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单元之十五 回顾(续三)
按住LCD右边的“光圈”钮转动拨轮,可以调节光圈,曝光量和景深也跟着变化; 按机顶的“ISO”钮调出ISO菜单,改变ISO值,曝光量同样跟着变化。 我们要做的,主要就是控制曝光量增减的量使之适度! 一般来讲,根据“宁欠勿过”、“白加黑减”原则以及CMOS对色彩感光的特性,拍浅色花卉时,最好减光(向左为减)0.5-1个EV甚至更多。 室内拍摄不但不需要加光,降低1个EV左右可能更好(这是我的经验,欢迎各位指正),遇到黑色主体时需要减得更多。这样做还可以有效降低快门速度,有利于获得安全快门。拍浅色主体放到标准曝光量也够了。 需要提高曝光量的情况并不多,主要就是拍雪和拍婚纱。 其余可以依此类推。 在采用手动模式时有2点一定要注意(其实也是其他模式需要共同注意的):一个是曝光前一定要确认一下设置的参数,尤其是光圈,因为光圈影响着景深;另一个是一定要见到合焦确认指示灯亮了以后再曝光(哪一个是对焦钮需根据你设置为0方案还是1方案来定。)。如果合焦灯闪烁,或者快门值闪烁(显示“30”是曝光不足不能合焦,“4000”是曝光过度不能合焦),都应该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故障后再曝光。
ISO感光度是表示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感光度越高,就越适合在光线昏暗的场所拍摄。数码相机的ISO感光度可以与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等效转换,并可通过设置来改变ISO感光度。 550D的感光度最高可以达到ISO12800,即感光灵敏度达到了ISO400的32倍,也即光圈或快门值的5档(5个EV),这个技术进展是非常惊人的,它为手持摄影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后盾,也为高速动态拍摄带来了突破。但数码摄影的高ISO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强大敌人,也就是它的孪生兄弟—噪点。高ISO技术的发展历史也可以说就是与噪点斗争的历史。 高ISO主要用在: 1 在弱光条件下手持拍摄时提高感光度,让快门速度达到安全快门以上,也即作为防抖的一种手段来使用,这是高ISO的主要用途。如果达不到安全快门,快门速度的任何提高都是毫无意义的; 2 拍摄夜景时以高ISO提高感光度,使手持拍摄夜景成为可能。当然同样需要安全快门的保证; 3 在抓拍动态物体时,以高ISO来保证快门速度达到拍摄这种情景所必须的最低速度。有关的快门速度值已经提供给大家参考。 调节ISO,实质就是调节信号的放大倍率。 当设置为“AUTO(自动)”时,要注意设置上限。建议室外摄影时将上限设置为400,室内800。如果不设置上限,在自动拍摄模式下ISO可能会高达3200,在半手动和手动模式下更可能高达6400。随着ISO的升高,噪点也会越来越严重,画质下降,直至无从容忍,所以我们不要把高ISO当做常规手段,而是应当作为一切手段中的最后手段来动用。
关于噪点 噪点是高ISO的伴生物,是光-电子感光成像机制所决定的,无从避免,我们只有面对现实。噪点产生的主要根源是: 传感器在光-电子转换和传输、存储、处理过程中,都会产生杂音或感应杂波,这些杂音杂波就在图像上形成噪点。传感器在工作中表面温度会上升,就会使光电二极管工作异常而产生噪音-- “本底噪音” 传感器接受的信号,传送到相机内置图像处理器进行处理时,也会造成噪音。例如对于尺寸较小的图像,为了使其更清晰,图像处理器会增强其色彩边缘,这就会产生图像噪音(马赛克噪音)。 伴随着长时间曝光(通常在1秒以上),会产生“黏附象素”或“热象素”噪点。传感器的面积越小,集成的像素越密集,光电转换效率就会越低,就越容易相互干扰而产生噪音和噪点,所以高像素小型DC会产生比单反严重得多的噪点,其中普通人可见的噪点90%以上是因此造成的。 噪点的产生还与使用的文件格式有关。Jpg格式是有损压缩格式,它在压缩、存储、传输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噪音(噪点)。由JPEG格式压缩而产生的图像噪音也被称为马赛克噪音(Block Noise),压缩率越高,图像噪音就越明显。。RAW是无损(或极少)存储格式,一般就不会产生和增加噪音(噪点)。
关于降噪 一般有下面几个途径:
从源头上避噪 首先就是慎用高ISO。550D的DIGIC4图像处理器的噪点处理能力很强,ISO100时的画质良好,ISO200-400时对画质影响仍然比较轻微,即使至ISO800,作为“到此一游”的业余摄影作品,噪点水平也还是可以容忍的。因此非不得已尽量不要动用高ISO。在ISO设置为“自动”时,要设置上限,推荐值为400(室外)和800(室内)。超过这个限度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慎重选用。 其次,噪点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曝光不足,尤其是在图像的阴影区域。所以,如果你对噪点的表现非常挑剔,可以在拍摄时增加一定的曝光补偿,这样能使画面看上去更加明亮,减少噪点对画面质量的影响。但是,画面轻微过曝后,高光的部分细节将会丢失一部分,所以要慎重考虑它的取舍。 第三,就是采用RAW格式存储和处理图像。RAW格式不能避免噪点在感光过程中的产生,但至少可以避免jpg格式在压缩存储信息数据时产生的噪点,也绕过了相机内置图像处理器处理图像所产生的噪点。 利用相机内置功能降噪 550D具有2个内置降噪功能: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和高ISO降噪功能,都可以在自定义功能中设置(具体操作参照说明书193页)。但DIGIC4图像处理器的能力再强,也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内置处理器,远远不如电脑和专业除噪软件。所以对于具有后期处理能力的摄友,我不推荐使用,建议自己在后期中加以处理。
利用jpg格式专业降软件噪除噪 我们最容易获得的jpg格式图像降噪专业软有:550D的随机软件DPP、光影魔术手和著名的NeatImage。DPP的NR功能,不但能处理RAW格式文件,也能处理jpg格式文件,一身多能。光影魔术手有“高ISO降噪”和“颗粒降噪”2个功能。NeatImage可以作为独立软件使用,也可以作为Photoshop的插件使用。经过对比可以看出,降噪处理后,3种软件对细节都保持得相当好,看不出明显的区别,但是对噪点的处理差别还是很明显的,NeatImage的处理质量遥遥领先,光影的“高ISO降噪”明显不逮,DPP比光影稍好。 作为一般的jpg 格式图像处理软件,有些软件还带有杂点处理功能,如ACDSee的“杂点”、Photoshop的“滤镜-杂色”和光影的“颗粒降噪”也都可以处理噪点。 综上所述,我们优先推荐使用NeatImage降噪,其次是DPP的“NR”、ACDSee的“杂点”和光影的“颗粒降噪”。
最犀利的武器是用RAW格式来最大限度地避免噪点的产生并进行处理。RAW格式的处理软件有:550D的随机软件DPP、Photoshop的插件Camera Raw 6.3,以及同是Adobe公司的专业软件LightRoom3。有兴趣的兄弟可以设法到网上去下载。
还可以综合运用PS技术降噪,例如你可以先用滤镜把全图虚化,然后用历史记录画笔把主体涂抹还原,背景上的噪点也就随着虚化而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