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品猪生产的繁育体系分析

 LM0318 2013-02-02
商品猪生产的繁育体系分析
 
来源: 国际畜牧网--民营科技
时间:2012-10-08 16:0:47
 
1杂交繁育体系的概念及作用
所谓繁育体系,是指为了提高整个地区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效果,经过规划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合理的组织机构,包括设置各种性质的猪场,确定它们的规模、经营方向和任务,使之密切配合,从而达到工作效率高、遗传进展快和经济效益大之目的,是现代化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健全杂交繁育体系,有下面三方面的重要作用:1)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杂种优势;2)便于宏观控制。好的杂交组合是通过系统的配合力测定筛选出来的,因而能够获得较高的杂种优势。若不进行组合筛选而盲目进行杂交生产,会使整个生产秩序紊乱,酿成杂交乱配,失去宏观上的控制。杂交繁育体系的建立,实质上是总体选配制度的固定组织形式;3)可以保持高的生产水平,使种猪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养猪生产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杂交繁育体系的具体内容
2.1原种猪场(群)指用于商品猪生产,经过高度选育的种猪群,包括基础母猪的原种群和杂交父本选育群。原种猪场的任务主要是强化原种猪品种,不断提高原种猪生产性能,为下一级种猪群提供高质量的更新猪。原种猪场要设备齐全、手段先进而科学。选育目标明确,不同选育阶段有可供检查的经济技术指标。猪群必须健康无病,每头猪的各项生产指标均应有详细记录,技术档案齐全。饲养条件要相对稳定,定期进行疫病检疫和监测,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消毒等。原种猪场一般附设有供原种猪群选种用的种猪性能测定站和种公猪站,测定规模应依原种猪头数而定。种猪性能测定站可以和种猪生产相结合,如果性能测定站是多个原种场共用的,则这种公共测定站不能与原种场建在一起,以防疫病传播。原种猪场为适应育种要求,往往多留种公猪,其数量要高于一般生产场的几倍到十几倍,而且这些种公猪都是经过性能测定品质良好的公猪。为了充分利用这些优良种公猪,可以通过建立种公猪站,以人工授精的形式提高利用效率,减少种猪场和商品猪生产场种公猪的饲养数量。
2.2种猪场主要任务是扩大繁殖种母猪,同时研究适宜的饲养管理方法和良好的繁殖技术,保持母猪多产活仔和健仔。
2.3杂种母猪繁育场在三元及多元杂交体系中,以基础母猪与第一父本猪杂交生产杂种母猪,是杂种母猪繁育场的根本任务。杂种母猪应进行严格选育,选择重点应放在繁育性能上,注意猪群年龄结构,合理组成猪群,注意猪群的更新,以提高猪群的生产力。
2.4商品场其任务是进行肥猪生产,重点放在提高猪群的生长速度和改进肥育技术上。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降低肥育成本,达到提高生产量之目的。在一个完整的繁育体系中,上述各个猪场应比例协调,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各场分工明确,重点任务突出,将猪的育种、制种和商品生产于一体,真正从整体上提高养猪的生产效益。如果以年产10万头商品猪繁育体系为例,原种猪场规模约为50头,种猪场规模应为800头,繁殖场应为6000头,年生产商品猪10万头左右。整个繁育体系的结构呈金字塔状。

3猪杂交繁育体系的结构
商品猪生产的杂交繁育体系形似一个金字塔,由核心群、扩繁群和生产群组成。
3.1核心群。核心群即育种猪处于金字塔塔顶位置,主要的选育措施都在这部分进行,其工作成效决定整个繁育体系的遗传进展和经济效益。在这里同时进行多个纯系的选育工作。为了保证育种核心群能够进行准确可靠的选择,欧洲-些国家普遍建立了国家级和地区级的测定站和人工授精站为核心群服务,形成核心群一测定站一人工授精站子位一体密切配合协作,推动整个猪群的遗传改良;
3.2扩繁群。扩繁群在繁育体系中处于中间阶层,起着承上(核心群)启下(生产群)的重要作用。它的基本任务是将育种场所选育的纯种(系)猪进行扩繁,或按照统一的育种规划进行品种或系间杂交生产杂种母猪,以提供商品猪;
3.3生产群。生产群处于金字塔体系的底层,构成繁育体系的基础。它的基本任务是组织好父母代的杂交,以生产有计划杂交的商品世代肉猪。在金字塔式的杂交繁合体系中,核心群内获得的遗传进展经扩繁群传递下来,最终体现在商品群,使商品代猪的生产性能得以提高。这里基因的流动是自上而下的,不允许基因逆向流动,即祖代猪只能生产父母代猪,而父母代只能提供商品代猪,商品代猪是整个繁育体系的终点,不能再作种用。

4常见的杂交繁育体系形式
常见的杂交繁育体系根据参与杂交的纯系数目分为二系、三系和四系杂交繁育体系,其中,在我国应用最普通的是二系和三系杂交繁育体系。
4.1元杂交繁育体系。从纯系育种群到商品代的距离短,因此,遗传进展传递速度快。不足之处是不能在父母代利用杂种优势提高繁殖性能。
4.2二元杂交繁育体系。由于父母代母本是二元杂种,所以,繁殖性能可获得一定的杂种优势,再与父本杂交仍可在商品代获得个体杂种优势,能提高商品代的生产性能。三元杂交体系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母本和个体杂种优势,而且简化了制种过程,它比四元杂交体系减少了一个纯系和一个单交系,完整的杂交繁台体系只需保持3个纯系和1个单交系,从而可以节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4.3四元杂交繁育体系。父母系中父母本部是二元杂种,从理论上讲可以利用完整的个体、母本和父本杂种优势。本系分化选择可以相对减少每个系的选择性状,缩短育种期。

5最佳杂交模式的确定
猪最佳杂交模式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商品猪适合市场需求,商品价值高,竞争力强;2)充分利用各类杂种优势,繁殖和生长形状的杂种优势得到充分表现,并要明显地利用遗传互补性;3)合理地选用当地的猪种资源,这一点在我国尤为重要;4)适应特定的管理条件和饲养水平;5)在生产组织操作上进行;6)经过经济评估,综合经济效益好。当然所谓最佳是相对的,因为不同的试件、地点、营养水平等可能有各自的最佳杂交模式。
确定最佳杂交模式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根据对杂交方式及品种或品系特点的了解,根据对父母本的要求以及利用杂种优势的规律,参照有关经验与杂交参数以及环境条件来推测选择最佳杂交模式。第二种方法是对第一种方法做全面考虑后,选择一定数目的组合进行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最佳杂交模式和最优杂交组合。这里对杂交亲本品种或品系的评估是十分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