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林堡村是古代的驿站,它位于康庄镇县城西南与河北怀来县交界处。榆林驿历来是京北交通线上的主要驿站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由蓟城(今北京)经关沟居庸关、八达岭、榆林堡通往沮阳(今河北省怀来县大古城,当时为上谷郡治所),这条要道上车马不断。到秦汉两朝,此路不断拓修,延伸至内蒙古的这条蓟城西北的干线成了帝王巡边和长城内外经济交流及民族来往的通道。
在元代,榆林驿是出居庸关后通往内蒙的主要驿站。明正统14年(1449年),明政府重整北方防务,于是在榆林驿修筑城堡,北为砖城南为土城。据记载砖城周长二里,高二丈五尺,正与今榆林北城相符。明代中后期,榆林驿已成为军事要镇。
康熙十二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驿道扩展,除传递军事情报外,也为商客、过路行人平民百姓服务。据《怀来县志》记载:“康熙四十二年始榆林驿每月一、三、五、七、九日在人和街开设永兴集。当时南城东大街至西门外仅四、五十户人家就有王家客店、吕家车马店、德丰恒百货店、油房、缸房、药店、当铺等十六、七家店铺,还有另售、设摊流动小商。每逢集日商客云集,工、农、副、渔各类商品样样俱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8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先至岔道城,后至榆林驿,躲在民家(今刘树海家)四合院里小憩,之后继续上路西逃。
现在榆林堡村村域面积9.99平方公里,全村576户,近2,000人。村内古城堡依稀可见,呈“凸”形,北为砖城,南为土城。砖城设东南二门,土城设东西二门。砖城为方形,每边长244米,土城东西长423米,南北宽245米。城墙高10米。榆林北城建于明英宗正统十四年。明武宗正德十三年扩建南城。后对北城加包青砖,青砖大跃进期间被拆分。夯土城仍有数段残存,北城较完好。北城东北角和西北角城墙上各有一间房屋(放哨用)东南角和西南角城墙上各建一阁,为文昌阁和武昌阁。四周对称现遗址残存。
城内庙宇颇多,有城隍庙、武道庙、财神庙、龙王庙、老爷庙、火神庙、观音庙等十余处。庙内神像多被毁坏,庙殿残存。古驿站有马槽3个,拴马石柱112根,石碾38套。还有灯山楼、城门碑、贞节牌坊等,如原南城东城门上楷书城门碑写道:“钦差分守居庸关等处指挥同知孙(新)委官千户吉宗文”、“新榆林堡”,落款:“大明正德十三年夏六月吉日立。”
整个村庄延续了传统的原始格局,保留有多处做工考究的古民宅,雕梁画栋。据说:未来的榆林堡将恢复古驿站的历史与原貌,建设榆林驿博物馆,成为以邮驿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区。(文字来源于百度)
原就是探个路,下午走在村子里不到两个小时,天气不是很好地上泥泞很滑,很多雪未化。以下片片均是手机随拍记录一下。改日找个好天气,再细细的走一走,找一找那些个庙宇及更多的历史遗迹。
2#

雪后的第五天,八达岭高速上依然有兵GG们的扫雪清淤的身影。
3#

榆林堡村的旧城堡,残存的不是很多,处处都是积雪与淤泥,就没有拍全景。
4#

找到座城隍庙。大门紧锁。城隍庙现存正殿三间,进深8米,宽11米。
5#

这位童鞋对着门缝看什么呢?!企图打入地方内部。
6#

庙门关的两头石狮子,不像是年代很久远的文物,可能是后修的。
7#

从城隍庙门缝隙中看到,院中有古柏一株,据说树龄约600岁。
8#

榆林堡旧村子仍旧大多保持原貌,很多户人家的大门都很有味道。
9#

村民们说这场雪有二尺厚,上周六下雪之后家门都打不开,很多人都是从窗户爬出去铲雪才得以出入。
10#

这样的门这几年串村子没少拍,以后可以做一个集锦,就叫做“中国之门”。
11#

家家户户都存有不少的玉米,看得出来秋天是个丰收季。
12#

很是和谐的画面,经得阿姨和叔叔的同意,进院子瞧瞧去。
13#

收拾的很干净,左边这是一扇有年头的影壁墙了,年久已有些倾斜。
14#

听到有人进院子,屋里的两个小娃娃伸着头从窗户那里一看究竟。
15#

屋内灶台收拾的也很干净,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
16#

里屋门口的白墙上挂着日历,这东西也只是存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城里已是少见。
17#

串村子,常能在老乡家中的墙上看到这样的大相框,有些全家福的老像片。
18#

两个娃一个是孙子一个是外孙,好福气。老人家很热情的说让我们常来转转,家里坐坐。
看看,就是这么实在,这么简单的几句话,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19#

中国乡村特色。
20#

经年失修,已破败老去。。。
21#

一辆自行车还深埋在路边的雪地里,可以看得出雪下了有多么的厚。
22#

村子里没有什么可玩的,娃娃儿在家门口玩雪,也是简单的快乐。
23#

众多历史遗迹如“慈禧西行、乾隆托梦”字样,平津战役时期的革命标语,文革标语和不同时期宣传口号。
找了好一阵才找到这个,就在村子的西南处一片院墙上。
24#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先至岔道城,后至榆林驿,躲在民家(今刘树海家)四合院里小憩,之后继续上路西逃。老屋属私人所有,北房依然住着刘姓人家,正房、厢房均闲置堆放杂物,古老的家具还留着,落着厚厚的土,虽然破落,但所有窗户上都有十分精致的木刻雕花,可看出昔日的奢华。
屋子大门紧锁,冬天串村就是很难遇到人。很多人家或是进城和孩子们一起生活个把月,待开春时再回到祖屋。
25#

可以寻见的毛主席语录,字迹依稀可辨。玄关装修效果图大全2013图片
26#

夕阳已下,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