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墙人性化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2-03
大墙人性化
陈钰鹏
  陈钰鹏

  去年,在电视上看到一位刑满释放人员参加“中国梦想秀”展现自己的才艺,他的管教狱警也来参加了节目。中国现代监狱的文明管理、科学管理和人性化教育由此可见一斑。

  至今,我国本着《监狱法》的精神,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惩、管、教,吸收先进的、人性化的管理方法,重视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努力将罪犯改造成守法的公民。 

  近几十年来,很多国家也都先后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对罪犯的教育有较大程度的改革。还记得约三十年前,德国(当时的西德)出了一个名叫米夏埃尔·格奥尔基的著名牢房翻译家。1975年,他因杀死女友而被判无期徒刑。在监狱里,他是一位自选工作的犯人(因此每月需向监狱交付500马克的牢房费),他的工作是将英文版侦探小说译成德文,至1987年,他已经翻译了70多部小说,并多次获奖。当他被减刑释放时,他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如果没有改造手段的话,长期监禁是没有意义的。”

  一直以来,人们在寻找改造犯人的手段。比如有的欧洲国家里,监狱的封闭式服刑犯人可以报名学习焊接、当泥瓦工等,最后通过考试获取证书。犯人们很乐意学一门手艺或掌握一种技术。有一名犯人说:“我一直在想,我要是早有一技之长,也许不会进来的。再过一年我将被释放,我必须考虑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有的监狱干脆办起了小型学校,甚至还有计算机室,使正在服刑的犯人有机会补习中学文化和从事职业学习。但招生布告中规定,已经持有中学毕业证书的不能报名参加学习。另外,少数特别引人注目的犯人也被拒绝。上课的学生可免除劳动,甚至每上一节课还能获得1.3欧元的奖励。有的监狱学校已经具有相当规模,设有教培中心,允许犯人读函授大学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教会通常会资助监狱办学。

  想当初,即三十几年前,监狱办学在欧洲曾经是一个热议话题,往往遭到各方面的反对。有人认为监狱是执行刑罚的地方,应该将犯人监禁起来,对他们进行惩罚,没有必要让这些犯罪分子变得更加聪明。然而长期的实践和取得的成绩使人们改变了看法:犯人迟早要“重返社会”的;犯人被教育好了,是对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和谐的一种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