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附注射液引起药物性

 学中医书馆 2013-01-26

参附注射液引起药物性
急性胃肠炎3例报告

赵淑堂 姜爱玲 王炳华

病例介绍
  黄某,女,55岁。因心悸,胸闷5天入院。查体脉搏80次/min,心率120次/min,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电图示冠心病,房颤。治疗过程中于参附注射液静滴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停用该药后即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丛某,男,20岁。因反复鼻衄,苍白乏力10个月入院。查体面色、睑结膜、口唇苍白,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肝脾未触及,四肢散在出血点。血常规红细胞0.93×1012/L,WBC 3.1×109/L,血小板50×109/L,网状红细胞0.3%。骨髓象示增生减低。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过程中在静滴参附注射液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停用参附注射液并加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再出现。
  王某,男,50岁。因散步时自感乏力,胸骨后疼痛入院,心电图示急性心肌梗塞。在给予参附注射液静滴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停用后即好转。
体会
  上述3例在出现胃肠症状时均未发现有进不洁食物史,亦未使用过其它可致该症状的药物。停用参附注射液后症状即消失, 故笔者认为其胃肠症状系由参附注射液所引起。参附注射液由人参与附子制备而成。少数病人在应用人参时可发生过敏反应;附子用量大时可致流涎、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有时甚至可出现血压下降。临床使用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常与药物的成分、个体差异、静滴速度和剂量等因素有关。
  笔者认为为了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应注意:①用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表明使用已知过敏或结构类似的药物;②静脉给药时,注意滴速的调节,不可太快,一般在40~50滴/min为宜;③初用一种药物时应从小剂量开始,确定无反应后再根据病情逐渐增加,作用达到既安全又有效;④加强用药监护,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有反应,要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确保安全。

作者单位:赵淑堂 姜爱玲 山东省威海市卫生学校,264400
     王炳华 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