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郝富国:慰问工作“七字诀”

 指间飞歌 2013-01-28

当前,正值岁末年初,各地各部门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工作。如何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真正达到慰问的效果和目的?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考虑要“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慰问之前,要准确掌握慰问对象的家庭生活现状、致贫致病情况和家庭详细住址等信息,切实做到情况明、底子清。特别是慰问者,必须深入实际做好调查了解,要站在被慰问者的角度通盘考虑,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尽可能地摸清对方现在缺少什么,眼下急需什么,然后再拎上手、送上门。慰问工作还要根据慰问对象的特点,做到因人而异,从时间选择、路线安排,到衣着服饰、言谈举止,都要得体适宜、有的放矢。

场面要“小”。笔者认为,真正的慰问应该是轻车简从,一切繁文缛节都要抛开,形式越简单越好,程序越快捷越好。如果单纯为了热闹搞排场,就难免有作秀的嫌疑。试想,为了慰问一个单位或一户群众,兴师动众,前呼后拥,基层干部层层陪同,媒体“长枪短炮”跟随,被慰问单位如临大敌,生怕接待“规格”太低,于是贴标语、摆水果、铺地毯,列队恭候,忙得不亦乐乎。受慰问者更是惶恐不安,不知如何应对。发放慰问品时,如果总喜欢将群众集中起来搞个仪式,大张旗鼓、虚张声势、小题大做,受慰问者只能强颜欢笑,慰问工作也就变了味,不但得不到慰问对象的感激,甚至还可能适得其反。

脚步要“轻”。同样是慰问,效果有时却截然不同。问题并不是出在慰问本身,而是出在慰问者的工作作风上。有的人在开展慰问工作时,生怕别人不知道,把慰问变成了人为制造新闻,刻意宣传亮点,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造势上,雷声大,雨点小,自然容易刺痛公众神经,得不到群众的认同。实际上,慰问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帮助慰问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如果一位平时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领导,轻轻敲开慰问对象的家门,坐下和他们说说家长里短,细心地询问他们工作上需要什么、生活上缺少什么,哪些困难迫切需要解决等,相信被慰问者的心里除了惊喜之外,更多的还有感动。
 

态度要“诚”。慰问时,与慰问对象进行一些交流是必要的。慰问,首先要表现的情真意切,不论是表情、神态,还是动作、语言,都应当真诚地显示出慰问者的“同舟共济”之心,体贴关心之意。特别是慰问伤病、灾害和遭受不幸的群体时,应尽量使慰问对象宽心,多做排解、开导、安慰工作。除了语言交流外,还要认真记录慰问对象所提出的困难,让对方感受到他的困难已经得到慰问者高度重视。当然,也不宜矫枉过正,表现过分。若一见面就表现得“凄凄切切”,“人未语,泪先流”,搞得被慰问者伤心落泪,恶化其情绪,亦属不当。

语言要“准”。慰问对象的不同,往往决定了慰问者必须区别对待,使用不同的慰问语言。例如,在慰问逝者的亲属时,应表情凝重,语调深沉舒缓,语言饱含关心与同情之意,劝慰其节哀顺变,保重身体;慰问病人,应鼓励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祝愿早日康复;慰问工作受挫者,应侧重关心和帮助,以鼓励振作为主;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应充分肯定他们为革命作出的贡献,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慰问话语的重点是关心、体贴、鼓励与疏导,不能满口官话套话,更不能因不经意间的言语,伤害到对方的感情。

询问要“深”。慰问工作,不仅要“慰”,而且要“问”。善问,是慰问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慰问工作中,应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问”上,面对面与对方交流,顺着某一问题向细处想、往深里问,细致全面地了解慰问对象的疾苦和需要。询问还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对于慰问对象故意遮掩的“伤心往事”,决不能刨根问底,要巧妙地避开这一话题,慰问工作结束后,再从其他侧面深入了解。询问不仅表现在慰问中,还应贯穿到慰问结束后,适当时还要对慰问对象进行电话或专门回访,全面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鼓励他们自力更生,尽快走出困境。

效果要“实”。走访慰问并不是一味的送钱送物、送米送面。事实证明,简单地说上几句话,送上一些慰问品就草草结束,这样的慰问无法走出“年年慰问年年困”的怪圈。要使慰问活动达到目的,收到实效,就必须变“输血”为“造血”,根据困难群体的不同需求,分别采取送政策、送岗位、送技术、送医疗等不同的慰问方式和帮扶措施,施之以策,授之以渔。这样,才能早日摆脱“节日暂时脱贫、节后继续贫困”的恶性循环。

(作者系河北省宣化县委书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