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分享:兴趣杀手。傍晚,父亲从单位回来,略有酒意。他满脸倦容,身心疲惫地躺在沙发上,一边无目的地搜着电视节目,一边好像还在思考着问题。五岁的儿子高兴地跑到爸爸跟前“爸爸,你看这个图上画的是什么?”爸爸皱了皱眉头,有气无力地说:“去去去,去问你妈,我累得够呛,让我休息一会儿。”儿子跑到厨房,一脸认真地问:“妈妈,这画的是什么呀?”母亲正忙着做饭,很不耐烦地说:“不看我正忙着吗?先去玩,等我忙完了再看!”有些孩子要父母讲故事,父母要么“太忙”,要么没故事可讲,就用“你自己去看书吧!”等理由应付孩子。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这样被父母破坏掉了。等父母“忙”完了事情想教育孩子时,孩子已没有了兴趣。在父母们亲手将孩子的兴趣打没后,剩下的就是没完没了的抱怨“这孩子怎么不爱学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当孩子上学后,父母用压力来摧毁孩子的兴趣。很多父母总认为孩子不够用功,我有时反问父母“你试着构想一下,在你眼中,孩子怎样做才算用功,怎样才能满足你的要求?” 那只有一个答案:父母看到孩子,孩子就趴那里在写作业,就像一台学习的机器。孩子们包括成人都想在轻松愉快中做事,尤其智力活动,让别人用枪顶着脑袋逼着研究是不会出成果的。父母用“学习苦”教育孩子“头悬梁、锥刺骨,不受苦中苦,哪得甜上甜?一定要刻苦啊!”父母用表面的分数来评价孩子“这次考试一定要进入前十名!”这些“家庭教育”让孩子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让孩子紧张得窒息。他们心理压力超过负荷就会产生反抗,其反抗的表现就是:不积极主动,做事吊儿郞当,心不在焉,直至对什么事都无动于衷,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为了解放自己,为了解放孩子,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潜能,父母一定要通过学习,改变思想、慎言慎行,做新时期合格的父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