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牙 趣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1-27
牙 趣

      

  □孟祥海

  1935年,钱钟书留学英伦。初到牛津,就遭遇“不幸”。

  据杨绛忆述:“他初到牛津,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个门牙。他是一人出门的,下公共汽车未及站稳,车就开了。他脸朝地摔一大跤。那时我们在老金家做房客。同寓除了我们夫妇,还有住单身房的两位房客,一姓林,一姓曾,都是到牛津访问的医学专家。钟书摔了跤,自己又走回来,用大手绢捂着嘴。手绢上全是鲜血,抖开手绢,落下半枚断牙,满口鲜血。我急得不知怎样能把断牙续上。幸同寓都是医生,赶快找牙医,拔去断牙,然后再镶假牙。”

  有人说,钱钟书潜心学问,生活中难免有点“迂”,这次“亲吻英国大地”,是他大智若愚的表现。关于牙齿,钱钟书还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漂亮女人的标准是有洁白的牙齿。”现如今,此话常被一些生产牙膏的厂家用做广告语了。

  相比钱钟书磕掉半颗牙齿,梁思成则是拿自己的假牙“说事”。

  一次,梁思成先生应扬州政协之请作报告,谈的是古建筑维修问题。年逾花甲的梁氏语出惊人:“我是无耻(齿)之徒。”举座为之愕然。梁老接下来说道:“我的牙齿没有了,在美国装上了这副义齿(假牙齿),因为上了年纪,所以色泽不是纯白,略带点黄色,因而看不出来是假牙,这就叫作‘整旧如旧’。我们修理古建筑也应该这样,不能焕然一新。”

  梁思成先生为了说明古建筑维修的标准,不惜“以身试法”,拿自己的“假牙”说事,这对古建筑的保护和整修是一种非常形象的说法,富有说服力。多少年过去了,人们没有忘记建筑学家的“假牙”理论。

  要说因“牙”出笑话的,还有中国古典文学家陈中凡先生。陈先生喜欢唱戏,上世纪60年代,他讲授《中国戏剧史》,一次课堂上讲《西厢记》,他现身说法,唱“彩云开,月明如水浸楼台”,运腔吐字用力过大,结果一口假牙全喷了出去。学生看着他从满是粉笔灰的讲台上拾起假牙,用手帕轻轻一擦,装进嘴里继续唱,忍不住哄堂大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