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花坞木刻年画:追寻已远,传承创新

 苏迷 2013-01-31

随着时光推移,随着机械化、工业化强势挟持了现代人的生活后,这种保存着手工温暖的起始于草根的民间艺术形式,令人们的情感在曾经单一的怀念中更加多了一份渴求。

 

记者  李剑彬  陈栋

 

◎过去:曾经辉煌

 

年关又将来临,每年炮竹声声中,总有一样苏州本土的手工艺特别让人挂念,那就是早些年,家家户户都要用到的桃花坞木刻年画。

 

在印刷技术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之前,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苏州人须臾不离的物什,应用于日常的方方面面。糕点上的红纸用的是它;家里的装饰要用到它,一团和气、花开富贵是最常见的;而一年中24个节气,每个节气又都有对应的年画形式;到了年末,炮仗上的贴纸订单多到连印都来不及的地步……“那时候,木刻年画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天天有做不完的活。”今年78岁高龄,与木刻年画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资深印务大师房志达道。

 

◎遭遇:从引企入校到社友会,草根艺术激起学院使命

 

但是,更为快速和廉价的印刷技术替代了本来由木刻年画承制的作业。

 

虽然桃花坞木刻年画曾经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辉煌年月一去不复返,但是人们却没有忘记它,它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时光推移,随着机械化、工业化强势挟持了现代人的生活后,这种保存着手工温暖的起始于草根的民间艺术形式,令人们的情感在曾经单一的怀念中更加多了一份渴求。

 

“作为中国南方年画最杰出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苏州吴地特有的民间文化遗产,是苏州的一张文化名片。”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建良道。

 

基于这种远见卓识,2001年,为有利于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继承和发展,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牵头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引企入校,将传统工艺美术精神与元素融入现代艺术设计,形成了集保护继承、培育传人、研发创新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在全国工艺美术院校里还是首创。

 

在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于2013年1月趁势成立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社友会,希望籍此为平台,在方便大师和传人们及时的沟通交流的同时,融合政府、行业和高校各方力量,追寻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发展轨迹,更好地对桃花坞木刻年画及其传人进行抢救性保护。

 

◎发展:骨子是传统的,形式是当代的

 

目前,专门围绕桃花坞木刻年画项目而展开的工作除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研究所外,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还成立了苏州一团和气年画艺术礼品有限公司,此三者涵盖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研究与发展。“只有发展,才可以留住这一艺术形式。”负责此三项事务的华黎静老师道。在他看来,桃花坞木刻年画如果死守着年画这一形式,在快速消费的年代,一定是条死胡同,是走不通的。

 

而如何发展呢?“那就是产品开发。”华黎静斩钉截铁道。

 

在华黎静的设想中,桃花坞年画由于有着吉庆祝颂的内容,比如开市大吉、天官赐福、麻姑献寿等国人喜闻乐见的传统内容,可以开发出系列的礼仪用品,“骨子是传统的,但形式是当代的。”华黎静道。而对于坐拥优厚艺术师资的艺术学院,华黎静也着意大干一番,“我们将与各系联手,开发具有桃花坞木刻年画元素为题材的,结合传统工艺美术的技艺和形式,来开发具有当代审美的不同品类,比如陶器、琉璃、饰品等。这种透着浓重地域色彩的艺术品,相信一定会受到现代人的欢迎。”追寻已经远逝的艺术,在传承创新中,我们能够预见:2013年,桃花坞木刻很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