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的<BR/>“粮食安全”观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1-27
古人的“粮食安全”观

      

  □张明源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崇尚农业的国家。古人为实现“温饱”而努力而奋斗不息,“民以食为天”就是这方面的真实写照。在古代的一些典籍中,有许多有关“粮食安全”的论述,反映了古人朴素的生存思想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礼记·王制》提出“耕三馀一”的观点,即按年度计算,年末官府和民间的粮食库存量要相当于当年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粮食的消费量应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二),这样才能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但翻开古代历史,很容易就能找到“天灾”、“饥荒”等字眼,在遥远的古代,由于受自然条件和耕种技艺的限制,粮食不能自给自足,生产供不应求,人民食不果腹。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可能好一些。

  《周礼》一书把农业看作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认为在社会分工上应“以九职任万民”,主张通过建立土地管理机构、设置救荒机构和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督促等措施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管子》则认为:“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就是说只有重视农业生产并能大量储备粮食的国家才能强大无敌,从战略意义上揭示了粮食生产和储备的重要性。

  战国时期李悝指出:“粜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把粮食生产、人民穷富与国家盛衰联系在一起,可谓高屋建瓴;他提倡实行“善平粜”的政策,保证粮食价格平稳、社会安定,富有远见卓识;他还鼓励人民通过“尽地力之教”来增加粮食产量、扩充粮食储备。

  汉代以后,许多政治家对粮食安全问题尤为关注。贾谊在《论积储疏》中认为粮食储备是“天下之大命”,主张发展农业,重视粮食生产;晁错在《论贵粟疏》中提出“贵五谷而贱金玉”的主张,说:“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把粮食的生产和储备看作巩固国家政权的第一要务。《范氏·计然》中说: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齐民要术》中说:“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据说是摘录的帝舜任用后稷为农官时的命辞,这些都说明粮食生产和储备是治国安民的第一大事,反映了古人强农重粮的治世理政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