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友晨光人: 您好,您的原创文章0475-5 秦光莲《光莲日志》在苏州的前二十四年已经被360doc个人图书馆采纳,您可在阅览室中的“精彩原创”栏目下看到自己的文章,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对“精彩原创”栏目的奉献和支持! 在苏州的前二十四年(一)--生活掠影(1) 2010.11.19.
07:18 我们一家终于回到了上海,当然皆大欢喜,父母亲更是高兴得不在话下。休整几天过后和德也从苏州耒了,并带来了我工作去向的消息。 他先到苏州向轻工局为我俩报了到,并告知他被安排至塑料一厂,我同他原来同是一厂接纳的,后来另有安排改为去塑料十厂报到。轻工局下属有塑料厂一至十二厂和一个塑料研究所,一个家具塑料厂,共14个单位。除一厂、二厂是国营的外,其余厂都是大集体性质,但论效益十厂是姣姣者。话虽如此,但我却仍是老观念,很不高兴,认为自己是国家干部,理应分配到国营厂,在大集体单位工作没有面子,因此后数天脑子老在国营和集体里纠缠,解脱不出来,甚至后悔来苏州。直至去了塑料十厂报到,听厂内同行众口夸赞十厂在塑料行业里排在前列后才信。……后来在黄一新厂长带领下改头换脸,使改建后的十厂面貌煥然一新,效益跨至同行业的数一数二,不可不谓劳苦功高。 在苏州前二十四年(二)--生活掠影(2)
2010.11.20. 07:57 约休整一周后我与和德带天骏到苏州,各自向十厂和一厂报到,然后办理天骏的转学手续,我们临时居住的石幢新村附近的小学是桃坞中心小学。入学要考试,对于整个暑期被放任在外的天骏,我们只能作最坏的打算,谁知竟然通过了,继续读三年级。 房子由一厂安排,这是冯大征在调令单上的批示起了作用,所以一厂厂长国琦也预先对我们的住房作安了安排。因厂正好在建新房还未交付,故先暂时在石幢新村住一阵子。……过了三个月新房竣工,全厂职工够资格分房的职工都伸长头颈盼分新房。此时厂里征求和德意见,新房还设有适合我们面积的大套,只有大中套,即二室半面积43平方,那我们就损失了一些面积。如要旧房,厂里可增配在同一幢楼的一小间,这样加上以前的就成大套间,面积达到了。我们权衡再三,老房子面积虽大,可是有几大缺点……所以决定,即使面积不到也要坚决搬新房,和德向厂里提出搬新房的要求。于是我何在83年7月搬进了沒作任何装修的彩香新村二楼大中套住到今日。一厂新房大中套仅有的二套我们分到一套,很感谢冯大江的批文,上面批有解决我们住房的批来。婆婆的原住屋干将路300号则上交一厂另分配。 在苏州前二十四年(三)--生活工作掠影(3) 2010.11.23.
08:10 初到塑料十厂,大家对我不熟悉又好奇,也对我有各式各样的猜测,众说云云。有的说医务室新来了个医生工资比厂长、书记都高,有的说新来的医生是通过厂长黄一新的路子调进来的,是厂长黄一新的人,后来医务室的医生告诉我原委才知对我猜测的来由。原来我拉肚子在中医院急诊吊盐水时的第二天,塑料一厂的何书记曾打电话给我厂告知,我在中医院急诊住院吊水这一情况,要十厂派人调换他们的人回来。一厂是塑料行业的老大哥厂,黄厂长接到该电话后马上派去范正萍来替换算,而十厂从没有职工住院派人陪护的先例(吴注:晨光厂好象有),成是该厂有史以来的第一例,所以厂里员工想当然认为我是黄厂长的人了。 说到工资因为我是在四川第二次调整了的工资,巳加了二级,而十厂还未调整,所以我去厂报到当时是数我全厂工资最高,那时我们支内职工拿的是上海八类地区的工资,比一般地区级别高,当时的苏州仅五类地区。我与和德调苏州后工资都从八类削减到五类,是按照五类地区拿的工资,而十厂职工的工资都只二、三十元,即使调整后也只有四、五十元,和我七十多元的工资无法可比。 医务室有三个医生。一位年纪比我大,是苏州老土地姓王,医务室负责人。王医生是标准的苏州市,一口软糯的苏州话熟是好所,年轻时肯定长得很漂亮身材也好。丈夫叫徐松生,是上海打字机厂工程师,长相酷似和德,就是个头不高,乍一看以为是和德,王医生也有同感。另一位医生是南通人,在农场插队后与同队苏州籍男知青杨培元结婚同回苏州落户,她的语言能力特强,回苏州不久就能讲一口流连的苏州话。 在苏州前二十四年(四)--生活工作掠影 2010.11.24. 08:09 这医生姓高个子也高,她不但语言能力强,还能学很多方言且学得惟妙惟肖又很健谈,平淡无味的事一到她口中就会变得幽默风趣,一手钢笔字写得又畅又快又漂亮,头脑思路敏捷,落笔成文,她直爽、好客、热情,是个个性极强、好胜不认输的人。坦率直言,我工作这么多年她是我钦佩者之一确实很有个人魅力。 她出身南通大家的千金,书香门第,父辈大多非留学即大学的学历,有不少亲友在南通医学院工作,后该院搬迁至苏州,是苏医大的前身。我们俩虽分手有一、二十年之久,但对她我还时时不能忘怀。我们俩性格有相似处,因此还合得来,在一起空闲时常有说有笑,沒有一点生疏感、寂寞感。有合当然也有斗,二人也常为一些小事斗咀,争论不休,互不相让。等争论停歇后她往往会说:以前遇这种事,别人都肯让让我,你却从不肯相让。人无完人,她也有缺点,这个缺点成了她的致命伤。……高医生先我一年调到十厂,二年后医务室升格为卫生所,我被任命为卫生所所长。她意识到再在十厂待下去巳无前途可言,便在这年年底调至离家近的丽华丝绸印染厂卫生所工作。 在苏州的二十四年(五)--生活工作掠影 2010.11.26. 07:46 ……高医生调走后,进来的蒋医生补了她的缺,她即从刚升为医士又晋级为医师,少走了几年晋升步子。这是蒋医生知道有政策后自己去厂里争取来的名额。蒋医生年轻漂亮,原是家俱一厂的医生,因该厂效益不好而托人调到我厂。想不到我厂也开始慢惯走下坡路,效益每况愈下,这使她很懊恼,为此喋喋不休,萌生调离十厂的念头。她年轻、漂亮、聪明、机灵,做事手脚麻利,难怪在四院实习时军分区卫生所的陈军医会看中她,盯得很紧直至追到手才罢休。 她刚进厂时女儿还小经济条件一般,可夫妻俩年轻,生活又很前卫,喜超前消费,所以很不甘在低收入的企业上班。她是医生却迷信算命,她曾对我说她算过命,命里识她要到三十四岁后才会发,后来事实证明她调离十厂到了吴门街道卫生站后收入高了很多。此街道卫生站是全苏州效益最好的卫生所之一,后老站长退休后她接任站长位收入更上一层楼了,虽应验了算命先生的话,但也是在她三十七岁后的事了。此是后话,暂且按下不提。 我与蒋医生二人在十厂卫生所搭档很愉快,配合也默契,空闲时常一起聊天非常熟悉。天骊考大学时身体不适她主动陪他去四院捡查,因她曾在四院实习过人头熟。更要感谢的是她替天骊介绍的女朋友—现己成为我儿媳妇—小双,二人认识,并一见钟情,不久秦叶二家结为秦晋之好。我很感恩蒋医生这个介绍人,为我介绍了一个贤惠孝顺的好媳妇。 光迪点评:没见过高医生,想来真是个聪明人,今天才知高医生是天骊的介绍人,真要感谢她。有小双这一位好媳妇,是大姐大姐夫的好福气,也是我们秦家缪家的好福气。在当今的年代是不多的,我们做阿姨的也为天骊高兴和骄傲。小双文雅有礼、隨和大方沒架子,是父母教育有方,是社会上的好榜样。他们的儿子也漂亮,买相蛮好格,天骊要好好培养。愿你们全家幸福无比! 秋菊点评:美迪侬搞来,七里搅到八里,是蒋医生介绍格,高医生调走后才来了蒋医生。小双的确是好媳妇,难怪阿姐姐夫常夸奖,也是我们一致公认的。希望我们琪琪长大后也能娶个心灵美的老婆。 光迪点评:七咀八搭沒搞清爽,我常会这样,对不起! |
|
来自: 晨光人 > 《05 册 040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