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一篇博文为《【图片纪实】春运灰色记忆》,主要展现了春运期间人们挤火车的无奈与辛劳,并且分析了一下中国春运拥挤的根源。实际上中国春运期间虽然人口流动次数多,但是相对来说管理还算比较规范,安全问题还是能得到保障,当你看到印度与孟加拉国的火车超载情况后,你会感觉中国的春运似乎不再那么拥挤了。
自1853年开始拥有火车以来,印度不仅成为亚洲最早拥有火车和铁路的国家,而且铁路总里程一直雄踞亚洲第一。但是由于列车运量与人口数量的增长相距甚远,许多乘客不得不采用“挂”在爆满的车厢外面的方式来乘坐火车。
印度的火车管理规则与中国不同,印度火车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开放、自由和散漫。印度火车不关车门,一靠站旅客可以随意上下,车开的时候,走过两车接头处还真点吓人。车上不报站,旅客总是坐得提心吊胆。进站和上车都没有人检票,站台上也很少见到工作人员。火车上没有到站的广播通知,也很少见到列车员,列车又经常晚点,车票上也没有车厢号,乘客只能在车站的公告牌前从几百个名字中找到自己的名字及其所对应的车厢和座(铺)位号。在每节车厢的门口也会有该节车厢的具体旅客名单。
印度的火车票实行“实名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一人一票无法转让,丢失了车票也可以补票。不过印度实行“实名制”是因为一个很尴尬的原因:印度火车太破旧,管理效率低下,铁路事故每年居高不下。有了“实名制”,一旦出现事故很快就能核实事故死伤者的身份…… 。印度政府曾公布一项报告称,印度每年有1.5万人被火车轧死,其中仅仅在孟买就有6000人死于此类事故。这样的惨剧接二连三发生也催生了一项令人感到恐怖的职业——捡拾被火车轧死者的尸体残骸。
下面一组网络照片,真实的纪录了印度火车的拥挤与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