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时真能告别“一票难求”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1-25

何时真能告别“一票难求”


  蒋德海
  所谓旺盛的春运需求与运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恰恰都是封闭和垄断造成的。只要封闭和垄断的管理模式不改变,中国铁路就很难解决旺盛的春运需求与运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而公众也将始终受到“一票难求”的困扰
  春运将临,中国铁路特有的“一票难求”现象复又归来。刚刚曝出佛山小夫妻收10元代农民工上网买票被刑拘引发众人喊冤,又看到报上有“前年通宵排队买票站回家,去年买不到票没回家,今年,忙了8天总算买到了2张硬卧”的调侃,与此同时,另一条网上购票信息更让人惊讶:前一秒钟还没放票,再一刷新,票没了!在质疑铁道部斥资约3亿元建起的网络平台竟经不住一个小小网络插件冲击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再次反思,中国春运“一票难求”的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
  中国铁路“一票难求”的原因,表面上无疑和旺盛的春运需求与运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有关。比如,我国铁路总营业里程不到10万公里,虽然居世界第二,但只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而且,我国人均拥有铁路不及一支香烟长,在世界上排在100位之后。不要说春运,铁路运力平时也处于紧张状态,货运车皮多年来更是“紧缺资源”。中国春运人口之多世界罕见,40天里31亿多人次,相当于全国人口整体迁移2次,而中国铁路日均客座能力仅为382.1万座。需求与能力之间的缺口,每天都超过200万个。这确实是事实。但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在其他各行各业甚至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春运铁路仍“一票难求”也是事实。
  
春运主力早就不是铁路
  为什么铁路车票“一票难求”的困境长期得不到解决?为什么公路作为一种交通运输的方式却能够有效克服买票难的问题?看一看公路的发展就清楚了。据统计,2012年春运的31.58亿人次中,公路、水路客运承担了近28.9亿人次,是铁路的12倍还多。也就是说,中国的春运主力早就不是铁路了。而面对超过铁路12倍的春运人口,公路部门没有以人口多、运能不足为借口,反而以此为契机,推动了公路和相关设施的发展。正如国家道路运输司的一位负责同志所说:“铁路是以运能定运量,公路运输正相反,是以运量定运能。”正是在这种态度和思维方式之下,改革开放之初,交通部就提出“有路大家行车,有水大家行船”的口号,并实施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广泛吸引国内外资本流向公路建设和运输,有力推动了中国公路的大发展。2010年底中国公路约有400万公里,比建国时期的8.07万公里足足增长了47倍。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6.03万公里,仅次于美国(美国7.5万公里)。
  
封闭和垄断是最大问题
  但处同一起点的铁路则不同。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铁道部是目前唯一仍兼负政企双重职能的部委,不仅负责顶层监管,而且控制下属实体单位的人、财、物,几乎垄断了该行业的所有权力。”这种封闭化和垄断的思维方式,使铁路企业长期远离市场,并用各种方式阻挡外部竞争资源流入。直到今天,我国铁路市场融资比例不超过20%。有一个案例很能说明问题:某公司想自己投资修建一条两地间的短途运煤专线,但铁路部门不同意。无奈之下,公司按铁路部门建议购买了5列“自用火车”,但被纳入铁路统一调度和编组一年后,5列火车却不知所踪。不难发现,封闭和垄断是中国铁路最大的问题,也是公众“一票难求”的根本原因,所谓旺盛的春运需求与运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恰恰都是封闭和垄断造成的。只要封闭和垄断的管理模式不改变,中国铁路就很难解决旺盛的春运需求与运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而公众也将始终受到“一票难求”的困扰。
  
要让改革冲破习惯性思维
  近些年来迫于舆论的压力,铁道部开始以“时间表”来安慰公众,2007年说2010年解决“一票难求”,2008年说三五年后解决,2009年说2012年解决,2011年又称2015年改观。如此不断变化的“时间表”,不知道到底让我们相信哪一个?佛山那对小夫妻因收10元帮农民工上网订火车票而遭遇刑拘之事,不但没有引发公众对相关行为的义愤,反让人们群起质疑铁路警方受到“铁老大”的利益绑架。同样,春运来临之际网民在网上呼吁的“站票半价”问题,根本原因也在于旅客面对的是一个没有竞争的市场。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但铁路部门多年养成的垄断习惯和思维方式,似乎始终没有改变。难以想象,今天铁路系统的各个相关领域仍都处于高度垄断的封闭状态,哪怕是列车上的盒饭都不愿意放开,导致很多旅客宁肯带方便面,也不肯食用列车提供的食品。而同样是列车盒饭,中国台湾地区的“铁路便当”,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今天台湾地区的公众就像看电影一定要吃爆米花一样,坐火车似乎就一定得吃“列车便当”,使“便当”发展成一种独立于火车之外的产业。可我们的“铁老大”为什么做不到?
  而今,“一票难求”的呼声再一次敲响了人们对铁路垄断化管理不满的警钟,也又一次把铁路垄断推上了改革的风口浪尖。铁路的管理部门,你们听到公众的呐喊了吗?
  (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