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眼該怎麼清洗 收藏 發給朋友 來源: 網易網 發佈者:vincy2024 瀏覽126次 時間:2013年1月21日 14:53 ■新聞背景 據報道,最近美國科學家通過一項研究發現,人類肚臍是一個細菌窩,裡面寄生著大約1400種細菌。研究同時表明,肚臍裡寄居細菌的數量與個人衛生習慣有很大關係。短短幾天時間,這條消息迅速在網絡上瘋傳,由此引發的一系列話題,「肚臍髒了,到底要不要使勁清洗」「肚臍用處到底有多大」等,受到很多人關注。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肚臍是個細菌窩不用大驚小怪 如果仔細觀察肚臍,大多數人會發現裡面確實有黑兮兮的泥,甚至還有些異味,研究人員說的1400種細菌可能深藏其中。 省兒童醫院內科主任張鎂硒說,人從出生的那天起,就生活在一個充滿細菌的環境裡,這也沒什麼大驚小怪。肚臍裡有細菌,和人的指甲蓋裡有細菌是一個道理。 其實除了肚臍,口腔、鼻子、耳朵、皮膚這些直接對外開放的器官和部位,都有大量細菌存在。包括間接對外開放的某些通道,比方腸道內的細菌也很多,但這並不能說明就是壞事。人體本身是一架處於不斷調整狀態的機器,體內的各種菌群根據情況會適時適當調整,從而使人體機能達到平衡。 為什麼這個消息報道出來,受到很大關注呢?一位特別熱愛運動的市民張先生說,因為肚臍極少給人找麻煩,它不像鼻子和咽喉那樣對外界敏感。相對來說,它是個冷門。所以一旦報道出來,就會讓某些人感到吃驚。其實,把身體鍛煉得棒棒的,不要處於亞健康狀態,那些無名的細菌又能把你怎麼樣? 肚臍,到底要不要使勁清洗 張鎂硒主任說,每個人肚臍裡或多或少都會有脫落的皮屑存在,這是皮膚正常的新陳代謝,不用過多在意它。洗澡的時候,順便沖洗一下即可。由於肚臍裡外皮是不通暢的,相當於一個死胡同,簡單的沖洗就能達到清潔目的。但是如果平時刻意去洗,而且方法不當,就會造成局部皮膚損傷,尤其小孩子的肚臍是不能老刻意洗的。老人們常說,肚臍眼不能使勁去摳,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孩子或成人的肚臍眼周圍皮膚發紅,或者肚臍眼裡有分泌物,可能有炎症,這時切不可掉以輕心,要及時去醫院看。 利用肚臍,可治療胃腸道等疾病 網上有一種說法是:人出生後,肚臍就沒用了,或者用處不大。 省中研針灸科主任趙立新說,在中醫學說裡,肚臍是唯一可以用手觸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為神闕。 在母腹中,神闕穴是胎兒生前從母體獲取營養的通道。嬰兒呱呱墜地後,原來負責輸送營養的主要通道之一——臍帶,便失去原有的作用,醫生把它從嬰兒身上剪下來,剩下的一截過幾天自動脫落後,人身上就永遠留下了一個小小的肚臍眼。由此說明「臍為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髒之根」。 通過神闕穴治療內病是中醫外療法中的一種,可以起到激發經絡、疏通氣血、調理臟腑、補充元氣的作用。可以治療腹脹、腹瀉、胃痛、消化不良等胃腸道疾病,還可以治療泌尿系統疾病,比如尿急、尿頻等。治療的主要方法是隔物灸,有隔姜灸、隔鹽灸和隔藥物灸,就是在肚臍上放點薑片、鹽或者藥物,然後用艾條灸。 肚臍,勿受風受涼,勿佩戴裝飾 現在已經進入秋天,天氣漸涼,仍有不少時尚的俊男靚女穿著露臍裝。趙立新主任提醒,肚臍處於腸胃部位,容易受涼,一旦受涼就容易引發腸胃功能紊亂,導致拉肚子或腹痛等。所以,肚臍防風防涼,十分重要。 張女士在一家影樓上班,由於工作需要,就是到了初冬,也要常常穿上各種時尚的露臍裝,在露天的簡易T型台上走個來回,為影樓吸引客流。漸漸地,她感到腸胃不舒服。去醫院檢查,才知病根在哪裡。因此,穿露臍裝一定要講究,陰雨天、氣溫較低時最好不要穿;在辦公室工作,就是室內再熱,穿著露臍裝,也不要吹空調或電風扇;穿露臍裝騎摩托車或自行車時,車速不宜太快。 穿露臍裝,還要小心臍部受到意外傷害。因為少了衣著的保護,裸露的肚臍部位往往很容易遭到意外損傷,如燙傷、擦傷、劃傷等。一旦遇到傷害,由於肚臍周圍的毛細血管非常豐富,它們與周圍的組織聯繫密切,很可能引發其他炎症。所以,要時時注意保護肚臍。 此外,愛美的MM們,盡量不要裝飾肚臍。許多年前,《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風靡熒屏,當時看到阿拉伯美女的肚皮舞以及臍部佩戴的臍環,不禁感歎肚臍也可以如此放電。如今,為追求時尚新潮,許多MM除了穿露臍裝外,還喜歡在臍部貼文身圖案,有的還佩戴小巧玲瓏的掛件。 省人民醫院皮膚科大夫趙鵬提醒,這樣做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一定隱患。肚臍周圍皮膚細膩、血管豐富,各種文身貼用的染料大都含有化學成分,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尤其過敏性皮膚患者,極易出現瘙癢、疼痛、皮疹等過敏症狀。而各種掛飾的材料也是良莠不齊,長時間佩戴,有可能引起濕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