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老苏州”编辑:
近日读《曹雪芹是否到过光福玄墓山》(刊2009年2月13日《苏州日报》C02版),作者提出了曹雪芹有可能到过光福玄墓山的猜测,觉得很有见地。但文中写曹雪芹出生于苏州,却有缺乏事实:
一、文中提到“……曹頫不是别人,正是曹雪芹的父亲;李煦,则是曹雪芹的舅舅。”作者把辈分弄错了。李煦,不是曹雪芹的舅舅,而是曹頫的舅舅,准确一点说是曹颙的舅舅。曹雪芹的祖母李氏(曹寅之妻)是李煦之妹,李煦属于曹雪芹的外祖父辈。
二、文中“曹雪芹出生于苏州李煦舅舅家,后来随父迁往南京。”那是没有根据的。曹雪芹的生年红学界至今未有定论,因曹雪芹的生父存有二说:一说是曹颙的遗腹子,一说是曹頫之子。
按曹颙的遗腹子一说,曹雪芹当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①,是年正月曹颙病逝,曹頫接替兄长的江宁织造一职,当年三月初七的奏折中有“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将来倘幸生男,则奴才之兄嗣有在矣。”马氏当时在江宁(南京),怀孕七个月,且新寡,按旧时习俗不可能,也不允许到苏州亲戚家生遗腹子。
若按曹頫之子一说,周汝昌先生《红楼梦新证》推断曹雪芹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②,问题就来了,雍正元年(1723)二月苏州织造李煦已获罪抄家,并遣送黑龙江打乌牲边戍,曹雪芹更不可能出生于苏州了。文章既然称曹雪芹为曹頫之子,那么“少年时,曹雪芹经常随家人到苏州……”便显得有点子虚乌有。不仅苏州早已无亲可投,而曹家也于雍正六年获罪返京,曹雪芹才五岁。倘若是曹颙的遗腹子,那么到李家籍没时,曹雪芹已有七八岁,到苏州“舅家”来玩过还能说得通点。但无论前一说或后一说,说曹雪芹出生于苏州都缺乏依据。
《红楼梦》确实有许多苏州情结,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基本史实,那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他走上仕途的转折点就是出任苏州织造,就职近三年中,足迹几遍吴中山水,留下许多诗篇,多收集在《楝亭诗钞》,曹寅广泛结交江南文人,经常聚会诗赋唱和,与著名剧作家洪昇(《长生殿》作者)也是挈友,他在苏州还改编过剧本《北红拂记》,并在织造府中排演。曹寅离苏时,以苏州名仕尤侗为代表的吴中文人们,甚至在虎丘山上为曹寅建立了一座生祠,超乎寻常。曹、李二家曾接待过康熙四次南巡……所有这些无疑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产生了深刻影响,以至于一部《红楼梦》故事要从姑苏说起。
读者 臧寿源
2009年2月14日
注:
①见王利器《耐雪堂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10页《马氏遗腹子·曹天祐·曹霑》。
②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华艺出版社)第4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