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为什么我们还要抱着过去的知识、过去的成见而不变化呢?

 传统文化网站 2013-01-26

【原文】关尹子曰:二幼相好,及其壮也,相遇则不相识;二壮相好,及其老也,相遇则不相识。如雀鸽鹰鸠之化,无昔无今。

【译文】关尹子说:两人幼年时是好朋友,等到壮年时,路上相遇但谁也不认识对方;两个壮年人互相是好朋友,但等到老年时,路上相遇但谁也不认识对方。比如雀鸽鹰鸠的变化,没有古今的分别。

【说明】对于变化,关尹子举例说,两人幼年时是好朋友,等到壮年时,路上相遇但谁也不认识对方;两个壮年人互相是好朋友,但等到老年时,路上相遇但谁也不认识对方。意思就是想要说明,我们的身体也是在变化的!既然我们的身体都要变化,为什么我们的思想就不变化呢?为什么我们还要抱着过去的知识、过去的成见而不变化呢?

本篇《釜》,釜即是古量器,或称为锅。按《诗·召南·采蘋》:“于以湘之,维錡及釜。”《诗·桧风·匪风》:“谁能亨鱼?溉之釜鬵。”《管子·海王》:“盐百升而釜。令盐之重升加分强。”《论语·雍也》:“与之釜。”《韩非子·备内》:“然而釜鬵间之,水煎沸竭尽其上。”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于齐国。现有战国时的禾子釜和陈纯釜,都作坛形,小口大腹,有两耳,无足。这种锅只要装上食物放在火上,锅里的所有东西无时不刻都会发生变化。天地就如一口庞大的锅,万物都装在这个锅里,这个锅里还充满着阴阳二气——即冷热二气,那么万物受这冷热二气的影响,无时不刻不在变化。我们只要把握天地的道路,把握这口锅的道路和作用,我们就应该经常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与时俱化,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关尹子首先根据天地的道路提出人生的道路问题,指出我们的生存如果有道路,我们的所有言行都遵循道路,而且能抓住万事万物的道路,那么我们也就能有所作为而有所不作为了。然后他说,大自然的这些神秘造化,其实都是阴阳二气的作为,就是这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也是阴阳二气的作为。然后他又说,人们不能盲目相信它物是不会变化的,而要诚信自己能够调动阴阳二气的变化使万物发生变化。然后他又说,圣人不怀念不会变化的事物,而只思考所有会变化的事物。然后他又说,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就是因为他们知晓万事万物的道路和规律,所以他们每年都随着时势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然后他又说,万千事物的变迁,虽然互相隐没显现,其实都是这一元气的变化而已。然后他又说,指甲的生长,头发的生长,血液循环的运行,没有顷刻的停止。然后他又说,可是我们对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仍然抱有成见,固执己见。然后他又说,人类与万物同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他又说,为什么我们还要抱着成见,固执己见呢?然后他又说,只有甘愿落后于时代的人,才会有不孝敬的儿孙。然后他又说,只有与时俱化,我们也才能赶得上变化。然后他又说,既然我们的身体都要变化,为什么我们的思想就不变化呢?为什么我们还要抱着过去的知识、过去的成见而不变化呢?全篇立足于变化,论述变化,强调变化,使我们知晓了万事万物的无时不刻的变化,也让我们对万事万物的变化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短短的人生只有几十年,如果固执己见几年,那么我们就会落后于时代十几年。所以,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化,那么我们也就白活了这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