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姐”“房媳” 最近一个月,网上热传的“房妹”“房叔”“房姐”“房媳”腐败案件,引起中纪委的高度重视,按照党中央“即打老虎也打苍蝇”的指示精神,公安部等部门已组成调查组,立案侦查。 陕西神木县的“房姐”龚爱爱,本人原来是农民,属于发了财的“煤老板”,现在有全国红旗手和省人大代表荣誉,她至少有4个户口,其中在龚爱爱名下就有两个户口,分别在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派出所和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派出所。陕西省神木县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身份的龚爱爱,在京有20多套房产,价值逾10亿。其中,龚爱爱以龚仙霞名义在北京工体8号院潘石屹的“三里屯SOHO”就持有的3套面积在40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购入时价值4000多万,有2500余万贷款,目前价值1亿。龚爱爱进京户口是在房山区乡镇派出所办的,后来转户到朝阳区奥运村派出所。 山西运城的“房媳”张彦,本人是山西运城人,现在是运城地区纪委工作人员,在京身份证姓名为张彦,曾用名张祥,户籍所在地为海淀分局中关村派出所;其在晋户口名为冬岩,落户在夏县公安局裴介派出所。其丈夫孙红军为运城地区夏县公安局局长,其公公孙太平为前运城地区财政局局长。他们在各地拥有十余处房产,其中在北京至少有二处,其中一处是中关村南街的902号505室,属于中关村一小的“学区房”,现在二手房售价每平方米8万元。2007年张彦的户口所在地为顺义区杨镇派出所,2010年把户口从顺义迁到了海淀区中关村派出所。 现在媒体记者采访的专家们,都异口同声谴责中国最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有腐败,矛头直指公安机关户籍管理人员。 但是,笔者发现,龚爱爱进京户口是在房山区乡镇派出所办的,张彦户口是在顺义区杨镇办的,时间都是2007年,而且均为远郊区重点发展小城镇。 龚爱爱和张彦俩人有什么资格把外地户口入户北京的呢?关键是北京市远郊区33个重点发展小城镇都有进京落户指标,这些进京指标都掌握在乡镇“一把手”的手里,乡镇公安派出所工作人员凭“进京户口指标”按章办事,即使有受贿现象,也是小小的一只“蚊子”,乡镇“一把手”才是“苍蝇”呢? 北京远郊区乡镇“一把手”属于处长待遇,虽然在北京城里处级干部多如牛毛,可在北京城外那可相当于“县太爷”啊,即使在北京远郊区,乡镇“一把手”也是数万良民是“父母官”,相当于部队的集团军军长。乡镇“一把手”每年有上十亿资产从他的手指头缝里流进流出,吃香得很,实际权利比总理还大,这叫“县官不如现管”。 笔者在20年的房地产生涯中,跑遍北京市远郊区各个乡镇,只有少数乡镇没去过,接触过各种各样性格的乡镇“一把手”。乡镇“一把手”就是几万亩土地的“太上皇”,他说了算。土地是乡镇财政的“金库”,也是乡镇政府的“小金库”,同时是乡镇领导腐败的源泉。 此外,乡镇“一把手”直接掌握“进京指标”落户乡镇的权利,那可不是乡镇派出所所长说了算的。您知道现在一个“进京户口指标”值多少钱,一个乡镇一年有多少个“进京指标”,乡镇“一把手”一任经手多少个“进京户口指标”,说起来能把普通人吓死。 其实,利用北京远郊区建设的机会获得“进京户口指标”始于1994年。 1994年北京市为了支持远郊区小城镇经济发展,选择了10个乡镇作为政策支持的试点单位,它们是:昌平小汤山、房山长沟、通州崞县、顺义杨镇、大兴榆垡、平谷峪口、怀柔杨宋、密云太师屯、门头沟斋堂、延庆康庄,其中前5个小汤山、长沟、杨镇、崞县、榆垡同时为全国试点重点发展的小城镇,后5个属于北京市级政策扶持重点发展小城镇。 举例说明:大兴区榆垡镇是北京最南部的乡镇,与河北省固安县接壤,距离北京天安门48公里。榆垡镇辖域面积136平方公里,2010年有4.7万人口,是京郊平原地区人均占有土地最多的地区之一,平均每公顷3.46人,而北京人口毛密度最高的大栅栏地区,平均每公顷735人。 榆垡镇属于国家级重点发展小城镇。那么国家给什么样的优惠政策呢?不外乎还是现在的三条。一是允许乡政府征用农民土地搞房地产开发,二是银行贷款扶持,三是用北京市户口吸引外地人才。 每个重点小城镇都建立一个经济开发区,在经济开发区里,有15%的面积可以建商品房。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榆垡镇经济开发区总面积达470万平方米,建设高档住宅(其中三分之二面积是别墅)达180万平方米,为此,榆垡镇成立了一家镇属房地产开发公司。 其次,允许镇属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开发区土地做抵押向农业银行贷款征用农民的土地,那时候在榆垡镇征用农业用地的征地费是每亩2000—3000元。 第三,榆垡镇用优惠税收政策(三免一减),吸引全国各地的企业来榆垡镇兴办实体,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增加当地税收,并最终增加农民收入。1994年凡是在榆垡镇投资50万元并购买一套商品房的外来投资者,就可以在榆垡镇落实一户三口人的进京户口指标。 正是“投资榆垡、户口进京”的强大吸引力,使得榆垡镇1995—1997年的三年里,引进入驻开发区企业400多家(现在实际落户榆垡经济开发区生产的不足40家),注入资金近20亿元。 据笔者了解,榆垡镇每年从北京市公安局获得300户900人的进京指标,1997年停止这项政策时,榆垡镇有近千户外地企业家落户榆垡镇,属于镇属城市户口,5年后可以自由转出,现在他们都成为朝阳、海淀的正式城市居民。 笔者有几位朋友就是这样从榆垡镇进京的。其实,大部分企业家的业务都不在远郊区榆垡,而是在北京市中心,但公司注册在榆垡,在榆垡经济开发区纳税即可。他们都在榆垡开发区买了商品房,他们城里还买了居住的商品房。所以,现在榆垡开发区的商品房小区一栋一栋地全空着,但是都有房主,且不是凡人。 笔者一位外地知青企业家最有意思,一家三口落户京城后,为了再要一个儿子,他在老家抱养了一个,当年又花了50万元在榆垡开发区另外注册了一个公司,为一个月的男婴落户北京。如今孩子在北京四中念高中,学习成绩在四中排前百位,就要考大学了。他称呼我陈大爷,英语说得贼流利,听得我这个曾经的高中英语老师都快成“英国文盲”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