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窗】女子小脚缘何称“金莲”

 非人磨墨墨磨人 2013-01-29

((《知识窗》2012年第5期·窗))  

2012-11-13 09:19:51|  分类: 知识窗|字号 订阅

【知识窗】女子小脚缘何称“金莲”((《知识窗》2012年第5期·窗)) - 老张 - 老张的书房
三寸金莲
 
 
       本文原刊(《知识窗》2012年第5期“窗”栏目,引用自网易网友ydcyjl的日志,发布日期2012年11月11日,特此说明并致谢忱。请喜欢的朋友欣赏。
 
女子小脚缘何称“金莲”
本刊编辑部
 

最早记载开始缠足,是从南唐后主李煜的时候开始的。在他的宫中有位名叫窗娘的妃嫔,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为她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但由于金制的莲花太小,她便将脚用白绸裹起来,呈新月形,使脚弯曲立在上面,跳舞时显得婀娜多姿。李煜看后十分喜欢,称其有凌云之态。由于李煜的喜爱,这种缠足之风在宫中流传开来,慢慢地从后宫流传到社会上。

到北宋神宗时,缠足已成为妇女的美德,把不缠足当作耻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马皇后,就是因为有一双天然大脚而受尽嘲笑。后世不少文人也对女子缠足持欣赏赞美的态度,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掩够住对女子小脚的喜爱,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吟咏缠足:“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从宋代开始,一直到明清,甚至到民国初期,缠足成了每个女子的必修功课。特别是清代,缠足更是达到了顶峰。脚的大小、形状成了评判女子美丑的重要标准。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审美皆以小脚为美,甚至不少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女子也开始缠足。

但是,“金莲”之说则是从南齐东昏侯时期出现的。当时,东昏侯用金箔剪成莲花的形状,铺在地上,让潘妃赤脚在上面走过,形成如同佛祖诞生时“步步生莲花”的美妙景象。于是,女子的小脚便有了“金莲”的说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