,每亩施稀薄人畜粪水1000kg,助苗生长;苗高2530cm时,再施人畜粪水1600kg或尿10kg。第1年收获完后,每亩施厩肥2000kg、过磷酸15kg,开沟浅施,覆土后浇水。翌年春出苗后加强肥水管理。藿香种植2年后,因死苗较多,无保留价值,应换地另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