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山情

 安文书屋 2013-02-02


 游龙似的列车驶出昆明,在南方崇山峻岭的山洞中向北行驶。铁路绕着山头盘旋上下,我们忽然发现,走了好长时间,又返回原来的地方。.对面山脚下的洞子不就是刚才进去的山洞吗!成昆铁路是全国路况最复杂的路段之一。这里刚下过一场雪,满山皆白,银装素裹,云游雾绕,恰似一位美丽的少女,披着一条轻柔的白纱头巾,愈加显得妩媚动人。

采访在硬卧车厢中进行。

歌舞演员讲述的见闻,把我的思绪带回南国边际硝烟弥漫的战场。不断进出的山洞幻化成了老山前线的猫耳洞,山头的云雾幻化成了战斗的硝烟……

            一

 老山,英雄的山,渗透着烈士鲜血的山,全国人民魂牵梦绕的山。每当听见《血染的风采》、《十五的月亮》、《小草》这些令人心神荡漾的歌曲时,许多人的心便飞上了老山,飞到了前线。

一批三秦热血男儿赴老山卫国戎边,抗击越寇。古城秦都一群有志青年心潮澎湃,谋思着上前线慰问亲人。

这是一些活跃在工厂、车间、机关、单位的业余文艺爱好者,是咸阳歌舞演出的佼佼者,是前方战士的同龄人。共同的心愿,共同的目标,28名身怀绝技能歌善舞,演奏时代最佳音的年轻人,自愿组织起一个自费赴老山前线慰问演出的秦都歌舞团。推文化宫青年曲作者修骏为领导,咸阳著名业余歌手、陕西中医附院的赵琳,石油钢管厂的架子鼓手孙运通,西北国棉七厂独角戏演员李金来,舞蹈演员林蔓莉,咸阳纺织机械厂舞蹈演员张长虎,陕棉八厂吴静,795厂子校的张云升,市工艺美术公司的刘玲,202研究所的姚凯,西北国棉一厂的宋永哲、修骏的女朋友白莉萍……

排练,尽管过去都在一块演出过,但是这次是慰问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应该拿最好的节目,夜深了,大家仍不愿离开,夜夜如此。听说年轻人要上老山慰问,各单位大力支持。陕西建筑十一公司工会制作锦旗,学校组织师生写慰问信,制作慰问卡,咸阳棉纺厂送来了一箱毛巾,团委送来了自制的锦旗,一封封慰问信,一声声祝福,送到了歌舞演员手中。

歌舞团要出发了,却发现还需个搞音响的。刘玲提出让爱人李亚豫来。论技术,亚豫没啥说的。同志们担心亚豫的身体不好。4月份胃大出血,又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还有小孩,怎么办?困难谁家都有,前方战士家中困难比我们大的多着呢。

带着咸阳30多万人的心愿,歌舞团出发了。为了筹措经费,他们一路走,一路演。广元、江由、绵阳、成都、峨嵋,演员们住最便宜的旅社,吃方便面充饥,却把演出收入的3000多元钱用来为战士们购买慰问品。

          二

 到了昆明,军区首长却不批准他们去。民间慰问的前线一律不接待。连麻栗坡大本营也不能去。

“我们千里迢迢来慰问亲人,凭什么不让去?”歌舞团的青年人热血沸腾。

“前方战斗很紧张,老山上到处都有地雷,很危险的。”军区首长耐心解释。

“我是从部队上前一个月才复员的,要不也上了前线。战士们在前方卫国戎边,不怕流血牺牲,我们怕什么?”小刘理直气壮。

“我们都是同龄人,敬爱的首长,现在不是喊‘理解万岁’么,你也该理解我们这些人的心情嘛,不批准,我们就不走!”软磨硬缠,一连10天,首长被这伙年轻人的真诚感动,破了先例。但只允许到麻栗坡。

从昆明到麻栗坡,汽车走了1天1夜。越往前走,南国的风光越浓,越往南走,公路上披着草绿色伪装蓬布的汽车越多。人群越来越少,脸色越来越严峻。

                         

 黄昏,麻栗坡烈士陵园。

青松翠柏掩映的山坡上鳞次栉比竖立着2000多个墓碑。每座墓碑下,都埋葬着一个在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他们是梁三喜式的英雄,有的是靳开来式的战士,每座墓碑都记录着越南侵略者的一桩侵略罪行。从碑文上看,这些战士都不足20岁,为了祖国的神圣领土,为了亲人的和平幸福,长眠在边陲的青山之中。

歌舞团的年轻人在墓碑中倘佯,寻找,神情庄重,气氛肃穆。春风轻轻地吹拂着,鸟儿在空中缓缓地盘旋着,盘龙江水静静地流淌着,坟头的无名小花默默地开放着。这里没有一个他们认识的亲人,这里又都是他们最熟悉的亲人,那从新闻媒体中听到见到的,那记忆中似曾相识的熟悉面孔,一个个在脑海中浮现。大伙儿不由得鼻子酸酸的,双眼模糊了。同志们默默地采来一束束山花,献给烈士墓碑前,抽烟的男同志把一根根香烟点燃,插在陕西籍烈士的墓碑前。抽一根“金丝猴”吧,家乡的亲人看望你们来了!

这是到前线的第一天,这是歌舞团演员的第一堂课。电子琴、电贝司、架子鼓、长号、短号、单簧管等现代化的乐器,调音台、聚光灯、高低音喇叭,最时兴的灯光音响设备。独角戏、男女声独唱,精心的化妆,全身心投入的演出,使指战员大饱眼福。在前方一年多来,从未见过如此精彩的演出。演完一场,觉得不过瘾,要求再演。没看见的人想看,看了的人还想再看。山坡上,露天场地上,黑鸦鸦齐整整地坐满了穿迷彩服的战士。部队首长称赞他们的演出是,新颖的歌舞,新的舞台风貌,带来了新时代的节奏。使指战员大开眼界,大鼓士气,大受欢迎。

上前线以来,政府和各界组织的慰问团不少。有带着著名歌手著名戏曲演唱家的,有带着著名书画家的,有带着记者作者的。他们都轻装简从,一把二胡或一根笛子,一个口琴或手风琴伴奏就很不错了。难呀,战场毕竟不是后方。从没有一个慰问团像秦都歌舞团带这样齐全的演出设备,服装道具,也没有像他们这样充满着时代气息,能引起战士共鸣的歌舞,像他们这样认真玩命地演出是不多见的。

 第二天,歌舞团演员们提出要上前线,到阵地上去为战士演出。

电话铃声急促地响着,一级级请示。前方很危险,有地雷、冷枪,还有越军随时可能袭击的炮火……,部队首长十分为难。前方的战士很难看到这样的演出,看到家乡人民的热情,士气会更加高涨的。经过慎重考虑,前线指挥部破例为他们开了绿灯,并指示各个接待点,不惜一切代价,保障歌舞团人身安全!

军用卡车披着绿色伪装,载着20多个大箱和28个演职人员,在崎岖的山间道路上颠簸。指挥所里的电视屏幕前,坐着全身贯注的指挥官,手机不断与前沿阵地的指挥所取得联系。不到10分钟就要通话一次。

演出点已经提前安排好了,战士们都在等着。山路颠簸得好几位演员直恶心,几个女演员已经几次呕吐。一到演出点谁也不吭声,立即投入紧张的装台化妆之中。不到1小时,大幕拉开,一看演出阵容,战士就高兴得站起来鼓掌。第一个节目是乐器合奏。

明月当空,繁星满天,后边的青山是天然的背景,台前的青松是理想的近景。演员们在这从未有过的自然舞台上演出,情感全部进入角色。清亮的歌声如山涧的溪流,沙漠中清脆的驼铃,滋润和撞击着战士干渴的心田。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你站在祖国的边防线,

我守护在婴儿的摇篮边,

你保卫祖国不惜流血汗,

我孝敬父母忍劳忍怨,

军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丰收果里有我的甘甜,也有你的甘甜。

……

唱了无数遍的歌,唯有今天的情谊深。听了无数遍的歌,只有此刻的味道浓。啊,祖国昌盛有你的贡献,也有我的贡献。万家团圆是我的心愿,也是你的心愿。

61师的指战员,精心地在一块空地上搭好舞台,说好了歌舞团晚上6点钟到,不到5点钟,指战员们就齐刷刷地端坐在台下等候。已经快8点钟了,还不见接歌

舞团的车来,急得政委团团转。莫非路上出了事,拿起电话联系,才知接歌舞团的车路过军械所时,遭到了“拦截”,全部人员被“扣”下来,硬要为他们同志演出。

难啊,战士们那么高的热情,执意挽留,演员们能忍心离开么。就这样,演员们从早到晚,一天5—6场地演出,不卸妆,不休息。演《梦中妈妈》的两个演员张开明和吴静,在地上多次跪倒,膝盖上鲜血已将裤子粘住,可对谁也没吭一声,还是一遍接一遍的认真演,玩命地认真。

等了3个多小时的61师指战员沉浸在欢乐的演出气氛中。天公不作美,忽然下起了雨,指战员在舞台上搭起了蓬布,自己却坐在雨中。演出继续进行着。雨越下越大。1000多名战士已经浑身湿透,仍然秩序井然。和战士一样坐在地上的师长、政委,纹丝不动地观看演出。演员们几次恳请首长,让战士们带上雨具都未允许,首长也把送来的雨具放在一边。

演员们感动了,流泪了。他们手执话筒来到战士中间,含着热泪一个个握着战士水淋淋的手边走边唱:

我在寻找一颗星,一颗星,

  他是那么明亮,他是那么风光,

  他是我心中一颗永远不落的星…

战场,就意味着流血、牺牲。演员们心想:今晚在这里观看演出的战士,明天还要上前线,有的人也许再也不能看我们的演出了。我们咋能不认真地为他们演出。在后方,在和平的日子里,有的人正在为评工资、争职称、分房子、升官,争得面红耳赤。你的鼻子他的眼窝,吵得不可开交。互相告状,甚至不惜采用诬陷、打架等鄙劣手段搞垮对方,赢得一点个人私利时,老山前线的战士们,抛开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恩爱的妻子,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拼搏,为保卫祖国每寸神圣的领土而奋不顾身的战斗着,付出的是青春甚至生命。平时的恩怨、矛盾、纠纷,在战场上都消失得无影无踪,都变成了战友间深厚的情谊。在猫耳洞,在前沿阵地,战友们争着抢着到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去,排雷危险,党团员、干部抢在战士前面。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困难和牺牲留给自己。而在评功时许多城市来的战士,却主动把荣誉和军功章,让给农村籍的士兵,以便他们日后能有个安排工作的机会。

战场是净化剂,在这里每个人的灵魂都会不知不觉地得到净化,得到升华。人与人在生死战斗中缔结的友谊,是真正纯洁的永久的。所有的私心杂念,再大的委屈,到了战场上,都会相形见拙,都会无地自容。

一次战斗中,敌人的火焰喷射器杀害了两名战士,17名战士一起扑上去前去抢

救,17名战士全部牺牲,死时互相拉着抱着,被敌人罪恶之火烧作一团。还有一次战斗,一名战士的遗体被拉回来时头没有了。为了找回战士的头颅,班长冲出去了,但再也没有回来。

在拉那口,一位军事院校毕业的学员来老山实习,他带着一班战士趁着早晨浓弥的大雾,摸到前沿阵地,抓获7个俘虏。正当他们准备撤离时,大雾忽散,发现自己竟处在距敌人不到两三米的地方。这是一对夫妻女的正在做饭,男的正背过身小便。他立刻安排战士们迅速撤离,自己留下来掩护,战士们平安转移他却负伤了。

演员们看到一次战斗的实况录相,,争夺55号高地,这是一次虎口拔牙的战斗,仗打得十分激烈和艰苦,双方火力都很强,我军一位战士被敌人的炮弹炸得头破血流,当战友们来抢救他时,他大声呼喊:“别管我,先救队长!”

这就是战士的心灵,这就是前线上的“人际关系”。

山风吹着,雾气飘着,大雨下着,热泪流着,演出进行着。

女歌唱演员伸手握住第3排那个战士受了伤的手时,那个21岁的血性男儿,在受伤鲜血哗哗流淌时,一滴泪也没有掉,现在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男儿有泪不轻弹,他极力控制着,不让泪水流出来。哽咽着说:知道后方的亲人惦记着我们,想着我们,我们就高兴,就有力量。放开女演员温热的手,想着牺牲了的战友,他坐下来背过身,泪如泉涌。

演员们要求分成小分队到前沿阵地,到猫儿洞,到战地医院,到哨所去慰问演出。

                                              

 巴里河东山,这里由被称作钢铁团的某部2营守护着。这个团是红军时期创建的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团。有900多名陕西籍战士,团长是杨虎成将军的同乡。赵琳、林蔓莉、宋永哲、刘玲等6个演员,正在主峰一侧为战士演唱。头戴钢盔的60多名战士们坐在手雷弹箱上。身后就


歌声伴着笑声,笑脸上挂着激动的泪水,战士们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开心过高兴过。几个河南籍战士和演员一块唱起了豫剧。慰问演出成了战地联欢,越唱越高兴。战士们竟把坐着的木箱、戴着的钢盔、吃饭的碗筷、罐头盒敲起来,站起来和演员们一起手拉手,跳起了迪斯科。狂歌劲舞,扭得年轻人热血沸腾精神倍增。有一个战士打开录音机,将这终生难忘的动人的场面录了下来。
的蚊子叮咬得许多人浑身起泡、红肿,奇痒难忍,在潮湿的猫耳洞里,被子湿得能挤出水,许多人得了关节炎。越军里的许多女兵常常一丝不挂地在前沿扭来扭去,引诱挑逗我们的年轻战士。这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是一棵被越军炮弹炸得只剩半截黑桩的大树,直径有1尺多。旁边的山地里,到处都有地雷,演出只能在小小的空地上进行。营长、教导员、军需处的赵股长,陪着战士观看演出。一把吉它弹奏着美妙的音符。演员们唱着《雪染的风采》,《十五的月亮》。一曲又一曲,后来干脆由战士们点歌,爱听什么歌就唱什么。《马车夫之歌》、《阿里巴巴》、《阿拉尔汗》……    

一次,几个战士在洞口煮狗肉,越军闻到了香味。肉刚煮好,一发炮弹不偏不倚地落在锅中间,锅砸翻了,炮弹却没爆炸。这是他们发过来的一发警告弹。战士们马上回敬,向越军的洞口前发去三发

警告弹。

越军有的炮位是夫妻俩守着。从这里能看到他们在猫耳洞前为小孩晾晒的尿布。演员们在猫耳洞前为战士们唱流行歌,和战士们跳迪斯科。战士们把自己心爱的参战纪念章送给家乡来的亲人。这里的给养全部靠军工从山下往上背。背山的军工常遭到越寇冷枪的袭击,这里的一切都浸透着战友的汗水和鲜血。

战士们平常吃的是压缩饼干和罐头。却硬要点燃很少使用的煤油炉子,为演员们做扯面。你们这些血性男儿,能来这里为我们演出,我们太高兴了。乡党见乡党,两眼泪汪汪。我们一定英勇作战,守卫好边疆!

                            七

 战地医院,洁白、静穆。

一个个白衣战士在为伤员输液打针,脚步匆匆,声音轻轻。那年轻的伤员头上,胳膊上,腿上缠绕着白色绷带。一到这里演员们鼻子不由自主的发酸,泪水怎么也止不住。吴静来到一个秦都籍战士的

床前,他眼睛上蒙着白色绷带,一点也看不见,听着是家乡的人来了,就要往起坐,吴静忙挡住,护士告诉他,这个小战士只有18岁。昨天从战场上受伤下来。18岁,在后方还是个正在贪玩的年龄,还离不开爸爸照看的年龄,是个晚上睡觉还需要妈妈盖被子的年龄啊!为了祖国,他受伤了!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春风呀春风你把我吹绿,

大地呀母亲把我紧紧拥抱。……

吴静拉着战士的手,轻轻地哽咽着对他唱起来,泪水滴在他的手上、脸上。战士的嘴也跟着嚅动:

从不寂寞,从不烦恼,

你看我的足迹遍布天涯海角

阳光呀阳光你把我照耀,

河流呀山川你哺育了我……

战士蒙着眼睛的绷带湿了,

也许我的眼睛再不能睁开,

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

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伤,

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付出的爱。

旁边的几个演员也在为伤员演唱,伤员们忍着疼痛,轻轻的哼着:

也许我告别,再不能回来,

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

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

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

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

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彩

歌声轻轻地回荡在病房中,如春风拂面,把演员战士,前方后方的心沟通。在这样的环境里,在这样的气氛中,唱这些歌,听这些歌,由不得你真正地进入角色,体会其中的真正含义。

唱着唱着,几个女演员由不得低下头去,亲吻这些可亲可爱的战士,他们就是自己的小弟弟,亲弟弟呀!

大地呀,母亲你把我紧紧拥抱……

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彩……

在炊事房里,在接待站上,在营房,在医院,在猫耳洞,在哨位,那怕只有两个人,演员们一遍一遍的演唱战士们心中的歌。迪斯科、马刀舞、草地舞、通俗唱法。咋么能让战士高兴他们就咋么唱,就咋么跳。一遍又一遍地和战士们一起歌唱,一起欢跳。演员们把圣洁的真诚的爱,奉献给前方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一次,在前沿演出快结束时,一名咸阳籍战士来到演员中,他拿出一个“金丝猴”烟盒,对演员说:看了乡党的节目,我高兴的没法说。明天我就要上战场了。这是我按照《心声》歌曲重新填写的歌词,请你们带回去演唱,如果我在战场上“光荣”了,请留做永久的纪念吧!

歌词情真意切,道出了战士出征前为国捐躯的决心,和对家乡人民的殷切期望。拿着那片废烟盒,演员走上台,含着热泪唱出戌边战士的共同心声:

妈妈呀,儿即将踏上征途,上战场惩罚敌寇。

妈妈呀,你不要担忧,莫把儿牵挂。

想昨天,父母谆谆教诲,精忠报国,奉献年华。

妈妈呀,儿到了战场,英勇顽强,无所惧怕,就恰似狂风暴雨,那正是儿的年华!

妈妈呀,儿今天叫一声妈妈,假如儿长眠南疆,莫流泪,莫悲伤;

妈妈呀,你要自豪,儿将化作那彩霞,为明天祖国繁荣富强,世界和平,热血甘洒;

妈妈呀,儿为国捐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九泉下祝愿妈妈晚年幸福,儿即瞑目。

这是出征前战士用心和血泪谱写的心声,这是热血男儿卫国戌边,奔赴战场前的宣言,是对妈妈的无限深情,对祖国,对和平,对生活的无限眷恋。

合影,战士、演员、男的、女的、士兵、人民,相互搂抱在一起,肩并肩、臂挽臂,扭成一团,形成一个谁也分不开的整体。

签字,在战士们的衬衫上,迷彩服上,在演员的手帕上,笔记本上。

演员:“祖国人民时刻牵挂着你;”

战士:“祖国,战士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着你!”

纪念品:一只精美的和平鸽,那是战士们用废炮弹壳作的。多么微妙的构思啊。炮弹壳,和平鸽,把战争与和平,侵略与自卫反击的辩证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就要离开了,战士们含着热泪,握着演员们的手依依不舍。汽车在山道上转了一弯又一弯,直到山脚下,战士们一个个手电筒的光束还在朝他们摇晃。

“一路平安,亲人” !

                                                八

 军民情谊,水乳交融。互相支持,真正理解。

上午10点钟,指战员正在一块空地上,全神关注地观看秦都歌舞团的精彩演出。突然有人喊“营房失火了!”火光就是命令。指战员立刻冲向营房救火,歌舞团的演出人员顾不得卸妆,跟着指战员一块冲进火海。

营房是用油毡和木板搭的,火势凶猛。迅速从屋内蔓延到屋外,顿时一片火海。乐队队长孙运通第一个冲进浓烟弥漫的屋子,什么也看不清,摸着一个软囊囊的皮带,就向屋外拉。几次没拉动,他便使出浑身力气玩命地用劲。刚挪出屋外就摔倒了,几个战士上来帮忙抬离火场。他又冲了进去,和3个战士抬出一个沉重的大木箱。第3次又进屋去搬床板,里边的东西完了,他不放心,又第4次冲进去,取出一只手电筒。他刚出门只听哗啦一声响,房子全倒了。其他队员和战士们一起用脸盆端水,用铁锨铲土,冲进屋子去抱被褥,抬床板。人多工具少,姚凯着急得把演出服脱下来,用手往衣服上扒土,裹着往火上倒。几个女演员的头发都烧焦了。一桶油烧着了,几个战士往上边倒水,越浇火越旺。赵琳指挥用土压,又抱起一床被子浇湿捂了上去才将火扑灭。

火海中,穿红色演出服的歌舞团员和绿色迷彩服的指战员融为一体,齐心协力。在最危险的地方争着抢着上。演员不让战士,战士护着演员。大家忘记了自己的一切,顾不得自己的衣服、头发。事后许多人回忆说,那阵子,也不知那里来的劲头,瘦弱的女舞蹈演员吴静,竟然从大火中拖出3块50斤重的大床板。急得团首长大喊,命令战士把穿红衣服的演员拖出来,不准进屋子搬东西。演员谁也不听他的命令。战士怎么也挡不住。

由于营房全是易燃和爆炸的危险品,火在山风中噼噼叭叭燃烧,越来越猛。团领导命令切断电源,把中间几间房子推倒,阻止火势蔓延。几个战士上去用斧子砍,演员们立即冲上去,一齐用力,喊着号子推。歌唱演员樊伟平听说要切断火源,端起一盆子水从头浇到脚,冲进烈火浓烟中,使出平生吃奶的劲去砸木板。钉子划破了手脚,粘呼呼地,他也不知道。一个小战士抱着一颗发烫的炮弹出来跌倒了,小号手姚凯马上跑过去,帮着他抬起向山坡上跑去。当他们刚将炮弹推下山坡时,只听“轰”的一声炸响,炮弹爆炸了!现在谈起这些,演员们都觉得有些后怕,可当时咱们咋啥啥都没想呢!

烈火很快扑灭了,演员们弄得满脸满身都是泥巴和烟墨。顾不得洗,大家又回到了舞台上。演出重新开始,望着台上演员们一个个“大花脸”,和被涂抹得五麻六道的演出服,挽着还没顾得放下的袖口裤腿,战士们爆发出长时间的掌声。似滚滚春雷,在山谷中一浪高过一浪地回响。演员们也鼓掌鸣谢。拍着拍着,手都麻了还在拍,泪水由不得流出来。也不知为啥,是自己能在前线上参加一次忘我的救火战斗而自豪呢,还是战士们在战场上,忘我的牺牲精神鼓舞和感染了自己,使自己受到平生未有的鼓舞与教育呢?到前线不光是慰问亲人解放军,更是自己接受教育,改造世界观的最好课堂。

军长钱树根亲自接见他们,并向他们赠送了“无私奉献”的锦旗和“歌声飞老山,鼓舞将士情”的题词。给演员们每人赠送一枚军功章!

“舞姿激斗志,乐声震军威”

“为国争光,为民争气,为军争威”

“为兵服务,一片深情”

“战士的知音,军营的亲朋”

“愿社会上的‘您’,都像您们一样,成为理解我们的长城!”

“您们理解战士,战士热爱您们”!

“理解万岁” !

从首长到士兵,人们争着为歌舞团的同志签字。争着与演员合影留念。

                                                九

 老山前线的7天,是永生难忘的7天。

在这里,演员们一天从早到晚6、7场演出,玩命的认真。没有人计较,没有人争多论少,没有人想家。在这里,耳濡目染的是无任何私心杂念的人间真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生与死的战场上,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矛盾不能化解呢!在这里,演员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恨。

抹去激动的泪水,揉揉发酸的眼睛。我抬头望着窗外山道已经走完。列车正沿着一条清澈见底的江水逆流而上。绿莹莹的江面上风平浪静,江水中有着汽艇和白帆船,江湾处近百亩大的水面上漂浮着许多木料。

列车进入成都平原,铁路两边全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一丛丛的夹竹桃,一簌簌茂密的竹林,环抱着红瓦青砖的工字形房屋。11院、35户一院。绿油油的油菜麦田中,镶着一面面明镜似的鱼塘。这里土地利用率极高,田野中只留下窄窄的田梗小路,农民在田间施肥,靠肩挑人担。牧童骑在水牛背上,慢悠悠地走着。情侣依偎在草坪上卿卿我我。母亲背着书包送孩子上学校。老人在广场上打太极拳,……

江南春来早,水乡的冬天,依然是美丽迷人的绿色!

生活在温馨和平环境中的人们,你可知道我们年轻的战士,正在为此付出着鲜血和生命。

我们祈祷和平,我们诅咒战争!

       1987年元月10日草于成昆铁路卧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