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十要》

 langlijun 2013-02-02
编辑词条

《太极拳十要》

开放分类:书籍太极太极拳

《太极拳十要》由杨澄甫著,主要讲究太极拳习练过程中的精要,为习练者提供理论依据。

编辑摘要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名: 《太极拳十要》 作者: 杨澄甫
类别: 太极类 语种: 汉语
开本: 16开 简介: 主要讲究太极拳习练过程中的精要,为习练者提供理论依据。
装帧: 平装

目录

[隐藏 ]
1 基本信息

杨澄甫著
1 虚灵顶劲,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心悟:虚灵乃练拳之要。须虚,方能静、方得灵,以不变应万变,独得先机。顶劲者,如头之顶物也,虽虚而含劲,得此方得拳之精神也。
2 含胸(亦作涵胸)拔背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 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心悟:挺胸则气滞于胸背,力僵于上,劲不能发矣。含胸则气盈,脊背之气方得直贯于手,借足之力与腰齐动,自然而发,此乃内劲而非蛮力也。拔背者,以气拔而非以力拔也,以力拔则犯僵硬之病也。
3 松腰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心悟:松乃太极运拳之要,务使全身松活,方能气遍身躯不稍滞,周身太极之气如一圆大之气团,遇敌则能随机而发,无处不可用劲矣。而腰为劲之源头,尤须得松之妙理,须知腰能松,气方能沉而下盘方固。
4 分虚实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心悟:腿分虚实则举步轻灵,以一腿坐实而另一腿可随时举步移动为标准,如猫步之疾而无声。虚实之转换亦须灵活,转动以腰引领之,此为身法之要。
5 沉肩坠肘 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坠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 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心悟:沉肩坠肘亦松字于手于臂要求也,太极拳之松,须松而不垮、松而不懈,体虽松而意须臾不能离,方能以意领气源源不绝。
6 用意不用力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外家之力,最易引动,故不尚也。

心悟:太极拳之妙,在于用意不用力。此“不用力”者,不用拙力、蛮力、僵硬之力也。盖用力则气结,失自然之趣,不能做到体松气活矣,气血之流遇阻,病亦生焉,内劲不能发矣。练拳须用意,意不到,则劲不能至;意须臾不能离,意离则劲断,而气亦散矣。须意在拳先,犹写字之意在笔前,盖意在拳先,方能蓄劲、方能气满、方能劲出而有方、方能统全身之力以御敌也。
7 上下相随,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 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心悟:人之周身,为一整体。人之动,总须心手相应、周身相随也。经云: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斯为拳之至理也。不能上下相随,如手之独立于腰腿而动,则劲不能集中,形散而气散矣。手之动,须腰腿之支持,方为得劲,不得劲则出手无力矣。
8 内外相合 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心悟:形与神合拳方妙,气随意到劲始生。
9 相连不断,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连有断,旧力巳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曰 “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心悟:相连不断,犹生生不息也。劲断乃练拳易生之病,稍有分神,便难避免,须刻刻留心而根治之。每一动作下来,尤须有无穷之意,意不离则劲自不断也。
10 动中求静,外家拳术,以跳踯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 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使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愤张之弊。学者细心休会,庶可得其意焉。

心悟:内家拳术,不可以外家之法而行,唯得其静趣方妙。余练拳之际,亦颇觉愈慢效果愈佳,愈慢则其意愈深,其劲更为绵密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