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淹城春秋乐园——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主题乐园结合的典范

 智慧旅游519 2013-01-22

 淹城春秋乐园概述

盐城春秋乐园策划规划设计

案例详情,请点击查看

春秋淹城遗址,占地300公顷,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春秋时期地面城池遗址。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中国旅游业已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将旅游景区打造成精品和经典,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近年来,武进区在淹城遗址的保护和开发上动足脑筋。2007年底,受春秋淹城管委会委托,本着 “城内严格保护和城外科学开发”的理念,我院对淹城遗址公园与其周边土地进行了总体策划、总体规划,并对淹城春秋乐园进行了修建性详细规划。从2008年5月底至2008年12月底,历时6个月时间,依据修规内容对淹城春秋乐园进行了深化设计。2010年4月29日,淹城春秋乐园隆重开园。

总投资10亿元,由我院全程策划、规划、设计及工程监理的淹城春秋乐园,是在淹城遗址旁建设的国内首家以春秋文化为主题的梦幻乐园,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主题乐园结合的典范。设计师们紧紧围绕“小淹城,大春秋”的设计原则,以游乐化设计手法,从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取材,将古老的春秋文化与现代高科技游乐设施巧妙对接,实现了中国旅游景区文化产业转换升级的创新实践。整个园区按功能,主要设置了静态观赏型、互动演艺型及体验游乐型三类项目,另外辅以餐饮、商业等设施。

  

创意设计

春秋乐园功能分区图

诸子百家园以静态观赏型项目为主:由春秋版图及象征春秋“十二大家”的十二根景观柱组成的春秋版图广场,是整个诸子百家园的导图,园区的设计也主要是围绕这十二大家展开分区域进行造景的;丽人春秋广场,刻画了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春秋女人或喜剧或悲剧或神化的传奇故事;十二大家,十二个小分区,呈现了他们的生平事迹、历史典故以及学术思想;宏大的孔子雕像与高科技的孔子学堂,成就了今人与千古圣人的面对面“对话”……。

 

诸子百家中间方案效果图——儒家、道家、墨家、杂家、纵横家、法家

丽人春秋效果图 

春秋版图广场实景照片

儒家实景照片

孔子学堂内部实景图 

阴阳家实景照片 

兵家实景照片 

法家实景照片

名家实景照片

杂家实景照片

道家实景照片

春秋文化演艺区主要设置一些互动演绎性项目:国内唯一的大型水影秀演出——“烟雨春秋”;王宫造型的室外大型演出场所吴王宫……。

工程进行图

游乐体验区位于淹城春秋乐园西北面,占地5.4万平方米,是春秋乐园里最富动感和活力的区域。

众多娱乐项目为游客带来体验和互动,使春秋文化在这个梦幻乐园里不仅看得见,感受的到,还能摸得着,让游客在游戏中亲身体验春秋时期的战争实景:用“孙武点将”的典故包装的从空中俯瞰淹城“三河三城”震撼格局的大型观览设施“空中看淹城”;体现春秋莺歌燕舞,歌舞升平,帝王百姓齐欢乐场景的豪华双层旋转木马游乐设备“歌舞升平”;以激烈宏大的春秋战争场景作主题的波浪翻滚项目“烽火连天”;套入春秋时期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加以包装的峡谷漂流游乐“伍子胥过昭关”……,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历史故事。

“空中看淹城”效果图

“空中看淹城”实景图 

“歌舞升平”效果图

“歌舞升平”实景图

“烽火连天”效果图 

“烽火连天”实景图

“伍子胥过昭关”效果图

“伍子胥过昭关”实景图

可见,整个淹城春秋乐园,以树立春秋文化精神家园为主旨,让所有来这里的人重回中华文化的思想原点,在这里阅读“春秋”、沉思历史、享受游乐项目带来的欢乐和刺激的同时,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  

绿维创景一直追求在旅游与旅游房地产领域中进行创新。常州淹城春秋乐园,是一个传统文化游憩模式设计的突破,即把最具差异的两类事物——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主题乐园结合在一起,形成创新的旅游产品。

传统文化往往是最有价值的旅游资源,但也常常另投资商和规划者头痛,不知道怎样才能摆脱其留给人们的古板印象,实现深度体验。春秋乐园的设计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从入口大门到静态观赏区再到体验区,逐步的加深了人们对春秋文化的认识。外形构造上融入了春秋文化和春秋战争两大元素,堪称亚洲第一的青铜艺术大门,首先就给游客以震撼的春秋文化印象;随后游客可在诸子百家园内慢慢品味、细细体会百家争鸣的诸子思想,从而对春秋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完成体验前的热身。从这一区域穿过极富春秋特色的商业街时,就来到了深度体验区。在前一段文化熏陶的基础上,游客可以畅快淋漓的亲身体验春秋时期烽火连天、歌舞升平的场景,在模拟环境下感受闻名于耳的名人典故。相信经过亲身体验的游客,对春秋文化会有更深的理解。

春秋乐园交通与游线结构图

春秋乐园不仅是主题公园设计的创新,更是传统文化游乐化的典范。相信它会引领旅游界创造出更多的文化游憩新模式。

影响与作用

 

实现产业集聚,带动当地休闲产业发展 

目前,中国旅游产业已进入系统升级,单一的观光主导阶段正逐步向休闲主导阶段转变,城市商业、餐饮、演艺、游乐、自驾游等休闲旅游的开发成为主流方向。淹城春秋乐园正是春秋文化与江南自然风光、游乐活动、餐饮、商业街等泛旅游活动高度融合的综合项目,其繁荣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文化、环境的联合发展。

春秋淹城是世界上唯一的形制,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春秋时期地面城池遗址,据考证已有2500年的历史。春秋乐园的开园,将这一悠久神秘而又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春秋文化展现在了大众的面前。游客在这里既能静静的感悟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博大精深的思想,又能在享受游乐刺激的同时,亲身体验春秋时期的金戈铁马。中华文明的原点将在这里传播开来。

旅游发展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聚集旅游人气,而人气是地产和商业发展的前提。据武进区旅游局有关人士表示,今年端午节放假第一天,淹城春秋乐园就接待来自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游客超过8000名,其中有超过10%的客人来自上海。今年十一期间,作为武进旅游业“龙头”的春秋淹城旅游区实际接待游客量超过了25万人次。而核心区——淹城春秋乐园累计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创下了开园以来所有假期接待游客人数的新高。春秋乐园还吸引了多位国家领导人及成龙等名人前来造访,并有多家电视台对其进行了报道和探秘。另外,据统计,截止2010年9月19日,淹城传统商业街坊开街一周年营业总额已达8000多万元。

可见,春秋乐园的创新设计和蓬勃发展,大量积聚了人气,在当地形成核心旅游吸引力的同时,推动了旅游集散区的产生,并将生地炒成熟地,带动了周围商业街及地产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了土地的价值,带动了当地经济和休闲产业的发展。

保护基础上打造生态乐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淹城遗址属于国家文保单位,依据《文物保护法》和《淹城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外城河外200米以内属于保护区,其外还划有建设控制带和环境协调区,所以既不能建设,也难以复原。于是,我们采用了“内虚外实”的手法,即在遗址内不进行大规模建设,只在若干节点模拟历史建筑,尽力渲染历史氛围和遗址观光旅游的体验环境。同时将以遗址为依托的周边各功能分区做实,把淹城文化延伸到春秋文化,形成完善的服务功能、明确的商业业态以及相应的商业操作运营模式。从而,在不破坏遗址旧貌、保护和开发共存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院设计师还贯彻绿色低碳理念,旨在打造一座生态乐园。例如位于淹城春秋乐园景观大道西侧的停车场,占地三万多平方米,是根据国家相关规范以及5A景区停车场标准建造的一座生态停车场。像这样的例子,在园区中还有很多。

生态停车场效果图

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血脉,以旅游为依托,通过文化创意,运用现代技术,将春秋淹城文化与旅游休闲产业结合起来,淹城再现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传奇和文化精神,创造了新的文化旅游品牌。这不仅是绿维创景创新的里程碑,同时我们认为这个项目也是中国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的里程碑,是传统文化游憩方式创新的典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