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读《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

 太阳初照 2013-01-31

细读《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

(2012-09-03 11:17:43)     渔隐布衣
 
 
标签:

读书笔记

分类: 读书笔记

 

细读《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

                                 《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书影

     
    在亚马逊邮购2011年版《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甚悦。一是书装帧极佳,虽贵些,但就其内容和图版量,很值得;再是此类书极缺,我所有的藏书中无此类;第三,不少大家的题咏手迹,极其精妙。

    断续数日读毕,感慨良久,心尚系之而不能已也。


    严格说来,《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不能算是一本书,而是写满名人题咏的一部卷子。所谓“卷子”,原是书画装裱的一种形式,而此卷子则始成于晚清光绪年间。林屋山,就是今天太湖西侧的洞庭山。卷子上画的是林屋山的老百姓送米图。送米给什么人呢?是给当地的巡检(相当于今天的镇长,是最低一级的公务员)暴方子;暴方子何许人也,为何要送米给他呢?这是每位读者急于知晓的问题。暴方子也是一个读书的士子。他为政清廉,刚直不阿,光绪十六年底(1890年),因得罪上司而遭罢官。暴方子丢了官后境遇窘迫,“债累满身,一钱不存”,不但无钱搬家,甚至连下锅吃饭的米都没有。林屋山当地的老百姓得知内情后,很替他打抱不平,便出来援助他,有的送来几斗米,有的送来几担柴,一月之内竟“蔓延至八十余村,为户约七八千家”。老百姓的这种自发行动,不但是对一个清官的同情与支持,也是对腐败官府的一种抗议,更是一次民意的大展示。为此,太湖厅、苏州府和江苏省各级政府大为震惊,要求“严密查访,从严惩办”。这也是做贪官易做清官难的另一缘由。身处弱势的暴方子并不惧强权,认为“山民馈送柴米,此乃万众心情所愿,怨者不能阻,爱者不能劝”(见他写给上司责问的回函),自信这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这样的社情民意,还激动了当时不少的士林名流,第二年便有人绘出《林屋山民送米图》,紧接着又“广征题咏”,俞曲园为之作长歌,吴大澂、吴昌硕等名家均有题咏,都认为这是一件“直道在人心不死”的大事。

    暴式昭,字方子,河南滑县人。光绪四年(1878)选授震泽县平望司巡检,十一年(1885)补授苏州府太湖厅甪头司巡检。巡检者,从九品,虽然位卑权微,但他克尽厥职,且以清正廉洁著称,“刻苦自厉,非其分所应得,一钱不取,虽其母不能具甘旨,妻子无论也”。洞庭西山有典商三家,每年须纳钱三百六十千于巡检司,他上任后,首先废除这一陋规,将所得尽付西山的慈善机构继善堂。公事之馀,则短衣草屦,徜徉山水田野间,问民疾苦。凡遇先贤祠墓即将湮废者,他都一一整修,或立碣植树,予以保护。今存于石公山的“敬佛”碑、诸家河的诸稽郢墓碑等,即他当时所立。他又寻访山中遗老诗文集,捐出自己微薄的俸银,锓梓行世。可见他对地方文化的重视,即使在封建时代,重视文化也是一方官吏的治绩。十六年(1890)发生了一件事,终止了他的仕宦生涯。西山百姓以花果为主要生计,时有外地人来西山放蜂采蜜,影响了花果的收成,他作为巡检,便予以阻止,不料官司打到苏州府,为百姓争利,几经曲折,终于是年十一月得罪上司被劾去官。

    暴方子将百姓的馈物周济贫困,其中给继善堂的就有大米六十石、柴草数百担。十七年(1891)三月初六,式昭携眷返回河南老家,西山百姓四五百人至码头跪送,哭不听行。暴氏夫妇也泣不成声,依依不舍而去,仅载图书数十卷、质券一束而已。甲午战争爆发,因吴大澂推荐,暴方子随出山海关,奉檄至塞外买马,往返千里,不私一钱。其明年,即光绪二十一年(1895),他积劳感疾,卒于牛庄军次,年仅四十九岁。所著有《鹤梦庐尺一幸草》、《廿四史识小录》等。


    除此之外,卷子中还收录了暴式昭生前好友易实甫(顺鼎)先生送给他的三首诗稿手迹。另还有如胡适所说的“三件珍贵的历史资料”,一件是沈敬学先生抄录的洞庭西山各村百姓送给暴式昭的柴米食物的清单,一件是苏州知府魁文农对暴式昭的训斥公文,一件是暴式昭亲笔抄录的自己答复上司的禀稿。暴式昭廉洁奉公、为民谋利的品格值得当代学习,抗日爱国的精神值得当代纪念。

    六十年后,暴方子的孙子暴春霆将《送米图卷子》拿出请胡适、张东荪、俞平伯、徐悲鸿等名家题跋作画,冯友兰、朱自清、沈从文、张大千、朱光潜、游国恩等名流学者均有题记。胡适无疑是以现代眼光审视这个卷子的第一人,他在序文中指出,卷子里不仅名家手迹显得弥足珍贵,也是当时中国民治生活的珍贵史料。朱自清的题字则一步到位,“这幅图这卷诗只说了一句话:傻心眼儿的老百姓才真公道。”之后,这卷子连同五十多幅题跋字画一起,以书册的形式印成100本分赠与题跋人,而原稿则于文革期间被付之一炬,灰飞烟尽了。锺叔河先生虽说也算是老出版界业中人,坦诚从不知道1948年曾印行过名叫《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的这本书。
 
    最初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由北平彩华印刷局承印《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印本开本38×26.5厘米,印数仅100册,分赠题咏者。卷子中不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更集清末和民国五十余位名家大师的手迹,历史价值、书法价值、文化价值都很高。

    据湖南美术版编者锺叔河先生说,一个偶然的机会成就了此书。他从一篇文章中见到这本书名后,辗转借来复印件全本,快读一过,立即向出版社推荐出版这部奇书。藏此书者赵国忠先生家中藏书甚丰,这部《送米图卷子》,是他披沙拣金般从北京的一个旧书摊上以50元的价格购来的,正可谓慧眼识珠。由于复印件不能影印,赵先生又慷慨地将他珍藏的珂罗版原印本拿出来提供制版。可以说,正是老少两代爱书人的共同志趣和相互协作,才拣拾回来这本既有文艺欣赏价值又有社会历史价值的好书。不然的话,这本历尽百年沧桑、说明是非公道自在民心的送米卷子,怕早已是湮没无闻了。

    我所购书是湖南美术版,听说中华书局也印行了苏州图书馆编的版本,未见有售。


    附:版本信息

    书名:《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7月1日)
    精装: 209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35647719
    条形码: 9787535647719
    商品尺寸: 23.4 x 16.2 x 2.4cm
    商品重量: 599g
    品牌: 湖南美术出版社
    ASIN: B007WYMV2C

 

 细读《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

细读《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

细读《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

细读《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

细读《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