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部特效穴位按摩治疗急性胃肠炎21例

 学中医书馆 2013-01-26

手部特效穴位按摩治疗急性胃肠炎21例

邱高荣

  笔者于1997年9月~1998年3月间,采用按摩手部特效穴位治疗急性胃肠炎21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4~61岁;病程1~4天;日排便最少2次,多者达20余次;黄色 稀烂便19例,脓血便2例,腹痛、腹部不适21例,恶心9例,呕吐6例,低热2例,头晕2例。
  诊断取穴:取手部泄泻点,位于手背第三、四(或第二、三)掌骨之间,用拇指按压该穴有压痛 为阳性。阳性率100%,皮下脂肪厚者压痛稍迟钝,脂肪少者压痛明显。
  治疗方法
  治疗取穴:主穴泄泻点;配穴胃肠点,位于手掌心最痛点,一般男左女右。
  治疗时用拇指腹、指甲尖或按摩棒强力按压或依顺时针方向揉按,每穴每下2~3秒,共6 下,间 隔2~3秒后再继续,如此共6次,时间一般5~10分钟。
  治疗效果
  本组经治疗3~15分钟按摩,均获痊愈。治疗结束后,腹痛、腹泻、呕吐均消失,热退,仅部分病 例治疗结束后短时期内仍有轻微腹部不适感。
  典型病例
  邓某,女,20岁,因腹痛、腹泻2日,伴头晕、全身乏力于1997年12月20日初诊。排稀水样便,每日10~20次,曾自服药物治疗无效。予穴位按摩6分钟后,痛止,肠蠕动不适及排便 感消失,再补充葡萄糖500ml,氨基酸250ml,以帮助恢复体力,并留观6小时,未再出现腹泻及任何不适。
  体会
  实验证明,当胃肠运动增强时,按摩可通过反射机制,抑制消化系统的腺分泌作用,减弱胃肠道 的蠕动,从而改善消化功能。据生物全息论,肠壁功能紊乱时,在手部应有其相应之反应点,可据此反应点之压痛做出诊断。而在手部特效穴位按摩做功产生的能力信息 ,被迅速输送入人体内,引起“放电”,增强人体对疾病信息的自我调整能力,迅速提高 人体免疫力,并纠正体内失衡状态,在极短期内使疾病获愈。笔者体会本法对反应点敏感且皮下脂肪不厚的患者,疗效较佳。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明市人民医院,5285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