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公园更是创意营

 向春阁 2013-01-27

是公园更是创意营

2013年1月27日   11:11-新财经周刊·文化产业·财经声音     作者:陆绮雯

◆ 铸铜雕塑作品《猫》


▲ 不锈钢雕作品《达尔文1》


  本报记者 陆绮雯

    佘山脚下,一面“月湖”身姿绰约,湖岸边,错落地布置着60余件出自世界知名艺术家之手的雕塑,现代雕塑与山水景观相映成趣,这就是这座公园有别于其他公园的匠心之处。

    上海月湖雕塑公园是一座结合了自然风景与现代造景的艺术园区,2003年,台湾企业家曹日章先生怀着艺术梦来到上海松江,打造了这座前所未有的国际化的雕塑公园。2003年至今已投资逾7亿元,如此大的规模和投入,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以艺术为名,与自然为伍,月湖雕塑公园有着怎样的文化梦?又有着怎样的创意经营?带着问题,记者走进了这一片“艺术桃花源”。

引进来

    在公园入口,你就能发现“月湖”的与众不同。公园入口处是一个具有设计感的巨型雕塑——“飞向永恒”,由保加利亚籍旅意雕塑家吉沃吉·菲林创作,它既是一座造型优美的雕塑,也是一座具备实用功能的日晷。

    “雕塑公园在国外比较常见,而在国内,算是新鲜事物。”总经理办公室主任陈敏介绍说,雕塑艺术需要与空间互动、与环境互动、与公众互动,才能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所以说,公园比博物馆、美术馆更适合展示雕塑作品。“邀请艺术家驻园创作是月湖雕塑公园坚持多年的做法,旨在为全球艺术家提供广阔的交流空间与完善的创作条件。我们安排艺术家在园内居住和生活、在园内思考和创作,2011年的月湖国际雕塑创作营活动中,我们就邀请了8位全球知名的雕塑家来到园区,创作出了多件优秀的雕塑作品,有的作品现在还在园内展示,受到参观者的喜爱。”

    从建园之初的“水岸”雕塑创作营,到后来的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雕塑大赛、专案邀约、国际绘画创作营……至今,上海月湖雕塑公园已邀约日本动态雕塑大师伊藤隆道、英国艺术家大卫·纳什、西班牙艺术家乔米·普伦萨、波兰女艺术家玛格达莲纳·阿巴卡诺维兹、英国艺术家劳拉·福特等国际知名艺术家驻园创作与交流。据介绍,2012年,雕塑创作营进行了二期,3月至8月,邀请到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前主席、院士菲力浦·金来到上海,他给雕塑创作营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一件名为《达尔文1》的几何雕塑,作品由三个不同的几何元素组成:椭圆象征演变;三角形象征查尔斯·达尔文年轻时个性特点;正方形如同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口,这些形状互相影响相互联系,创作出一种和谐的哲学。9月至12月,园区又邀约到英国著名女性雕塑家劳拉·福特来沪专案创作铸铜雕塑作品《猫》。

    月湖雕塑公园的艺术气息不仅仅体现在一座座雕塑上,陈敏告诉记者,园区内的月湖美术馆还是目前上海最具规模的现代美术馆之一,自2007年建成开放以来,已成功举办“伊藤隆道·动的雕塑展”、“罗伯·沃德异域雕塑绘画展”、“聚光大师——多田美波展”、“浮世若梦”等众多主题艺术展。

走出去

    文化从来不是静止的,它总是流动和开放的。上海月湖雕塑公园在实施“引进来”战略的同时,还积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陈敏告诉记者,作为近期月湖雕塑公园文化推广活动的重头戏,去年11月15日开始,“龙年——中国当代画家4人作品展”在意大利都灵阿斯蒂马西堤宫博物馆揭幕,这是月湖雕塑公园与意大利皮埃蒙特艺术协会、阿斯蒂储蓄银行基金会、阿斯蒂马西堤宫基金会共同策划主办的大展,来自上海、成都、福州和南京的4位中国画家,带着23件原创绘画作品来到欧洲。展出的作品以西方绘画技巧和风格,表现了东方传统美学特点,月湖雕塑公园将这些优秀的绘画作品推向国际舞台,让世界从中窥见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新趋势。

    为配合此次展览,月湖雕塑公园还与都灵孔子学院合作,推出一系列中国传统的艺文活动,如书法、剪纸等,以促进意大利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据了解,展览将持续到今年2月10日,结束在意大利的展出后,所有作品将回到国内多个城市进行巡展,首站就定在月湖美术馆。

    事实上,2007年开始,月湖雕塑公园就组织国内外艺术家前往台湾艺术大学、欧洲雕塑联盟、英国约克夏雕塑公园、意大利皮埃蒙特协会等国内外著名院校及艺术机构进行学术讲座、展览交流,大大提升了月湖雕塑公园的知名度。而今年,月湖雕塑公园将进一步扩大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创作营活动还将一如既往地延续,今年上半年创作营的主题是绘画,将邀请8位绘画家参与,下半年创作营的主题是雕塑,预计邀请德国雕塑家维勒·博克尼等两至三位雕塑艺术家。与往年不同的是,创作营里完成的作品将进行一轮国际巡展。此外,与英国约克夏雕塑公园、日本箱根雕塑公园、德国谢菲尔画廊等的交流活动也在筹划之中。

走下去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月湖”在国内外崭露头角,可以说,作为第一个受邀于欧洲雕塑联盟年度研讨会上发表演讲的东方雕塑公园,月湖雕塑公园在艺术领域的作为已经受到认可。然而,作为一个投入巨大、运营代价不菲的文化项目,其如何从“烧钱”走向“盈收”?如何自己给自己“造血”?都是大家想探究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对月湖有价值,也对所有期望在艺术和市场间求得平衡的项目有启示。

    据陈敏透露,目前,月湖雕塑公园一年的门票收入不过六七百万元,而公园的运营费用就远不止这个数字,文化项目如何生存下去是他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旅游开发首先是一条可行的盈利路径。据介绍,园区内优秀的艺术作品除了吸引到大批国内游客外,还迎来了国际大师的“粉丝团”,艺术家的追随者纷至沓来,除了享受艺术盛宴,他们对美食、住宿及休闲也有较高的要求。于是,结合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旅游资源,月湖雕塑公园配套建设了具有高、中档旅游服务设施和高品位休闲服务的月湖会馆酒店、月山海俱乐部,月湖会馆酒店还引进了欧洲奢华酒店联盟——“罗莱夏朵”在精品酒店运营方面进行相关合作。

    另一方面,艺术品租借和品牌商业推广也被证明是有“钱途”的。园区内高端艺术品的魅力还吸引了不少地产商,2011年,地处新天地的高档楼盘翠湖天地就与月湖签下了雕塑作品租借第一单,雕塑作品从公园走向市场。而品牌商业推广则更多依赖于佘山脚下公园和雕塑组成的艺术空间,奔驰、奥迪等国际大品牌都曾借月湖宝地举办商业推广活动。

    采访尾声,陈敏坦言,不管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文化项目“走下去”都需要获取方方面面的经济和政策资源,需要得到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及广大市民的广泛认同、支持与参与。月湖雕塑公园已开始通过艺术品租借来探索文化产业的盈利模式,也希望在做好园区自身经营的同时,主动争取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开拓更多更新的文化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