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面图片是大洛杉矶地区一所小学门口绘出的两个荣誉标志,左边的一个是我儿子学校门口也有的“加州杰出学校”标志,右边的一个是美国教育部“蓝带学校”(Blue Ribbon School)标志。这个“蓝带学校”有多了不起?近年来,每年获奖的学校在三百个上下,而这三百个学校是从十三万多所各类公、私立学校中评选出来的。如果再进一步考虑到“蓝带学校”的评选标准有两种,一个是在州或国家标准测试中成绩优异,另一个是学校具有40%以上学生来自弱势群体而学校取得明显进步,那么图片里这个成绩优异“蓝带学校”在美国就真正是千里挑一的水平了。
从上面这张Google地图的卫星图片的截图来看,这所小学似乎和美国其他小学完全一样:图片最下面三排平房就是教室,其中最右下角是办公室(包括校长办公室),右上角是餐厅,最上面一排中间有点扇形的建筑是图书馆。教室往北的一片水泥地是运动场,它的左边有滑梯等供低龄学生使用的活动设施。再往北是一片操场和两片网球常 简洁整齐的教室,并不见特别的奢华。
下面是“英语学习者”上课使用的ELD教室,有的学期只有几个学生上课。六百人左右规模的学校,今年有一百三十多人要参加英语学习者的考试,这个比例略低于加州全州平均24%的比例. 餐厅和紧邻的一个室内小体育馆。露天的就餐区,真正体现了南加州的阳光。
图书馆的样子和美国其他小学也没有太大差别,配备了不少苹果电脑。其实从教学设备的角度来说,这个图书馆(现在一般喜欢叫多媒体实验室)略微有点落后了,我儿子所在的只到三年级的小学去年就“筹款”添了四十台iPad。
我还看到了其他需要更新的设备:
从地图上看,学校的西边和北边都是主干道,无法停车接送学生,只有在东边和南边的一条L型的单行道可以使用,接送时交通的压力可以想象,连学校制订的接送守则里自己都直接用了臭名昭著这样的表达,这个死穴或许因为学校建校太早而带来的。放学接学生的车辆能沿着校外道路排成270度的队。
想把学校维持在这么高的一个水平也不容易。开学第一天学生带回家的几乎都是要捐款的通知,这个华人近半的学区当然也会准备中文的捐款通知,不说臭名昭著吧也算是远近闻名,学区每个学生每学年至少要捐二千美金。
还不算其他形形色色的信封,有给学校买学习用品的,有给班上老师买材料的,够学生父母忙活一会儿的了。钱捐得多当然有很多事情要好做一些,比如校外的参观(Field Trip),这所学校一个月安排一次,而我儿子的学区只能是一年一度,成了孩子们盼星星盼月亮的事情了。
这样千里挑一水平的学校,真正可以说是全美国最顶尖的了。它并不奢华,而且这样的杰出成绩也不是奢华能够换来的。可是维持这样的荣誉也真不容易,正是应了一句流行语:金钱不是万能的,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美国的顶尖小学到底怎么好? 美国加州的法律规定每一所公立学校必须在每年二月一日以前公布一份统一要求的责任报告卡,公开学校上一学年的各项条件和表现,这样一所学校哪里好哪里不好就是法定的公开信息,需要了解的人都可以查到。 现在来看一下我前面介绍过的那所千里挑一的美国“蓝带学校”的报告卡,我们就可以了解一下这所小学到底怎么好了。实际上,它真是好到有点让人难以置信程度。 报告卡显示学校在2010-2011学年共有从学前班到五年级(这所小学五年毕业)的学生643名,其中亚裔61.6%,白人21.2%,拉丁裔8.2%,两个以上人种7.5%,其他种族数量都很少。这显然是一个亚裔集中的地区,全美国主要人口的构成大概是拉丁裔40%多,白人30%多,黑人和亚裔各10%左右。在学生的构成比例里,“英语学习者”占15.1%,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全加州的24%和我儿子学校同一学年的37%。过去三年的班级人数,学前班在18.8-22.5人,四、五年级在29-31人之间,大致是年级越高人数越多,而且近几年是递增的,折射出了美国经济的不景气。学校学生受到退学等严重纪律处分的比例几乎为零。 在学校设备部分里,该校得到的全是优秀,要被检查的22项全部通过,一点都不含糊。报告说有10020万美金的教育债被用于了学校硬件的改善上。我儿子的学校有一项没有通过,可是他们还为此挺自豪:是因为电脑等设备的使用量突飞猛进,学校电路不符合要求了。我们学区正在积极推动收取教育债,其中改善儿子学校电路条件的方案和预算都在里面了。说教育是靠钱烧出来的大概多少有些道理。不过,美国对学校校舍和设施一年一度的标准化检查,实在是确保学校环境安全可靠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值得借鉴。 学校的教师数量过去三年分别为32、31、27名,所有教师都符合相关职业标准,没有在自己不具备专业条件的领域里代课的教师(这部分特别标出“不具备英语学习者教学专业资质”一项)。行政人员里有一名图书管理员(多媒体教师)、一名护士、一名心理矫正师、一名语言矫正师。教师平均年薪70997美金,高过加州平均数约8千美金(加州教师薪酬在全美也在最高的行列)。学校获得的经费平均每个学生8584美金,其中有使用限制的(比如专门用于英语学习者)2496美金。学校支出35%为教师薪酬,6%为行政人员费用(一个校长就要拿到12万左右)。能够有较高的薪酬待遇吸引优秀教师是很重要的一条,我介绍过一份五年级教师的学生调查问卷,那名教师就是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教育学硕士毕业。加州公立学校的教师职位差不多都要硕士才能申请得到,哥大也很一般,可是哥大的师范学院却是全美数得上的,那里的硕士出来在小学任教那是相当强的。 学生的成绩表现当然是倍受关注的。加州一年一度有一项针对学生各科能力的标准化水平考试,从二年级开始。该校过去三年表现如下: 表格的第一列是科目名称,从上往下依次为“英语和语言艺术”、“数学”、“科学”、“历史和社会科学”。二、三、四列分别为该校、学区、和全加州过去三年的成绩,列出的数字是学生表现排名的百分比,也就是说90等于比其他90%的学生好。全加州的数字在50%左右这很正常,就是一个平均数字。而学校全部在90%以上,这就很了不起了。在加州,学生的成绩表现最终被换算成为一个学术表现系数(API),最高为1000分。这所学校上个学年为969分,而全加州的平均数字是778分,这样的API分数实在高得惊人。事实上,这所学校所在的学区上一个学年(报告卡还没出来)的API是全加州第一名! 美国的法律规定不能公开每个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搞个人排名,但是学校会有一个平均的排名。根据学校的API分数,这所学校在全州得了10分,也就是说比加州其他90%的学校要好。然后,在“统计数据相同”的100所学校里,它的得分是7,也就是说在这个档次里又比70%的学校好。不过这一点我是比较难理解的,那些比这所学校还好的20%-30%的学校得是什么样儿啊!不管怎么说,美国小学排名的得分就是这样打出来的。我儿子的学校同一学年是9分里的第6档。 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一下,这些考试和评分是为了给评估学校和学生的水平提供依据,而不是为拉开学生的差距、判定升学条件提供依据。这样一所最优秀的“蓝带学校”并不是通过招生考试把“尖子”学生集中进来的,而是绝对的就近入学原则,谁在学区租套房都可以入学,包括不少刚刚从中国过来英语十分吃力的学生。一所学校能把这样几百名学生的标准化考试的平均成绩带到接近满分,这才是真正的了不起!可以说是对美国国会在2001年通过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的法案精神的完美诠释。美国教育部“蓝带学校”的评选要求规定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凭借着如此优异的成绩,这所2005-2006年度的“蓝带学校”近期再次入选一定会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