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股中小盘,估值为啥总是高于大盘股呢?

 徐汉根 2022-12-30 发布于湖北
有朋友问,观察到过去这些年,A股中小盘股的平均估值,普遍高于大盘蓝筹股的估值。

而美股、港股则没有这个情况。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未来A股,会不会也像美股、港股那样,中小盘股和大盘股的估值相差不大呢?

A股中小盘的估值高于大盘股


们先看看是不是存在这种情况。
截止到2022年12月底,A股中:
· 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市盈率在11倍上下。
· 代表中盘股的中证500,市盈率在20倍上下。
· 代表小盘股的中证1000,市盈率在28倍上下。
 
港股中:
· 代表大盘股的恒生指数,市盈率在10倍上下。
· 代表中小盘的香港中小,市盈率在11倍上下。
 
美股中:
· 代表大盘股的指数,如标普500,市盈率在20倍上下。
· 代表中小盘股的指数,市盈率在15倍上下。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确实是A股的中小盘股相对大盘股的估值,比其他市场高一些。

中小盘估值高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1)行业比例不同

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不同,会导致估值出现差距。


通常来说,弱周期性的行业,估值通常比强周期性的行业高。
例如消费、医药等行业,长期的估值中枢,比证券、钢铁、能源等强周期性行业的估值数值高。

另外,在盈利一样的情况下,低杠杆经营的行业,比高杠杆经营的行业,估值数值高。

如果企业借了很高的负债,经营的时候就会有相应的风险。
例如地产产业链上,家电行业的杠杆通常较低,估值数值就比高杠杆的地产公司要高。

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中,金融地产等高杠杆行业的占比,比代表中小盘的中证500指数要高。特别是银行股,在沪深300中比例,显著比中证500比例高。

银行股是典型的高杠杆经营,长期市盈率在四五倍左右,拉低了沪深300指数的估值。

其实美股的银行股,估值数值也是比较低的。

不过美股的标普500中,银行股占比并不高。假设标普500的银行股比例,跟沪深300相同,那标普500的市盈率也会被拉下来一大截。
 
(2)「壳价值」占比不同
A股以前是审核制,上市比较困难。
很多公司想要上市,会走「借壳上市」的方式,也就是买下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
 
换句话说,已经上市的公司,除了自身业务的价值,也有自身上市公司身份的价值,也就是「壳价值」。
 
在前几年的时候,壳价值甚至占到小盘股很大的比例。
最近这几年,注册制开始实施,壳价值逐渐降低了。
 
这也会导致,A股历史上很长时间里,中小盘的估值比大盘股的估值高一截。

中小盘的估值会逐渐降低

 
那么,时间拉长后,中小盘股的估值,会不会向着大盘股靠拢呢?
 
目前来看,是有这个趋势的。

沪深300中,金融地产的比例相比几年前,下降了不少。
并且注册制实施,企业上市相对比较容易了,壳价值也在下降。

从估值数据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比如:
2015年初,中证1000的市盈率在55倍上下,中证500在38倍,沪深300在13倍,小盘股估值比大盘股高4倍多。
现在(2022年底)小盘股估值比大盘股高2倍多,差距缩小了不少。

不过,因为沪深300中,金融地产的占比还是比中小盘股高,如果这样的行业构成比例没有变化,最终A股中小盘估值,未来还是很长时间,比大盘股要高一些的。

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我们的投资。
在实际投资的时候,如果沪深300、中证500等都出现了低估机会,也会考虑同时投资。

作者:银行螺丝钉(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