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机演连珠五十首译注评》跋(图)

 邂园 2013-01-29

《陆机演连珠五十首译注评》跋(图)

2011-08-28 07:16:00 来源: 天津日报(天津) 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1)
《陆机演连珠五十首译注评》跋

  吾乡陈公启智,吾至友也,先生以书法名海内。壮时问途启功。先生不唯书法,尤工诗文,喜抚琴。为人宽平、处仁以义。此承其家风也。观其书,笔画坚而浑,体势奇而稳,章法变而贯。公之书贵入神,而入我神者,古化为己也。如灵和殿前之柳,令人生爱,似孔明庙前之柏,教人起敬,此非其气格也哉。公尝谓余曰:若诗则吾岂敢,于书或庶几焉。今读其古近体,情深气厚,审音琢句,追踪唐贤,流连光景,哀乐缠绵。使人一唱三叹,有不堪为怀者。余更喜其山水诗,放目云烟,遣情山水,抚白石以流连,漱清泉而沦漪,则逸兴遄飞,陶然之高致也。眼底无青白,登山独喜看云;口中绝雌黄,对客唯宜放尊。是以静多于动。然则先生弹筝,从杨希润先生,多弹名操。其凄心悄志,悱恻缠绵。寄怨于雁足,托遥于月夕。戏水寒鸦,发凄清葭菼之声;唱晚渔舟,乱淡荡素月之影。似此动则转静耳。


  今岁溽暑先生出《陆机演连珠五十首译注评》一稿,拜读后不胜钦服。《演连珠五十首译注》向无专著。连珠五十首《文选》有注,但失于简略,于“演”则无甚阐发,不宜一般者读。稿前有《演连珠试析》一文,首先指出演连珠之意义及特点、流变、连珠之结构。对五十首完成之时间亦有论证;其次阐述五十首具灵活多样之推理形式和采用多种修辞格并与内容之一致性;再次指出演连珠在声律上之特点。当然,在晋时,人们尚未注意声律,但连珠五十首一经陈公探索,确有声律因素在焉;最后指出演连珠之现实意义。要之,有连珠以来,研究连珠若此文者,几希。本书对典故之出处,词义之贯串,皆博收群书,探本穷源。间或参以己见,酌为订定。昔人言注释难,而注诗尤难,况注陆机之连珠乎。若陈公于斯编,非积十数年之心力何以臻此。先生之注,不尽先生之才,未始不见先生之心。俾读者览其注评,了然于胸,岂非艺林之一助乎?今道德滑坠,更属救时之良药者也。

  余与陈公交十余载,常诗酒联吟,未忘平生,故谬附知言,谨跋于本末如此。

  (《陆机演连珠五十首译注评》已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5月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