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省长沙市名校集团化探索采访纪行--强弱校并进均衡迈大步

 今夜星光灿烂 2013-01-30
强弱校并进均衡迈大步
——湖南省长沙市名校集团化探索采访纪行
 
■本报记者 阳锡叶 李伦娥

2013年长沙的第一场雪,让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更显气势恢宏。湖南师大附中派来了11人的团队到高新实验中学任教,高新实验中学已经是“师大附中”的第7所学校了。

在长沙城区,“长郡”、“雅礼”、“砂子塘”、“大同”等“名校”托管、帮扶的中小学,至今已有76所,占城区所有中小学的近三成。来自长沙市教育局的统计,截至2012年底,该市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超过75.2%,这还不包括多所优质民办校。如果加上民办校,长沙城区300多万人口,基本不用为择校发愁。

“长沙的基本做法是,强校带弱校,名校集团化发展。”长沙市教育局局长王建华用最简单的语言解读这一现象。

初衷:“弱校”要生存,“强校”求扩张

曾在长沙市32中担任过6年校长的王景,提起当年长郡中学对学校的对口帮扶就直竖大拇指:“不然学校早就没有了。”2005年时的32中,是个“家长和孩子都以之为耻”的学校,全市72所初中里,32中各项排名“基本垫底”,电脑派位到位率不到50%。2006年,省示范性中学——长郡中学对口支援该校,派来副校长和一批骨干教师,送来电脑和打印机,还设立了奖学金。仿佛有神奇之手在“点化”,第二年32中就面貌大变:2007年,159名毕业生中,居然有51人达到“省示范”录取标准,此前这个数字一直是零。

这些年,对于家住长沙市雨花区雨花亭的官锡安女士来说,教育给她最大的感受是,“城区名校变多了,可选择的机会多了”。她告诉记者,2011年她女儿上初中,女儿可选择的名优初中有4所之多。“名校并没那么遥远。”官女士说。

就在几年前,长沙的学生家长可没有这么省心。“上个好的中学和小学,比上大学还难。”每到招生季节,家长们这样的抱怨不绝于耳。可上个好的学校为什么这么难?

直接原因是城市的迅猛扩张。与全国许多大城市一样,长沙这些年扩张极其迅猛,不到10年时间,城区面积翻了一倍,人口增加了100多万,还不包括流动人口。人口大量涌入城区,造成名校“一位难求”。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时任长郡中学校长的王建华主动帮扶长沙市32中,且很快见效。2007年长沙市制定出台的《关于认真做好城区中学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规定,湖南师大附中等优质学校分别对口支援10所薄弱初中,派出校长、教师,一起磨课一起教研,几所“弱校”很快变了样。此后几年,在政府的“撮合”下,名校集团以星火燎原之势发展。

王建华给记者细细算了一笔账:目前城区共有初中学校72所,已有35所通过对口支援或托管的形式纳入7个名校集团,其中至少20所在短短几年内已经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名校”。也就是说,长沙只用7年时间,就补齐了初中教育这块短板。

 初中大规模“组队恋爱”之时,小学也没闲着,“2000年,我们就开始办分校了”。砂子塘教育集团董事长孟毅说,现在长沙市砂子塘小学的分校已达6个,在校生达1.1万人。目前,长沙城区的20所优质小学已托管和帮扶52所,几乎所有的新建学校都成为优质学校。

统筹:被动变主动,“要我做”变“我要做”

记者翻阅2007年以来长沙市教育局推进名校集团化发展的近200份材料,概括梳理出的关键词是“统筹”。

以前,许多名校尽管同处一城,但由于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名校分属不同级别管理,有省属、市属、区属,还有行业办学。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优质教育资源未能充分发挥辐射作用。

如何打破这种封闭状态,让名校的管理经验、办学理念乃至优秀师资流动起来,成为全市教育的共同财富?长沙的办法是“统筹”:各项文件规定都以市政府的名义下发,“强”带“弱”就不是教育系统自己的事,而是政府行为。《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开展城区中学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从政策上、体制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市教育资源的统筹,解决了原来的“群雄割据”。

针对名校缺少动力的问题,长沙一方面要求名校承担起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出台政策,如每带一所“弱校”,市教育局给予“强校”50万元的经费补助。同时,在招生政策上,要求帮扶期间,“弱校”6%到10%的学生可对口直升“强校”,以增强名校的责任感。

针对“娘家”不同的问题,长沙要求,从“强校”到“弱校”的教师,无编者“弱校”给予解决编制,有编者编制、待遇仍留在“强校”不变。“这就解除了派出教师的后顾之忧,虽不是一家人,却是做同一家事。把原有的体制丢在一边,让人员先流动起来,管理经验、办学理念先流动起来。”王建华认为,长沙的“强、弱”校联姻,之所以能走得这么久且有效果,一是政策给力,二是校长们有历史责任感,三是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最重要的是,这些名校之间又形成新的竞争。大家会说,‘我旗下的学校不能比别人差啊,不能坏了我的牌子’。因此,一旦理顺了名校集团发展的机制,扫除了障碍,开了这个口子,名校就由原来的被动变成了主动,由‘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王建华说。

经过7年的摸索,长沙市逐渐走出了三条路,形成名校集团发展的三种模式。

一是对口支援模式,主要针对城区原有公办初中。这种模式实行学校法人不变、现行体制不变、拨款机制不变,两校教师资源统一配置,两校教育教学管理统一模式。建立统一管理、相对独立、资源共享、各具特色的办学机制,通过干部调配、教师交流,打破学校之间的封闭状态。

第二种是委托管理模式,主要为了避免新建学校成为薄弱学校。市教育局将所有新建学校委托给省示范性高中进行管理,校长和部分教师都由省示范性高中调配,通过输出管理经验和提供优秀教师资源,提升管理效益,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第三种是捆绑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针对小学。将农村薄弱小学或新建小学变成名优小学的“二校”、“三校”,实行“两个或多个法人单位,第一校长负责,独立核算,独立核编”。名校校长为第一校长,“二校”、“三校”校长为执行校长,将区域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捆绑在一起,促进薄弱学校在办学思想、管理水平、教学质量上与城区学校接轨。

“三种模式各有针对性,确保了不同类型学校办学质量及时提升,增加了老百姓的认同度,缩短了他们的成长周期。很多委托给名校管理的新建学校,一开办就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市教育局副局长缪雅琴说。

并进:“借用名牌”让弱变强,“流水原理”使强更强

名校集团下的学校究竟发展如何,名校本身有没有受影响?用一句话来概括:“借用名牌”让弱变强,“流水原理”使强更强。

记者来到湖南师大高新实验中学,这所去年9月才启用的新校让人眼睛一亮:从硬件来说,学校毫无疑问是湖南省一流的。2012年6月上任、从湖南师大附中调派过来的校长彭荣宏自豪地指着专业的篮球场说:“湖南师大还没这么好的体育馆呢。”

这所学校原叫延风中学,是一所位于城郊的农村薄弱校。现在硬件赶上来了,但教育教学质量怎么样?九年级学生黄欣怡告诉记者,相比以前,学校托管后老师非常负责,父母也很满意,“读书很有氛围,吊儿郎当的同学少了,成绩想不提升都难”。

记者又来到位于芙蓉区的长郡芙蓉中学,这所学校是长沙市原29中,在人们眼里是一所地道的“差校”,因为生源萎缩,学校还曾经停止一年招生。2009年,学校接受长郡中学托管。现在又怎样了呢?

从长郡中学教科室主任任上调来的校长张平说,学校只有32亩地,2009年,学校只有一个年级362名学生,校园还显宽敞,现在学生达到1992人。仅仅两年,取得国家级奖项的教师就有35人次。两年来,学校结合实际和课改理念,实施了初显成效的“六步有效教学法”,还获得了全国创造教育先进集体等10多项集体荣誉。“现在想进我们学校的学生,排起了长队。”张平自豪地说。

知道记者来了,初三1001班学生蒋雨寒的母亲程翊专门要跟记者“扯一扯”。她说,原来这所学校太差,就把女儿送到了另一所名校就读。这两年听说学校变好了,她还有点不信,专门来考察了好几次。“看到学校管理很到位,老师非常敬业,我毫不犹豫地把女儿转了过来,现在女儿的行为习惯都比较好。”

一个数据或许更能说明名校集团带来的改变。长沙初中毕业考试成绩6A学生的分布数据显示:原来6A学生主要集中在几所名校,而现在几乎分布在全市所有的初中。

在校长和老师看来,实施名校集团化发展,确实可算是一条薄弱学校提升的捷径,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都能得到有效促进。

对于发展名校集团,各位名校校长广泛认同“流水原理”。“有人担心,名校集团化会造成资源稀释。但实际上,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对教师成长有促进作用,是良性循环。”长沙市岳麓区高新博才学校校长杨素群对记者说,一名教师在一所学校待久了,各方面成长达到极限,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但如果给了这些教师施展才华的新平台,就能激发他们的活力。作为一所名优小学,岳麓区高新博才学校集团内的分校已经达到4所,另外还有两所“拉手学校”,这些年“母校”至少派出了40多名教师成为分校的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

薄弱学校的教师融入名校集团后也会得到新的提升。洞井中学教导主任罗剑钊说,明德中学派来了中层干部担任洞井中学业务副校长,安排骨干教师来校任教,我们也派出教师去明德中学学习,“不是说我们的教师不行,他们很努力,也渴望成长,但在原有的平台上,他们很难得到专业上的拓展与成长。如果跟名校教师交流,接触的人不一样,视野不一样,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受到冲击。在大集团这个平台上,全校交流的层次与范围都大大提升,教研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