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验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

 学中医书馆 2013-01-26

单验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

刘嗣佐

   黄疸肝炎(甲肝)
  
王某某,男30岁。1987年3月9日初诊。患黄疸肝炎1月余,虽经医治而病情未减。症见巩膜黄染,全身及皮肤发黄且痒,肝区隐痛,恶心纳呆,肢软乏力,大便干燥,尿黄赤。苔黄腻舌偏红,脉弦数。查体温37.8℃,黄疸指数80单位,谷-丙转氨酶160单位。证属湿热黄疸。治用清热解毒,健脾燥湿之青矾散。服法:每次10克,早晚各1次,连服7日,并嘱其注意休息和忌烟酒油腻之品。二诊:药后巩膜、皮肤发黄均见减退,食纳已增,大小便通畅,体温恢复正常,药已见效,守方接服半月。三诊,黄疸明显消退,肝区疼痛亦减,食纳如常,苔薄黄,舌淡红,脉弦细。查黄疸指数10 单位,谷-丙转氨酶80单位,为巩固疗效,青矾散减至每次6克,续服1月,诸证已平。后再以护肝健脾之品,调治月余,复查正常而愈。
  按:青矾散方出《使易经验良方》,是宁波镇海民间常用以治疗湿热黄疸的验方。其中青黛 1克,功效清肝解毒泻火。明矾5克,功效燥湿解毒。可再配以郁金10克,以散肝解郁,行瘀止痛。建曲10克,以健脾和胃消食。上药共研粉吞服。成人每次10克,每日2次,或每次6克至7克,每日3次,一般服1月左右黄疸消退,余症可平,个别病情较重者,可再加护肝健脾之品善后至肝功能恢复正常。青矾散治疗黄疸肝炎,疗效好,退黄快,花钱少,服用方便,因而常为农村患者所接受。
  胆囊排石并发出血
  
朱某某,女,55岁,1990年5月6日初诊。患胆囊炎胆石症,时发时止6年余。近因烦劳后,右上腹剧痛、发热、呕吐又作。某医院给予中西药物治疗(排石)3日后,突然右上腹疼痛加剧,当晚便血数次,量多,并在便中排出结石1粒。即予输血和消炎止血等药物治疗3日,病情有所控制,但便血腹痛不止。诊时患者腹痛不安,面色苍黄,苔腻舌淡,脉虚数。查体温38.0℃,血白细胞11000/立方毫米,中性73%,黄疸指数13单位,大便潜血(++ ++)。辨证为湿热未清,出血伤正,正虚邪恋,虚实夹杂。因其曾用一些中西药物少效,根据“热则寒之”,“虚则补之”的法则,用鲜凤尾草150克加红糖50克,水煎500毫升,每4小时1次,分3次服完。第二天热退痛减,大便色转淡,效不更方,守法连服7日,热净痛止,食欲已增,精神见畅,苔薄舌淡,脉弱,血象与大便复查已趋正常。此是邪去正伤,改以扶正为主,用香砂六君出入调治善后。
  按:凤尾草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黄疸、下痢以及多种出血。用大剂量鲜草煎服疗效更佳。红糖为当地民间产妇常用活血补血之品,有祛瘀生新之力。二药相配,攻补兼施,相须为用,相得益彰,药少而力大,治疗本案竟见奇效。
  急性菌痢
  
沈某某,女,40岁,1989年8月16日初诊。发热,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 6天,曾用多种抗生素治之罔效,患者神色痛苦不安,大便数10分钟1次,苔腻舌红,脉浮数。查体温38.5℃,大便白细胞、红细胞各(+++),证属湿热痢,治以清热利湿止痢,方用单味地锦草100克,水煎300毫升,1次服完,每6小时1次,日服3次。药后当晚腹痛明显减轻,大 便次数减少。连服3日后热退,腹痛下痢已止,食纳亦增,苔薄白舌偏红,脉虚弱。查大便白细胞(+),红细胞(+)。为巩固疗效,原方再服5日,基本告痊。
  按:地锦草别名铺地锦,乡村山区随处可见,可谓遍地野生,俯拾即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血等作用。民间常用来治疗痢疾泄泻。笔者喜用大剂量鲜草治疗菌痢,见效迅速,得心应手,如在市区无鲜草,可在治泻痢方药中加入地锦草干品1味,可获显效。
  肝硬化腹水
  
金某某,男,58岁,1988年10月23日初诊。患者在山区务农,宿患慢性胃炎和支气管炎,体质虚弱。去年底又感染乙型肝炎,至今迁延难愈,近来出现腹水后来诊。症见形体消瘦,面色黯黄,右胁下隐痛,腹胀如鼓,下肢浮肿,行走困难,动则气喘,纳少便溏,尿黄而少,苔白腻舌淡紫而胖,脉弦细涩。经检查诊断为肝硬化腹水。辨证属久病体虚,肝脾受损,气滞血瘀,水湿内停以致鼓胀。在治以疏肝行气,祛瘀活血,健脾利水方药同时加服自拟紫金牛红枣汤(紫金牛60克,红枣20枚 水煎)。半月后因药初见效果,诸症缓解,加之山区就医不便,就自行停服其他药品,单服紫 金牛红枣汤(鲜紫金牛100克左右,加红枣20枚水煎,日2次饮服),3月后来诊,腹水消除,诸症均减,复查有关项目明显好转。后又服此方达半年以上基本告愈。并连多年宿疾慢性胃炎和气管炎,都未复发。1年后随访时,已能参加一些轻便劳动。
  按:紫金牛,当地群众称“老勿大”,有止咳化痰,活血止血,利尿解毒等功效。山区群众多用来治疗“黄胖病”。本案肝硬化腹水是瘀血和痰湿互结,加之体质久虚,气血不利而成。用紫金牛活血解毒,化痰利水,配以红枣健脾益气消肿,“制肝补脾殊为切当”。缓缓图之,日久见效。
  慢性胃炎
  
吕某,女,35岁,1987年11月27日初诊,胃脘胀痛时作年余,常因情绪波动而复发,经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因近日与人争吵后,精神郁闷不畅,胃脘痛10余天,伴气滞纳少,肢软乏力,大便不畅,苔薄白舌淡,脉弦细。证属肝郁气滞,肝气犯胃。因自费治疗,介绍其服用单方:青木香10克,蒲公英6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服月余,诸症悉平,至今未见复发。
  按:青木香即马兜玲根,有行气止痛,降血压,祛风湿,消肿毒等功效。山区群众常采后晒干存于家中,用来治疗肝胃气痛和暑天发痧等症。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消胃热等作用,急慢性胃病常用之。二药相配,具有行气止痛之功,药味虽简,用之确切,亦能共奏良效。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白鹤医院,315040

收稿日期(1998-12-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