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习俗】

 李灏 2013-02-02

 

 

【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三(小年)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习俗:话说灶神今天要上天庭面奏玉皇,汇报这家人一年来的善恶,因此要祭拜灶神,让他上天言好事。现在都市家庭已没有了灶膛,那我们思考可多准备一些糖果、糕点,寓意来年生活甜甜蜜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须对住所进行彻底的大扫除,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干干净净迎新年。  

 

 

 

腊月二十五,做豆腐接玉皇

          

习俗:家家都要做豆腐、买豆腐,取豆腐为“斗福”之意。当天还要“接玉皇”,旧俗认为玉皇大帝将在这一天下界,视察人间善恶,因此起居、言语都要谨慎,祈盼来年得福。   

 

 

 

腊月二十六,炖大肉

     

习俗: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吃“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因为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而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腊月二十七,宰只鸡赶大集

    

习俗:现在虽说不用宰鸡了,但赶大集备年货还是有必要的,买些鞭炮、春联、糕点、酒水、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等等。

 

 

 

腊月二十八,贴花花

     

习俗:这一天要在屋内挂上年画,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则要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窗户上还要贴上漂亮的窗花。需要注意的是,春联和门神则要留到除夕再贴。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习俗:按老理儿从初一到初五不能蒸馒头和炒菜。谐音听起来像“争吵”,因此就在这一天把年后几天吃的馒头、花馍提前准备好。

 

 

   

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习俗:除夕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   如果当年没有腊月三十,原本年三十进行的贴春联、贴福字、放爆竹、守岁、吃年夜饭等习俗都在腊月二十九这天完成,特别是“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的压岁钱是不能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