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巷糕团店

 苏迷 2013-01-31
 
  美食记
  平民美食往往不在高屋大堂,因为既要好吃,又要价钿便宜到根根上,符合这样条件的美食很多时候就叫“小吃”或是“小炒”。但咱老百姓,好的就是这一口。这样的店以夫妻老婆店居多,因为租不起黄金地段,往往散落在苏州的小街小巷。别看门面不大,出品也不甚讲究,可是真鲜真味摆在那里,所费不多就能呼朋唤友大撮一顿,它们成为市井里最鲜活的场景。你有这样的平民美食推荐吗?欢迎投稿本栏目。邮箱:szcssbzwy@msn.com
  在江南,每一个小镇上,有一种店是必不可缺的,那就是糕团店。如果你身为一个江南人,那么这一辈子都将离不开糕团的相伴。从呱呱坠地时的三朝团子,到满月那天的剃头团子,乃至周岁宴上的水糕……开蒙上学要准备糕和粽,寓意“高中”,成家结婚,更是需要订制大量的喜糕遍送亲朋。而家里但凡有造屋、搬家、做寿之类的喜事,更是离不开糕团的相伴。从此,这些或软糯、筋道、甜腻、鲜美的糕团,就将伴随着你的一生,在你人生的每一个重要场合隆重登场。
  也许正因为吃多了糕团,江南人对于糕团有着很深的情结,四时八节,岁月更替,江南人会将节气和佳节寓意在一块块小小的糕团里,春天里的酒酿饼,夏天里的薄荷糕,秋天里的鲜肉月饼,冬天里一碗温暖丰富的八宝饭。在吃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心里会升腾起一种温暖和满足,觉得美景佳节是如此的真切,真切到可以握在手中,吃在嘴里,咽入肚中。仅此,做一个江南人就是幸福的。
  正因如此,在江南,这样的糕团店总是最受人欢迎的。且虽然每个镇上有很多家糕团店,但是到最后,总会有一二家,在众人的口评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镇上的标杆。如此,这家店就出名了,生意就会好到来不及做。
  在吴江松陵镇八坼社区南浩街,就有这样的一家店。其实这只是一家夫妻老婆店,名字叫金英糕团店,最早他们甚至都没有门面,就是在自家的厨房里做,做好了老板娘提篮叫卖,四时八节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美食登场。夫妻两人勤勉努力,将江南传统点心糕团做得出神入化,到现在已经发展到若不预定很难买到,老板娘也不用提篮叫卖了,只需在家闷头制作,连订货都应付不暇。
  母亲提前帮我预定好了他家的油墩。星期六的下午,我到他家去取货。才不过下午2点钟,已经有很多和我一样的老饕闻香而去。老板娘正在做油墩,看我来了对我说———你不好走开啊,一走开就要被别人买走的。我哪里肯走开呢,正好倚着门框看老板娘双手飞快地做着油墩。
  老板娘做油墩的时候,她丈夫马上在平底锅内倒入金黄的菜油,把油墩一个个放入锅内。放好了,又转头去旁边用一个个的保鲜袋分装干菜团子。看着他慢条斯理地做着,我在一旁替那锅油墩着急。正在我着急的时候,只见老板走过去不慌不忙地把油墩一个个翻了个身,翻过来的油墩正好结了一层焦脆的皮。我注意到,他只翻这样一个身,再一次走过去的时候,是把油墩从平底锅里一个个捞起来。
  一大盆豆沙、一大盆肉馅、一大盆糯米粉,老板娘站在这3大盆中间手脚麻利地搓圆摁扁,一会儿的功夫,一个个雪白的油墩就站了一排。椭圆形的是鲜肉馅的,圆形的是豆沙馅的,一个才卖一块五。这个价格,刨去成本,真正是赚几个微薄的辛苦钱。
  我称赞老板娘手艺好,东西做得地道。老板娘摇头说:这行太辛苦了,一年做到头,就年初一空一天,过几年也不高兴做了,做不动了。我咬着那鲜美多汁的油墩心中着急不已:她真的不做了,我到哪里去吃这样美味的油墩?!(金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