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地产股的估值比较分析-2013-2-1

 黑白马2010 2013-02-01
从1949点反转的这波行情,银行地产股是主线;我们选取300银行指数(399951)及300地产指数(399952)作为研究对象。从去年12月4日启动,截止到2013年1月30日,300银行指数涨幅高达42.6%,300地产指数涨幅也达到31.0%。从中线看,两大板块的上涨趋势是否能持续,我们不妨从估值角度做一简单分析。

我们选取前期的两个阶段高点作为参照。对300银行指数,2010年3月30日的阶段高点为4736.24点,2010年10月19日的阶段高点为4215.76点,今年1月30日的收盘点数为4392.17点,正好处于前面两高点之间。以深沪两市全部16只银行股为样本,市盈率估值比较分析如下:

 

 
 
我们看到第一个阶段高点的平均市盈率为17.7倍,随后股价下跌,第二个阶段高点的市盈率降为11.07倍。但目前指数处在两高点之间,但平均市盈率仅为6.7倍,远谈不上高估,估值优势明显。注意:个股价格未做复权处理,不能直接比较,关键是比较当时的估值。

再来看地产股。300地产指数前期的两个阶段高点分别为2010年4月2日的5144.62点及2010年11月8日的4636.64点,今年1月30日的收盘点位为5047.75点。我们选取1月30日流通市值超过100亿的地产股作为样本,正好也是16只。市盈率估值比较分析如下:

 
 
 


前期两阶段高点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37.43倍及31.64倍,而1月30日地产股整体大幅上涨,平均市盈率也达到33.74倍,三个时间点的指数点位及估值呈现正常的线性关系。如果地产股此后展开调整,我们一点也不奇怪,毕竟估值已经不便宜了。

分析结论:
银行股尽管已经累积较大涨幅,但仍然具备明显的估值优势,戴维斯双击(估值提升与业绩增长)或将继续推高银行股。在不出现重大利空的前提下,持股待涨或回调后低吸仍可考虑。

相对银行股,地产股虽谈不上严重高估,但已不具备估值优势。我们常说外因会对事务发展有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房产税的传闻会导致股价调整,但内因还在于本身的估值,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