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大连神社逸话
早就听说日本有个大连神社,是在山口县下关市赤间神宫境内。神社内祭祀用的神像神物牌匾等都是从大连原封不动搬回来的。日本战败后,在苏联军占领的局势下,能把几乎整个神社运回日本,实在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同样在旧满洲的几个神社,几乎难逃厄运。
传说大连神社之所以能延续至今,首先归功于这个神社的水野宫司(神主)。写大连的作家富永孝子在她的《大连---空白的六百日》里,留下了关于水野宫司和大连神社的文字。
大连神社宫司水野久直回忆说:1945年8月25日,突然来了十几名美国潜水艇的士兵。他们没带任何武器,脱下鞋子进了参拜大殿,而且很热情地与宫司对话,说是从冲绳岛过来的。想到在冲绳决战而死的同胞,看到眼前的美军,宫司的心情很复杂。这些人在留名册上签下名字,接受了宫司赠给的小短刀,兴高采烈地离开了神社。
虽然日本在大连统治四十余年,但是在大连真的找不到一处纯粹的有日本特征的建筑和庭院,神社似乎能感受到日本的风情,这或许是他们到来的原因吧。
9月4日那天,从大广场途经神明町向着南山麓开来了数辆吉普车。吉普在神社的牌楼前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的是苏联军亚洲地区司令官瓦西列夫斯基元帅和他的部下数人。据说是苏联方面打算把在大连埠头仓库贮藏的粮食数万吨和其他物品移送到海参威,遭到美国海军盘问,双方发生冲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元帅特意从海参威飞到了大连。问题解决后,在视察大连和旅顺期间,来到了大连神社。
元帅身体魁梧,威风凛凛,随从的军官和随从都佩戴着武器。开始时看到与浓绿的南山相调和的参拜大殿,殿内神秘的气氛使他们稍觉紧张。在水野宫司的引导下,他们也都摘帽低垂。可是进到神社管理室时,他们却穿着鞋进到了榻榻米的房间。水野宫司把参拜留名册递给了元帅,元帅看到了美国人的签名,露出了惊奇的脸色,接着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水野宫司把元帅的签名当成了护身符。
一天,好像是为了物色东西,几个苏联兵来到了神社管理室。他们对笛子很感兴趣,就让水野宫司吹曲子。水野吹的是雅乐,没想到这几个苏联兵竟随着音乐跳起舞来。临走时什么也没拿,还一个劲地感谢水野宫司。
水野宫司从中得到启发,开始组织神社里的职员们穿着演奏雅乐的服装,演奏越天乐,让女职员随着音乐舞蹈。每到星期日,就邀请苏联军部人员来观看。因颇受好评,连从苏联本土来的新闻报道记者,剧团演员和音乐家等也都来访大连神社。当时美国海军来访者也很多,一时间神社成了美苏两军人员的接待所。水野宫司常能听到苏联军方面责难美军,而美军方面则爱打听苏联兵的行为表现。
大连神社是由满铁建造的,建于1933年5月15日,里面祭祀的是氏神守护神,又叫镇守神。1936年建成了神社管理所和奉安殿,11月3日正式对外开放。在大连居住的日本人每月的一日和十五日到这里参拜,祈求民生安泰。有些学校和一些团体参拜后,还在这里举办各种活动。
1945年8月15日下午一时,关东州厅学务科长叫来了水野宫司,对他说“日本战败了,要警惕暴动和乱入神社,神物之类也得想法处理,神殿是否烧掉等待指示吧!” 水野宫司不知道该怎样保护神社里的神物和其他国宝级的刀剑之类。神社里有几名做杂务的中国人,他们提议去找大连的青红帮的头子鹿容芳(不知作者在这里用的是真名还是假名)。水野跟他说,我愿意入会,但请你帮忙保护神社。这个人看起来像个普通劳动者,细端详又像一个仙人,立刻答应了水野的请求。
他的威力立马生效,从那天开始没有人来神社破坏,尽管大连各地有破坏行为。9月20日,青红帮头儿鹿容芳带了两个彪悍的保镖来到了神社,沿着牌楼转了一圈。他戴着缀满碧玉的锦绣帽,穿着中国人的高级正装。他对水野说,我可以保护在神社服务的所有人的生命,作为代价,我要收回这个神社地盘。水野宫司答应看形势再说,不能立即应承。
水野宫司知道拥有绝对势力的青红帮与上海的国民党是一派的,而大连市共产党派的势力正在抬头,青红帮属于秘密结社,逐渐趋于地下活动。尽管鹿容芳没有得到神社,却信守承诺,没使神社遭到丝毫损伤。
大连神社内的一个贵重宝物是贞明皇后赠送的大鼓的模型,别名火焰大鼓。火焰的雕刻特别逼真,且颜色灿烂,大鼓是舞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低音乐器。水野宫司觉得这是外国人喜欢的珍品,如果把它赠送给斯大林,苏军司令部一定会对日本人有好印象。水野等着十一月七日苏联革命纪念日的到来。
那天,水野穿着神主的正装,坐着由两头白马引领的马车,让两名日本宪兵穿着白衣青裤捧着贡品来到了大和宾馆,当时的苏军司令部。日本人没有许可证是不能进入的,但持枪的两位士兵看到这三个异邦人的打扮,竟放他们进去了。水野见到司令官,递上了用日文和俄文写的献礼书简,并呈上了用包袱包着的大鼓。苏军司令打开包袱,看到精致的大鼓惊喜万分,连连道谢。
后来水野宫司又把苏军司令官一家请到神社,用舞乐款待,充分发挥了他的民间外交手腕。
1947年元旦,大连神社挤满了参拜者,战败前从来没见过的盛况。这是因为日本人听到了可以归国的消息,向曾是他们的精神支柱的守护神做最后的告别。水野宫司看到这个情景,决心把大连神社迁移到日本。
他开始行动了,通过一个捷克人介绍,见到了露西亚正教达里尼教会的牧师。他对牧师说,我愿意把大连神社里的宝物都献给你们,但希望能允许我把神社神体以及附属品带回日本,请你帮我得到苏联军司令部和市政府的许可。
协议达成了。水野宫司往苏联领事馆运去了两吉普车的美术工艺品,其中包括铠甲等。
1947年3月9日,苏军司令部按照承诺,往神社派去了两台大卡车,协助神社人员搬运神体等,提供了破格的服务。神体等运到关东仓库的收容所,接受所长和其他六名有关人员的检查。水野宫司对他们说,神体不该被检查,但无奈还是打开了。不过从检查人员的表情看来,他们只是想探索一下神秘。
当天晚上,水野被叫到了苏军司令部。接到通知时,水野忐忑不安,是拒绝运回,还是自己被监禁?他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和神社的人们郑重告别出门了。迎接他的是巴格赛洛夫少佐。他说:“这次我们对日本神灵一事的处理,有什么不周的地方吗?”听了翻译的话,水野怀疑自己听错了。他诚惶诚恐地回答:“对战败国的神灵你们能如此考虑周到,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说实话,在宣告战败那天,我接到了日本市政府的命令,说是苏联军进驻以后,恐怕会遭到你们的破坏,不得已的时候,就放火把它烧掉。没想到你们认可了我们的神灵,并宽容了我们。我们得到如此待遇并能回到祖国,意外的喜悦和感谢无法用语言表达。”
听了水野宫司的一席话,巴格赛洛夫少佐非常高兴。他对水野说,你要把我们的好意转达给日本人。另外把你刚才说的话写在纸上吧。水野一口应允了,听说他的感谢苏联当局的这番话很快就出现在苏联的报纸上。
1947年3月31日,这一天是日本人返回国土的最后一次,《高砂丸》驶进大连港。在苏联担当官的引领下,大连神社的人员走登上了舷梯,其他物品共22件行李已经运进舱里。下午四点,启航的鸣笛响了。同时甲板上传来了越天乐的乐曲,身着舞装的神主缓缓地舞起来,海风飘卷着衣袖。竹笛和古笙的音韵激起了浪波,吹奏者的衣装上的金丝在夕日下熠熠闪光。突然间在海上出现的一幅古典画卷惊叹了船上的日本人,也让岸边的人瞠目结舌。
大连港越来越远,甲板上的音乐变了。站在那里的日本人一个接着一个,胆怯怯地跟着唱了起来,后来变成了大合唱。面对着愈来愈远的大连,人们流着眼泪,唱着他们几乎要忘掉的日本国歌-----
以上内容是根据富永孝子的书籍《大连---空白的600日》的内容编译而成,有些词汇,比如“神体”,不知道中文该怎样说,就直接用了。如有不合适的的方,请博友和读者指正。下面是一组今昔大连神社的照片。
下面几张是现在在日本山口县的大连神社。




 下面是神社在大连时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