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宇宙与爱

 生机饮食养生 2013-01-30

关于万有引力

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规律,这一规律认为,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其引力大小与每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同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越校

接下来,我们用“宇宙万物在不断融合生长”来解释万有引力的形成原因(以下简称为“引力子流理论”):

天体间万有引力产生的原因是:天体不断吸纳周边的比组成天体的基本粒子更低一个量级的粒子(下面简称引力子),造成一个相对的引力子虚空,宇宙间无所不在的引力子必然向这一相对虚空补充,从而在天体周围必然形成一个向着天体中心的引力子流,引力子流就是引力产生的原因。(*注1)

天体不断吸纳周边引力子的过程:组成天体的基本粒子不断俘获周边的引力子,相当于一台台引力子压缩机,把低浓度的引力子不断“压缩”成基本粒子的组成部分,从而会形成周边的引力子虚空。类似于房间中的空气压缩机把房间里的空气压缩了,必然使房间外面的空气流进来。——这一过程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宇宙的不断生长不会受到空间的限制,因为在宇宙的生长过程中,低量级的粒子跃级时总是被压缩了。

*注1:由于万有引力是引力子流的产物,所以它是有一定传播速度的,万有引力具有传播速度这一结论也许是——为什么利用现有的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星体运动和宇宙飞行器运行轨道和观测到的实际运行轨道存在一些出入——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万有引力的大小不仅和物体质量有关,还和组成物体的基本粒子吸纳引力子的能力以及引力子对天体的穿透力等有小量相关。

*注2:不要直观的判断地球吸纳引力子产生的引力不可能“有这么大”——在实际上,地球本身的半径约6400公里,地球的质量约为60万亿亿吨,它的引力作用随着离地距离增大而迅速减小,到离地700公里左右,即离地到地球半径不到1/9的位置,人造卫星甚至已经不用担心地球引力会把它吸到地面,而自由悬在太空作绕地飞行。所以相对于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地球吸纳引力子引起的“这么大”的引力是很小的,也是不难理解的。另外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是,据当代不少专家学者研究,地球一直处在不断膨胀中,在侏罗纪,地球的半径为现在半径的80%左右,并且据此解开了许多传统地质理论不能解决的地质和古生物之迷。如果这一结论推理过程的科学性得到进一步证实,那将是地球在不断生长的一个很好的直接证据。

另有科学家发现:不同结构的物质具有稍微不同的重力加速度,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各物质在真空中的重力加速度逐渐递减。即轻核原子构成的物质,其重力加速度较大,重核原子构成的物质,其重力加速度较校——用引力由引力子流产生这一理论可解释为:由于轻核原子的结构和序列没重核原子紧密,所以,同等质量的轻核原子吸纳引力子的能力要大于同等质量的重核原子,故其重力加速度较大。

根据“引力子流理论”还可解释黑洞引力场(有待证实):我认为黑洞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引力流——第一种是“球心引力流”:黑洞和其它天体一样会由于不断吸纳引力子而产生一个向着黑洞中心的引力场(图示中发射状线条表示的部分)。第二种是“旋涡引力流”:由于黑洞的物质结构致密,甚至连引力子都难以穿透,所以在黑洞运动过程中,引力子要绕过黑洞的一面,抵达另一面,从而形成一个“旋涡引力流”。 具体情况见图示。

根据上面的解释可以得出黑洞引力场的几个特征:1、在漩涡引力流的作用范围内,黑洞表现出它巨大的吸引力;而在旋涡引力流范围之外,它的引力会突然变得小很多。所以牛顿的引力公式无法应用于黑洞。

2、黑洞的旋涡引力流不是向着黑洞球心,所以在其旋涡引力场内,它吸引周边天体时不是直线吸引,而是沿一定的弧线;

3、黑洞位于图示中球面A的部分存在一个“斥力潮,而位于球面B的部分则存在 一个强“引力潮。可解释黑洞为什么会抛出它在位于球面B时吸引的天体的大部分物质。

如果黑洞的存在得到证实,那么黑洞就是比组成天体的电子、质子等基本粒子更高一个量级的粒子。

从理论上讲地球也会存在旋涡引力流,但由于组成地球的基本粒子结构远远不如黑洞致密,所以决大多数引力子如果不被吸纳就可以透过地球球体,同时由于地球的相对于空间中引力子场的运动方式是复式的(即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中心公转,银河系本身也在朝一定方向运动),而黑洞一般是星系的中心,它的运动方向一般是单式的,所以地球的旋涡引力场基本上可以忽略。

万有引力之迷至此已经揭开,宇宙间所有的力都是由引力子流产生。和黑洞的引力场类似,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等应该也可以用引力子流理论解释。

宇宙万物在爱的意志下演绎

宇宙从无穷小的粒子在无穷久远的时间中,在无限大的空间里生长而来。在这一过程中,“融合——突破——再融合”是宇宙创生的法则。因而,这一法则是宇宙存在的根本,也是宇宙万物自觉或不自觉地一直都在遵循的宇宙法则。

我们在《意识从哪里来》一文中论述过人的意识与宇宙万物没有任何区分,因此,从精神到肉身,人类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宇宙这一法则的作用之下。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不断相互融合,人类社会才不断进步发展。

对人类来说,“融合——突破——再融合”就是爱,爱的不自觉表现是建立在自己利益基础上的与他人与社会合作,对自然不断了解和学习。爱的自觉表现包括——不纯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的对家庭的爱,对社会的爱。爱的更高层次是不断超越自我——“融我为人人,融人人为我;融我为万物,融万物为我”,以人人之乐为我之乐,以宇宙、自然之存在为我的存在,超脱一切痛苦和死亡的恐惧。

如果承认有上帝,我想说:宇宙并非上帝所创造,上帝只是和宇宙同在而已,上帝是宇宙这个实体的最高法则,或者说灵神——上帝就是爱。

——爱就是宇宙间的上帝,它充坼于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它从来不曾思考,从来不曾改变,它不曾也永远不会听任何信徒的祷告;它恒久存在,人类的思维必将融入它的灵,最终在爱这一灵神的指引下摆脱一切痛苦和恐惧。

意识与物质

物质是宇宙间唯一的本有之物。如果一定要划分——

物质这一宇宙本有之物可分为两部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量”是可以用从无穷小到无穷大之间的任意数字表达的一种客观存在;“物质的性质”是不能用无穷小到无穷大中任意数字表示的另一种客观存在。 量是可转移和转化的(从一实体到另一实体),而性质则不然,它只能变化。

质量、速度、能量等可以相互转移和转化,属于“物质的量”。

实体的颜色、硬度、运动方向等,以及由它们组合流程表示的人的意识、欲望是“物质的性质”。

所谓意识,是物质性质组合的流程表示,属于“物质的性质”。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就是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关系。

快乐和痛苦从哪里来

当某一事件使我们的眼耳鼻口,心肺肠胃,肌,肤等一处或多处器官处于相对兴奋的并且和谐活动的状态时,我们就会感觉快乐。例如性爱的快感,视觉、味觉快感,成就的快感等。

当某一事件使我们这些器官处于相对兴奋的不和谐状态,我们就会感觉痛苦。

例如我们对一件事有“做”与“不做”两种相互矛盾的想法时,我们的心肌及肢体肌肉会在这两种矛盾状态下,同时接受经由神经中枢传来的两种不同电信号的指令,产生两种不同的运动趋势,从而导致痛苦。又如我们如果对某件事的成功有很大期望和信心,但结果却出乎意料时,我们的眼耳、心肺、饥肤等器官往往会在结果与期望两种不同信号的刺激下表现得有些难受。

——可见决定快乐与痛苦的关键在和谐。美是一种和谐,因而美感可以带来快乐——更多的快乐来自我们自身欲望的和谐,来自我们与他人与周边事物与自然万物的和谐——所以把自己和他人和周边事物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是快乐幸福的根本。——“融我为人人,融人人为我;融我为万物,融万物为我”是快乐的根本。

欲望——

引起快感的行为或事件会促使感受器官产生密度较大的生物电信号流刺激脑皮质,从而使这些事件在皮质层由数万树突、轴突等组成的信息轨道相对于非快感事件格外通畅、清晰。所以当快感事件一旦被某一信号触发,我们往往就会产生非常强烈地再一次完成或者想各种办法去完成这一事件的欲望和肌肉动作。例如性的欲望,烟民吸烟的欲望,毒民吸毒的欲望,取胜的欲望、审美的欲望、吃的欲望等,以及由这些欲望延伸的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等。

协调控制这些欲望,其本质就是协调万物。我们都知道,协调社会的矛盾需要原则或规定,而协调万物则需要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就是万物都在遵守的法则——这样的法则在宇宙间只存在一个——爱。

快乐很重要

没有快乐就很难有持久的做事情的效率与质量。

有快乐才会有真的信心,现在的快乐体验是对未来生活激情的保障,是对希望的保障。

快是速度的标志,快乐是我们朝信仰与理想顺利前进的标志——快乐意味着前进很顺利。

速度是一种能量,所以前一刻的速度能传递给后一刻。快乐也是一种能量,因为快乐给我们信心,使我们能迅速突破生活道路上的障碍。

也许现实生活中每一件事都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那么好,但老天注定每一件事都会进步,所以我们无须为它们烦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