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绍伟教授话体育之一:追求理想的学校体育

 乔乃强阅览 2013-01-25

(发表于《中国学校体育》2011年第7期)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人为的行为,都体现和渗透了人的价值追求,都是人们期望变为现实的过程。学校体育作为“人为”和“为人”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体现与渗透教育的价值追求。

“人为”意味着从事学校体育的人在设计、实施开展学校体育之前,对什么是理想的学校体育的诠释与解读。对什么是我们心目中理想的学校体育?我们想追求什么样的学校体育?学校体育将为学校教育作出什么贡献?学校体育应体现什么价值?等一系列的追问,这些是我们理性开展与实施学校体育的前提与基础,

“为人”意味着学校体育的一切都是服务于学生的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位学者曾经这样巧妙地回答什么是教育的提问:“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把所学的东西都忘掉以后还会剩下什么呢?剩下的是积淀于、表现在学生的性格、处世方式与行为习惯:是认识对待与处理生命、生活、学习、他人、世界时表现出来的特性——主动还是被动?独立还是依赖?快乐还是忧郁?热情还是冷漠?开拓进取还是墨守成规?锐意创新还是因循守旧?兴趣广泛还是麻木不仁?积极乐观还是消极厌世?与人为善还是与以邻为壑?精神充实还是内心空虚?这些性格、处事方式与行为习惯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生活与教育赋予的。作为学校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应该为所剩下的东西做些什么呢?

我们可以先从什么不是理想的学校体育做一追问:如果在学校体育中学生从没有感受过生命的力量与活力;从没有在体育游戏或奔跑、跨越活动中摔过一个跟头;从没有在体育活动中体验过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成功;从没有在体育过程体验过失败和挫折带来的巨大的心灵冲击和失败后的奋进;从没有参加体育活动后的神清气爽的感觉;从没有对任何一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向往,甚至是热衷;从没有在集体性的体育活动中感受过相互配合的默契、齐心协力的力量;从没有在他人面前大胆潇洒地表现过力量、速度、耐力、技巧;从没有感受体育教师的关心与帮助;从没有感受过同学的亲和与善待;从没有与他人谈论过让人津津乐道的体育赛事;从没有过成功完成某一些甚至一个动作的陶醉感精神上的胜利等,我们将认为这是我们所不要追求的学校体育。如果学生在学校体育中总是感受羞辱、自卑、无力、无趣、难受、孤独、无奈、身顺而心违、厌而远之、怕而远之等,这一定也不是我们追求的学校体育。

理想的学校体育不仅应回答是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更应该回答为什么做和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每一个人对理想的学校体育都会有自己的解读。基于此,可以阐释一下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学校体育。

一、是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成功其中、获益其中的体育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的不可缺少部分,要想对学生的生命产生积极作用的前提与基础。理想的学校体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其中、成功其中和获益其中的体育。

参与其中是指学校体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包括不同体格、体型、体能、技能基础,甚至残疾的学生,而不只是面向少数喜欢体育、有一定的运动天赋和表现出较高运动水平的学生;成功其中是指为每一位学生创造适宜体育运动环境和氛围,提出适当的期待与要求、给予充分的激发与鼓励,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通过自己与体育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实现超越自我,达成目标。学校体育成为最具有吸引力教育活动前提是,使体育每一位学生有可能成功体验成功的活动;获益其中是指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校体育中获得体能、技能、知识的长进,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练等。

面向全体学生不仅是体育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应渗透和表现在包括课外体育活动和学校体育竞赛等在内的学校体育全过程之中。理想的课外体育活动和学校运动竞赛应充分体现全体性、健身性、教育性。正如一位教育学家所言学校运动竞赛“首先不应该为了在比赛中获胜,而应该是为了锻炼健壮的体魄”。“学校内的竞赛必须坚持真正的‘群众性’,不能以学生有无运动能力,作为能否参加体育运动的依据,使学校内的体育竞赛仅仅成为少数运动尖子角逐的场所。”根据青少年学生好胜逞强的心理特点,在组织体育竞赛时,要把握竞赛的尺寸,要特别注意防止学生不健康的竞技狂热和虚荣心的滋长,使学校运动竞赛变成极少数人争名夺利的手段。

二、是能磨练意志、铸造体强心强学生的体育

一个人的勇敢、顽强、坚毅的意志品质是人从事任何活动必不可少的品质,是战胜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的前提。学校体育中的体育运动学习与锻炼过程不仅仅是生理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经历、感受、体验、战胜失败,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过程,困难越大、障碍越难逾越,通过努力后的成就感、成功感就更强烈,从一定意义上讲,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中最能提供这种场所、情境和体验的活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成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人,使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碰到艰难困苦的时候——他们应随时做好这种准备——不至于一筹莫展,软弱无能。”而精神上的坚强同结实耐劳的体格是相联系的。“少年的体力和身体条件越好,他在意志力量方面的自觉因素应该越加明显,促使他参加活动的观念也应该越强。”“有规律的经常锻炼,不仅可以使身体变得健美,动作协调,而且可以培养性格,锻炼意志。”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学生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人为的障碍和危险,激烈运动引起的生理剧变,跨越高度和远度,战胜炎热和寒冷等等,这些正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很好锻炼。

南开中学校长康蚰岩这样说过,心灵的强毅是源于体魄的强健的。坎坷的经历使我品尝过这样那样的疾病与伤痛的滋味,我知道它们会给心灵带来多么大的阴弱。所谓“强心健体”、“强心”是终极目标,但初级梯航却是“健体”。这一论述是非常深刻的,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三、是“育体”与“育人”有机统一的体育

学习、掌握与运用多种体育运动技能是学校体育直接而重要的目标之一。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中唯一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主要追求与目标的教育活动。从这一意义上讲,增进健康、提高体能、学习掌握运用体育运动技能是学校体育的本分,是学校体育的“自留地”。针对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的情况,在我国学校体育过程中强调提高体能、增进健康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确实必须加大力度加以解决的。

但是,体育运动并不是简单的肉体运动,而是身心合一的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成长的活动,是体育老师与学生互动共生的精神生活过程。在学校体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关注体育活动对于学生身体发展的成效;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充满主动性、创造性学习练习,以及深层次情感体验的过程,将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价值与目标追求。

英国青少年基金会高级官员珍妮·呆丝女士:“体育作为一项活动,对教育的贡献是增强自信心、提高沟通技巧、懂得运动给身体带来的益处、激励年轻人学会合作。体育作为探求价值的工具对教育的贡献是学会尊重别人、遵守规则,获得对多样性的一种现实、实际的理解(包括人的多样性和观点、方式的多样性),经受成功和失败的考验。”

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实施体育时,必须“努力确立身体和谐发展的概念,以及劳动美、动作美和克服困难美的概念。”要特别注意使学生在跑步、滑雪、游泳等体育活动中得到“感情满足”的美感意义。在对学生评价时,应该按照运动动作的优美、雅致、和谐程度来确定优胜者,而速度则放在次要的地位。帕夫雷什学校每年春季举行“美的节日”——全性校的运动会。在运动会上,对于比赛的获胜者,学校组织低年级的学生向获胜者献上鲜美的花束。体育的动作美、同学的情谊美、礼仪的庄重美、奖品的自然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学生既得到身体的锻炼,又受到美的陶冶。

理想的学校体育应追求在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与老师与同学、与自我、与自然建立积极的、建设性的关系;学会宽容,学会善待他人,学会珍惜师生情谊与同学情谊;学会与老师与同学建立起真诚的、亲密的关系;学会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珍惜与保护自然;一言以蔽之,学校体育不仅要对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负责,更要使学校体育生活成为学生美好回忆的宝库,成为学生触及心灵、感受生命,形成快乐、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教育场”;使学校体育成为真正成为培养与成全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是当下与终身有机统一与衔接的体育

学校体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也是为学生当下的学生生活,失去了学生的现在,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未来。学校体育重要追求之一是学生当下受益——体能提高、技能掌握、健康增进、体育兴趣形成等。学校体育是实现学生体验感受丰富多彩的、具有吸引力的学校生活的不可替代的手段。理想的学校体育应成为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创造丰富、多彩、有吸引力的学生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强调夯实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基础是必要的,但是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必须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态度、情感、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学生终身体育学习的愿望、兴趣和能力、学生终身体育学习的愿望、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比学生学到了什么更有意义。当然,这离不开对具体体育学习内容的学习与练习,但体育学习与练习过程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体力与智力的付出所带来的快乐,是一个经历体力与精神挑战的过程,是一个发展学生终身体育学习的愿望、兴趣和能力的过程。只有这样的学校体育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学生时代密友,又是学生终身的伙伴。

让体育惠及学生的一生。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