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荣昌县

 zhiwanzhang 2013-01-29

荣昌县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荣昌县  
荣昌县

荣昌县位于重庆市西部。东经105°17′-105°44′,北纬29°15′-29°41′。东邻大足、永川,西接四川省隆昌县,南邻泸州,北与内江、安岳接壤。总面积1079平方千米。2002年末,总人口81.0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万人,人口密度751人/平方千米。全境地貌以浅丘为主,地势起伏平缓,平均海拔380米,全县最高点为古佛山主峰三层岩海拔711.3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099毫米,年平均气温17.8摄氏度。

中文名称: 荣昌
行政区类别: 市辖县
所属地区: 重庆
面积: 1079平方千米
人口: 83.04万人
著名景点: 路孔古镇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荣昌县历史悠久,素有“海棠香国”的美称,因此又称“棠城”。约在两万年以前,荣昌地域就有原始人群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时期,为巴国属地。 西汉以后,县地基本上均为江阳和汉安两县属地。唐乾元二年正月(758年),始设昌州,下辖昌元、静南、大足三县,昌元县的设置便是今荣昌地域建县的开始,时为唐昌州府州治所在地。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因昌元县系置荣州、昌州之地,而更名为荣昌县,亦寓繁荣昌盛之意,县治今昌元镇,属重庆府。民国时期隶属重庆蜀军政府及四川省政府。
1949年12月7日荣昌解放后,成立县人民政府,县府设昌元镇至今,先后隶属川东行署壁山专区、江津专区,永川地区。
1983年永川地区撤销后,荣昌县隶属重庆市。

荣昌县

荣昌县(5张)

编辑本段地理环境

荣昌县位于四川盆地川中丘陵的川东平行岭谷区交接处,重庆市西部。距重庆市区88.5公里,距成都市区246公里。东邻重庆市大足区、永川区,西接四川省隆昌县,南邻四川省泸州市,北与四川省内江市、安岳县接壤。总面积1079平方公里。
全境地貌以浅丘为主,土地肥沃,地势起伏平缓,平均海拔380米,山岭南有古佛山(主峰三层岩海拔711.3米,为全县最高点),中有螺罐山,北有铜鼓山。
荣昌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099毫米,年平均气温17.8℃,年总积温6482℃,平均气温稳定通过温度的总积温5633℃,无霜期327天,月极端最高温度39.9℃(1972年),
荣昌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月极温最低温度-3.4℃(1975年),历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为265天。年平均日照时获得1282小时。

编辑本段资源

荣昌矿产资源已发现的有10多种,主要是煤炭、天然气、陶土、页岩、石灰岩、

荣昌县风光

荣昌县风光(20张)
建材砂岩、石英岩和矿泉水等。煤炭可开采储量9600万吨,年产原煤185万吨,精煤50万吨;天然气可开采储量10亿平方米;石灰岩探明储量为1300万吨;陶粒页岩探明储量为3亿吨,质量上乘,不但可以用作日用陶、工艺美术陶原料,还可以作优质建筑陶的原料。荣昌自然资源丰富,有粮油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园林植物和家畜家禽、淡水鱼类等生物资源160种。粮食作物盛产水稻、小麦、高粱、玉米等,经济作物盛产茶叶、蚕桑、生姜等农副产品,其中以重庆荣昌仁义茧丝绸公司为龙头的万亩蚕桑产业,年产鲜茧可达1300吨,生丝150吨,蚕桑业发种量和产茧量占荣昌的80%以上;畜禽类主要有猪、羊、鹅,其中荣昌猪为世界八大名猪、中国三大名猪之一。荣昌水利资源充足,县内径流量3.25亿立方米,有濑溪河、清流河等148条溪河。各类水利工程11104处,蓄水提水总量15163万立方米,有效水量10939万立方米;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1983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21立方米。县城形成了环形供水管网体系,日供水能力5万吨,供水充足。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荣昌县辖15个镇,6个街道,209个行政村、41个社区。6个街道为昌元街道、昌州街道广顺街道、峰高街道、安富街道双河街道。15个镇为清江镇荣隆镇龙集镇盘龙镇远觉镇吴家镇观胜镇铜鼓镇清流镇仁义镇河包镇古昌镇直升镇路孔镇清升镇

编辑本段交通

荣昌交通便利。县内公路运输发达,形成了“两纵三横”、纵横交错的道路交 通网络,基本实现了镇镇通水泥路或柏油路,初步实现村村通客车;有功能完善的三级车站和二级汽车站各一个,铁路运营站4个,铁路专用线2条,客货运输网络完善。即将修建的成渝高速铁路将在荣昌设站,届时交通将更加便利。我县现有铁路34.8公里,公路2037公里,水运里程127.5公里。全县拥有车辆4184台,营运船只159艘。我县公路按行政等级分,有国道(成渝高速路)一条29.6公里;省道(S108线--渝隆路)一条33.8公里;县道七条154公里;乡道33条229.3公里;村道1576公里。

编辑本段人口

据荣昌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末全县常住人口65.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87万人。按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为830708人,比上年末增加3221人;人口性别比为105.5;全年出生人口9994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4,出生率为12.1‰;死亡人口7841人,死亡率为9.5‰;自然增长率为2.6‰。
荣昌县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县。全县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傣、黎、僳僳、佤、拉祜、水、纳西、土、达尔、羌、仡佬、阿昌、塔吉克、俄罗斯、独龙等30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人口为2300人,其中回族人口最多,达706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0%左右,主要集中居住在清流、远觉、盘龙三镇。少数民族人口中,80%左右是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都相对偏低。

编辑本段政治

领导班子
荣昌县县委书记,荣昌县人民政府县长:谢金峰
[1]

编辑本段经济

综合

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0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是2006年的3.1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253元,增长16.5%,是2006年的3倍;县级财政收入36.24亿元,增长20.7%,是2006年的10.9倍;工业增加值105.49亿元,增长22.6%,是2006年的4.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42亿元,增长45%,是2006年的7.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6亿元,增长18.1%,是2006年的2.4倍;进出口总值2.84亿美元,增长128%,是2006年的8.5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295元,增长16.1%,是2006年的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8356元,增长23.7%,是2006年的2.4倍。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38个区县排位较2006年前进了4—5位。

工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及时调整和完善了扶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双百工程”活动。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03亿元,增长50%。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5.78亿元,增长47.7%。工业入库税金6.09亿元,增长18.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5户,累计达到311户。万元GDP能耗下降4%。生产要素保障有力。成立了五大生产要素保障领导小组。加大电力协调力度,建成了黄金坡220千伏、吴家和荣隆35千伏变电站,全年没有出现拉闸限电。实施了张邓线天然气管道改造和城区天然气管道安装工程,快速推进城东CNG加气站和城市天然气储气站建设,生产生活供气紧张局面逐渐得到缓解。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增加银桥担保公司资本金,帮助29户中小企业融资2亿元。全面清理处置园区土地,协商解除合同5个,依法收回闲置土地1宗,调整用地1宗,优化节约用地1200余亩。园区发展势头强劲。“一区三园”实现总产值300亿元,增长55%;实现增加值80亿元,增长24%;入驻企业285家,新建成投产13家。新建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道路7.2公里,天然气管网5.6公里。表面处理项目有序推进,电镀加工项目成功落地。广顺工业园、杜家坝工业园初具规模,盘龙、河包、吴家、荣隆等镇街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形成。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成功争取将荣昌工业园区确定为全市第11个IT产业配套基地。招商引资签约90亿元,实际到位77亿元,增长73%。五大主导产业签约项目106个,实际到位66亿元。引进上亿元的项目20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新项目投资强度每亩超过270万元,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园区产能不断提高。

农业

农业农村经济迈出新步伐。示范核心区建设初见成效。全县畜牧经济总收入突破80亿元,增长19%。荣昌猪、渝荣Ⅰ号、外种猪基础母本达到13万头,在全国率先实现猪人工授精全覆盖、全过程、全免费。21个基层畜牧兽医站投入使用,组建重庆首支动物疫情应急队。建成3个生物安全实验室、2个快速检测中心。生猪及其产品在全国率先实现RFID全程溯源,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实现电子视频全程监控。仔猪集中网上竞拍交易成功运行,生猪实现中远期交易。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国家现代畜牧科技产业示范园初具规模。农业基础日趋完善。万福寺水库建成并投入使用。玉滩水库及右干渠建设顺利推进。完成黄桷滩水库建设前期工作。完成北门水厂5万吨处理系统扩建工程。大力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实施集中式饮水工程6处。完成7座小(一)型病险水库整治工程,启动了金牛寺、工农、汉王等8座小(二)型病险水库整治工程。改造广顺、吴家、盘龙、路孔等镇街中低产田1.7万亩。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升级。大力推进园区农业建设,建成12个市县级特色农业园区。不断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农业产业化组织291家,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8家。积极推进农餐对接,成功与市工商联(总商会)餐饮商会、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公司签订生猪、白鹅产业发展战略协议。

第三产业

商贸旅游焕发新活力。市场拉动成效明显。中国(荣昌)畜牧产品交易市场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入驻率100%。汇宇建材家私市场中央精品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期工程基本完工。五洲国际商贸城已建成15万平方米。三大市场发展迅速,建成面积45万平方米,交易额突破32亿元。两大商圈提档升级。老城区已形成莲花街、南门桥、人民路步行街、昌州故里等“一圈多点”商业格局,各类购物、餐饮、娱乐知名企业进驻商圈,交易额突破12亿元。北部新区人气逐渐聚集,商业内容不断完善,交易额实现4亿元。新建“万村千乡市场信息化工程”终端平台25个,建设示范社区超市3个,规范化社区商业网点20个。家电(汽摩)下乡产品销售7.23万台,销售额2亿元,财政补贴2444万元,兑付率100%。旅游服务日益提升。夏布、折扇、陶器等旅游商品上档升级,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成功举办首届海棠香国旅游文化节和第六届荣昌猪年猪节。“海棠香国·魅力荣昌”城市形象宣传片首次亮相中央电视台。新建成五星级和四星级酒店各1个。接待国内外游客120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2亿元,分别增长36%、39%。旅游服务综合满意度名列全市前茅。
(四)城乡建设取得新成效。城乡规划不断完善。全面完成镇街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严格规划管理标准,做到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努力提升城市内涵和品质。完成总体城市设计、中心城区控规整合、城乡空间资源调查与规划研究。完成北部新区、西部宜居区和黄金坡组团城市设计及控规编制。完成全县绿地系统、荣峰河、峰广路、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规划编制。城乡建设不断加快。新开工房地产面积112万平方米,建成一批高品质楼盘。完成荣昌大道、东湖环湖路、北部新区三期支次干道等24公里市政道路建设。开工建设黄金大道。完成22处农民安置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东益花园、南方花园两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完成昌州故里至滨河花园主干道立面整治工程。完成濑溪河儿童公园和高速路匝道景观工程建设。城乡管理不断提升。市容市貌基本实现“六个一样”,城市管理考核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全面启动“再三创”,城市管理向镇街延伸,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镇街全覆盖。全面推行镇街城镇管理季度考核,镇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脏乱差现象明显改善。迎宾大道、昌州故里、路孔烟雨巷分获重庆“最美大道10强”、“最美街区10强”和“最美小巷10强”。创建市级园林式单位5个、市级园林式小城镇1个、市级优秀城市公园1个。

财税融资

财税收入高位增长。一般预算收入19.87亿元,占县级财政收入的54.8%;其中工商税收6.67亿元,占县级财政收入的18.4%。基金收入16.37亿元,占县级财政收入的45.2%。调整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财政支出51.38亿元,增长24.6%。积极策划和包装项目,争取中央、市级项目财政性资金11.2亿元,增长42.6%。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积极推进“大平台建设”。启动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切实加强政府债务余额管理,确保到期债务及时足额偿还。融资工作逆势向好。全面规范整合政府性融资平台,平台公司实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兴荣公司、渝荣水务公司、棠城建设投资公司确定为一般类公司。积极应对宏观政策调整,加强政银企对接,融资到位资金16亿元,用于项目建设12亿元。金融业稳健运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发放农村“三权”抵押贷款2.88亿元。完善金融机构考核办法,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存款余额155.57亿元,增长22.2%;贷款余额93.68亿元,增长32.9%;存贷比60.2%。金融业实现利润3.98亿元,增长46.5%;纳税6840万元,增长50.8%。[2]

特色产业

荣昌特色资源得天独厚,特色产品极具开发潜力。夏布、茶叶、陶器、折扇等传统特色产品得到不断发展,香脆竹、兰草、鱼苗等新的特色产品正在形成。
夏布产品系列开发已列入重庆市科技兴渝百亿工程,产品主要销往韩国、日本及港澳台地区,年产值1.2亿元,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荣昌是全国最大的红碎茶出口基地县,年出口红碎茶2万吨,境内有自 营出口权的茶叶生产企业5家,已建成茶叶生产基地1.6万余亩,绿茶“天岗玉叶”获1997年中国农博会金奖。已建成生姜基地1.5万亩,鲜姜常年出口日本。每年农业创汇2000多万美元,农产品出口量总和占全市出口量总和的比重为全市第一。荣昌陶器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已有800多年的生产历史,现西部陶都博艺馆和陶都风貌特色镇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将再现全国三大陶都风貌。
荣昌折扇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是我国三大名扇之一,与苏杭扇齐名。香脆竹是荣昌结合退耕还林工程新培育的特色产品,规划建设香脆竹生产基地15万亩,现已建成基地7万余亩,加工的“包黑子”牌香脆竹系列产品在中国第十四届竹文化节上获得四项金奖,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编辑本段旅游

路孔古镇:古镇路孔位于重庆荣昌县城城东,镇街距县城13公里,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相传明朝有位叫曾傲的和尚,云游到此,见河对岸一带风景宜人,适于修身养性,决定在此建座寺庙。发觉坡边有六个石孔,似与河中相通,便往石孔倒入糠壳上试一试,不久糠壳果然从河中冒出,于是就把这里叫作“六孔河”,后来又喊做“路孔河”。
岚峰森林公园:岚峰森林公园位于县南部古佛山林区,林区面积8千余亩,海拔460-600公尺,最高点三层岩711.3公尺。林区森林植被丰富,树木繁多,有大面积成片的松树林、杉树林、楠木林等乔木林。山中有泉水、流水、池塘、水库,山水 …
罗汉寺牌坊:明/古建筑,清升镇;
石安堂石窟寺:明、清/石窟寺及石刻,远觉镇;
昌州遗址:宋/古遗址,盘龙镇;现在于海棠公园处新建昌州故里、建筑与招牌更效仿古韵;
铜鼓山石刻:宋、明/石窟寺及石刻,铜鼓镇;
河包报恩寺塔(省级文物):宋/古建筑;
沙坝子墓(省级文物):宋/古墓葬;
张培爵烈士纪念碑及墓(省级文物):1934年/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

编辑本段著名人物

荣昌县人才辈出。县人张培爵积极投身反清革命,参与发动重庆起义,最早建立了四川第一个省级政权──蜀军政府并被推任都督;昌元镇人王麟团长,喋血腾县,在台儿庄战役中英勇牺牲;路孔镇人、文化战士柳乃夫抗日战争中在山西茅津渡口光荣殉国;双河镇人荣增明荣隆镇人潘鸿志,在重庆解放前夕血溅渣滓洞。抗美援朝时期,国际主义战士、特等英雄吕玉玖。在当代,主要有中央电视台高级编导邓在军,原国家科委副主任、学部委员赵宗燠、著名党史专家李新、国画家陈子庄、青年作曲家刘青、传奇木匠何夕瑞等。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