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核雕中展现技艺天赋

 苏迷 2013-01-29

放下绣花针,拿起了雕刻刀。近年来,光福核雕兴起,产业集聚,特别是随着中国 工艺文化城产业平台的搭建运营,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加入产业大军———

在核雕中展现技艺天赋

   一颗普通橄榄核在徐勤红手中变成艺术品
  □董 刚

  耳濡目染成就工艺人生

  江南的水乡古镇,是许多北方游客所向往的地方,而谈到光福镇,则又有那么一点不同。人们知晓这里是传统工艺之乡,“四大雕刻”声名远扬,人们也因此慕名来到小镇,欣赏艺术精品的鬼斧神工。但也许只有长期生活在这里的镇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工艺美术在此集聚的独特氛围。徐勤红,一名青年核雕师,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展开了自己的艺术画卷。
  徐勤红的“真藏阁”落户在中国工艺文化城的工艺第一街上,走进店铺,便能看到迎着门口一张简易的工作台,橄榄果核的原料凌乱地摆放着,却也突出了一旁刻刀的整齐有序。环顾几十平米的小店,核雕作品自然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还有十来件刺绣品,不失为很好的点缀。徐勤红介绍说,之前的精力一直放在了刺绣和服装上,她接触核雕艺术的时间并不长,2009年开始学艺,2010年出师。
  徐勤红说,生活在光福镇,从小就耳濡目染,家家户户的孩子都会学上一门手艺,从最早接触的刺绣,到现在全身心投入的核雕,两门工艺的共通点不多,但徐勤红却同样热爱。浓厚的工艺氛围,突出的技艺天赋,这就是生在光福,长在光福的人更容易成为核雕工艺匠的缘由。

  核雕产业展现空前吸引力

  谈起为何会决定放下绣花针,操起雕刻刀,徐勤红直言这和近些年苏州核雕产业的兴盛不无关系,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对于橄榄核雕突然产生的强烈兴趣。
  拜入核雕名家学艺一年之后,徐勤红精细的手艺就得到了各方的肯定,她的作品很快受到了许多北京玩家的青睐,一时间订单蜂拥而至。徐勤红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核雕创作,一个月常要完成20余件核雕手串的制作,她始终坚持纯手工打造,确保诚实守信的同时,继续磨练自己的技艺。欣赏徐勤红的核雕作品,发现大多数仍以传统的罗汉造型为主,徐勤红笑道,雕刻罗汉的确是最基础的创作,核雕学徒的起步就是从雕罗汉开始的,这也是顺应市场的需求。但是她并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创作,空闲时候也会拿出橄榄核原料,从一颗果核的大小、形状,来寻找灵感,细细构思,不失为一种创意设计。
  徐勤红说,现今的核雕创作已经不再拘泥于传统了,卡通形象也出现在了核雕艺人的设计册中,以博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和收藏。在今天,任何传统工艺美术门类必须行上与时俱进的道路,才能保持经久不衰、代代传承。

  核雕工艺匠集聚光福核雕城

  徐勤红是一名普通的核雕艺人,在核雕业最兴盛的时候选择入行,而光福镇近年来核雕业的普及,从工艺文化城新辟的主体功能区“光福核雕城”更可见一斑。七十多家核雕商户集聚在这里,不绝于耳的雕刻声使小小的核雕城成为了光福核雕的一大创作基地。从中走访,大多数店铺内都有艺人在埋头雕刻,认真到客人走进店内都未发觉,小小的台灯照射着他们手中未成型的作品,刻刀在与果核的接触下发出沉沉的声响。
  据了解,自光福核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现今整个小镇已经有了上千名核雕从业人员,市场对核雕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光福核雕已经成为了当地居民的生财之道。中国工艺文化城巧抓核雕产业迅猛发展的契机,在项目内倾心打造出一个以“光福核雕”为主体的专业市场,入驻的商户全部来自于光福本地,其中不乏光福核雕的代表许忠英、周建明、陆小琴等名家。未来,光福核雕城也将继续扩大规模,充分发挥集聚效应,为光福核雕打造平台,助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