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 素问白话 第三十七页

 兴安书馆 2013-01-30

黄帝内经第三十七页

(2010-04-09 14:35:40)

    尺部的脉两旁是候季胁的。轻按尽部可以候背,重按可以候腹。就尽的中部说,轻按其左,可以候肝,重按可以候鬲;轻按其右,可以候胃,重按可以候脾。就尺的上部说,轻按其右,可以候肺,重按可以候胸中;轻按其左,可以候心,重按可以候膻中。从臂内阴经之分,可以候腹,从臂外阳经之分,可以候背。上段之尽端,是候头项胸喉部疾病的,下段之尽端,是候少腹腰股膝胫足中部疾病的。

    脉象洪大的,是阴不足而阳有余,见于热中之病。脉象来急而去缓的,是上部实而下部虚。见于厥巅病。脉象来缓而去急的,是上部虚而下实,见于恶风之病。脉象沉细数的,是足少阴厥逆之病。脉象沉细散的,是寒热之病。脉象浮散的,是眩晕仆倒之病。脉象浮而躁的,其病在表,就会发热;右络虽然躁疾,而病则在左手。脉象细而沉的,其病在里,就会发为骨节疼痛;如果细沉而静,那是病在足三阴经了。数脉而有歇止的,其病在阴,要见溏泄及大便脓血的症状。脉见濇象,是阳气有余;脉见滑象,是阴气有余。阳气有余,就身热无汗;阴气有余,就多汗身冷;阴气阳气均有余,就会无汗发冷。另一种察病方法:病象表症,当推求浮脉,而反见沉迟脉象,就是心腹积聚的病;病象里症,当推求沉脉,而反见浮数脉象,就是内热的病,推求上部,脉只见于上,而下部则弱,就是腰足清冷的病症。推求下部,脉只见于下,而上部则虚,就是头项疼痛的病症。假如重按至骨,而脉气少的,就是腰脊痛而寒痹的病。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黄帝问道:平人的脉象是怎样呢?

    岐伯答说:平人的脉搏,一呼脉跳动两次,一吸脉也跳动两次,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另外一吸终了到了一呼开始的交换时间,这是闰以太息,共有五次搏动,叫做平人,也就是无病的人。诊脉的法则,应该以无病人的呼吸计算病人的脉搏至数。

   人一呼,脉一次跳动;一吸,脉也一次跳动,这是气虚的现象。若人一呼,脉有三次跳动,一吸脉也有三次跳动并且躁急,尺部皮肤发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