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寿的卫生习惯:远离污秽、洁净人生

 龙南 2013-02-04
长寿的卫生习惯:远离污秽、洁净人生(1)
  
 
(一)爱干净勤劳作的习惯——百岁老人汤李氏的长寿经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卫生与健康是紧密相连的。不讲卫生很容易使身体致病。人都是在生病的时候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体会到身体健康是多么地幸福。而健康直接与我们平时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关。

  百岁老人汤李氏:爱干净

  102岁高龄的汤李氏家住青浦赵巷镇白崧村,与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当笔者问起她长寿的“秘诀”时,她的儿子汤友余抢着回答:母亲长寿有两个特点,一是爱干净,二是勤劳作。不管春夏秋冬,严寒酷暑,老人每天早、晚都要擦洗一次身子,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去年2月的一天,气温-6℃。晚上,儿子对汤老太说:“妈,今天天气太冷,您就早点睡吧,不要擦身子了,这样很容易感冒的!”可汤老太说:“不擦身,睡不着,这样更容易生病。”平时,汤老太还注意饮食卫生,吃的蔬菜全是自家地里种的。每次烧菜前,汤老太总是将菜洗了又洗,以防“病从口入”。

  汤老太每天早晨6时起床,起来后就忙着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桌椅板凳摆放得整整齐齐。

  干干净净预防百病,不干不净易生疾玻汤李氏的长寿经验告诉我们,清洁是健康之本,健康是事业之本。讲究卫生,百病不生。卫生好,疾病少。

  在人们周围的生活环境里,有很多的细菌,以万、十万、百万为单位的计算。这些细菌大多给人带来危害,其传染途径真是见缝插针,无孔不入。既可从口而入,凡肠道传染病几乎全是从口中吃进去的;又可从手入,以手为媒介传梁疾病;还可从鼻入,通过呼吸道传染;甚至可从皮肤入,如皮肤病、疥疮、血吸虫病等。因此保持环境、居室、食物、衣服、身体等各方面的洁净,对保护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十分重要。洁净还可使头脑清醒,神经松弛,心情愉快,有利心理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

  卫生习惯让我们远离污秽,洁净人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杜绝不良卫生习惯,树立良好卫生意识。比如与狗亲吻会导致多种疾病;口腔卫生要保证;勤洗手防病毒;用热水袋里的水洗脸不好;小心“浴罩脖;老年人忌桑拿浴;防止头皮屑有方法;清晨起床别忙开窗。

  1。杜绝不良卫生习惯

  很多人生活中不拘小节,毫不讲究卫生习惯,有些人生活中则处处讲究,可是却讲究错了。生活中很多貌似卫生的习惯成了健康杀手,不仅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反而对身体有害无益。

  用酒消毒碗筷

  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在56%以下。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将变质食物煮沸后再吃

  有的家庭主妇就将变质的食物高温高压煮过再吃,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消灭细菌。而医学证明,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非常耐高温,不易被破坏分解。因此,这种用加热加压来处理剩余食物的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用白纸或报纸包食物

  一些人,甚至一些食品店,爱使用白纸来包食品。一张白纸,以为是干干净净的,而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的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用卫生纸擦拭餐具与水果

  化验证明,许多卫生纸(尤其是街头巷尾所卖的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纸)消毒并不好,即使消毒较好,也在摆放过程中被污染。用这样的卫生纸来擦拭碗筷或水果,并不能将物品擦拭干净,反而在用卫生纸擦拭的过程中,给食品带来更多的细菌。

  用废弃的日光灯管晾毛巾、手帕、内衣等

  日光灯管内含有水银、荧光粉及少量氨气等有害物质。在受潮的情况下,如果灯管两端侵蚀锈渍或灯管本身有小裂缝,管内的有害物质就会逐渐渗出,特别是在气温高时,水银的渗出更多,可以污染所晾的毛巾、手帕及内衣,从而危害人体的健康。如果直接进入眼睛的话,会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这些有害的物质还会使室内的空气被污染,引起慢性水银中毒。因此,在室内不能用废弃的日光灯管晾毛巾、手帕及内衣等。

  用抹布擦桌子

  实验显示,在家庭使用一周后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细菌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在餐馆、大排档,情况会更差。因此,用抹布擦桌子,应当先洗净再用,抹布每隔三四天应该用水煮沸消毒一下。当然,如果使用一次性桌布,则可避免抹布所带来的危害了。
长寿的卫生习惯:远离污秽、洁净人生(2)
  
 
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牙膏

  药物牙膏对某些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牙膏,会使口腔中的细菌慢慢地适应,产生耐药性,这就等于药物牙膏起不到作用了。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定期更换牙膏。

  2。与狗亲吻会导致多种疾病

  宠物是我们家庭的成员,有人喜欢搂着它们喃喃细语,有人喜欢摸它们的肚子,挠它们的耳朵,看它们那副享受的样子,这都没有问题。然而,人们有时会亲吻它们,并任它们回舔我们。有爱狗的人辩解说:“狗的唾液比人的唾液还干净,狗的唾液抗菌,它们舔伤口时能杀灭细菌。”

  对此,美国专家告诫,千万别这样做。因为狗的唾液里有各种各样的细菌。美国科罗拉多州一位名叫唐纳·瓦洛里的兽医说:“它们会舔屁股,舔伤口,不断舔自己的狗也会出现某些最严重的感染。我通常都告诉人们,别让狗的舌头碰到家里的婴儿。”他解释说,比如狗在舔屁股时,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就会进到狗嘴里;之后它再舔主人,这种寄生虫就可能进入主人的肝脏、脑部或肠道,形成高尔夫球大小的包虫囊肿。这种可能致命的囊肿一旦破裂将释放出成千上万个新虫卵。

  专家还指出,不仅仅是狗,包括猫、鸟、鱼以及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啮齿动物在内的任何我们当作宠物的动物都可能传播疾玻

  3。口腔卫生要保证

  “人老应该掉牙”的旧观念,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的正确认识而逐步改变。老年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为至少保持20颗功能牙,维持最基本的口腔功能状态或者通过最低限度的修复,尽可能保持口腔功能,保持老年人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有其独特性,且普遍存在口腔卫生问题和不讲究口腔卫生的旧传统观念与习惯,因此,首要问题是提高老年人自身的口腔保健能力。

  老年人要选择合乎口腔卫生要求的老人用或成人用保健牙刷。其特点是刷头较小,刷毛软而有弹性,刷柄较宽而扁,容易握住,不易滑脱,除每天早晚刷牙外,每餐后刷牙,对中老年人都有好处,值得提倡。

  由于老年人牙缝较宽、牙齿稀松。光靠刷牙,还不足以保持牙齿清洁。在有条件时,推荐使用间隙刷,或使用牙线洁牙,有利于去除邻面与根面的牙菌斑。

  老年人剔牙时,应选用扁平而楔状牙签,顺着每个牙缝的两个牙面缓慢滑动,不要用力过猛过快,可帮助清洗牙邻面的软垢和牙菌斑。在每餐之后,用清水漱口是一种好习惯,但漱口不能代替刷牙,因为其达不到去除牙菌斑的作用。老年人应纠正不良卫生习惯与生活方式,如戒酒、不用牙齿开瓶盖、咬硬物等。老年人常常会因为戴义齿引起基牙的龋坏,应及时清洗,有病要及时治疗。

  老年人的自我口腔保健活动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保持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基础,但是对于一些有严重疾病的老人,如老年痴呆症,半身不遂等,由家庭成员或医务人员进行的特殊口腔护理,包括刷牙、洁牙、剔牙等是必不可少的。

  不宜用火柴棍剔牙

  火柴在加工过程中要经过很多工序。其中火柴头是用硫、磷、松香等制成。火柴棍在蘸取这些化学药液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硫、磷、松香等粉末的污染;另外在装盒的过程中会受装盒机器油的污染。因此看似干净的火柴棍其实是被多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用它来剔牙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经常这样做容易造成慢性中毒。

  消灭流感病毒宜多用茶水漱口

  经常饮茶和用茶水漱口可以杀菌、洁口、坚齿,已为古人的实践经验和现代的医学、茶叶生物化学试验所证实。宋代精通茶道的苏轼在《东坡日记》中有一段以茶漱口的精辟文字:“吾有一法,常自珍之。每食已,则浓茶漱口,烦腻即去,面脾胃不知。凡肉之在齿间者,得茶浸漱之,乃消缩,不觉脱去,不烦刺挑也。”苏轼这段养生之道,给人们以启示,每餐后以所泡之浓茶漱口,不仅有利于口腔卫生,且能防病坚齿。

  为什幺经常饮茶或以浓茶漱口,可以防病坚齿呢?这是因为浓茶中含有较多的氟化物和较多的咖啡碱。而氟离子具有防龋齿、坚骨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还表明,如果每人每天饮用10克茶叶,就可以防止龋齿的发生。

  4。勤洗手防病毒

  通常老百姓都认为,病毒和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空气传播,但实际上,正常人通过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而染病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因此,在外工作学习一天的人们,有可能接触到大量的不洁物质,回家首先要搞好个人卫生。出门在外,人们也要注意,尽量避免和一些与大量人体接触的物体“亲密交流”,比如人民币、公用电话等。
长寿的卫生习惯:远离污秽、洁净人生(3)
  
 
日常生活需注意,以下10种情况需要洗手:

  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吃药之前;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做完扫除工作之后;接触钱币之后;接触别人之后;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抱孩子之前;与患者接触后、接触过传染物品的更要经过消毒液反复洗;触摸眼、口、鼻前要洗手;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应洗手;接触公用对象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要洗手;从外面回家后要洗手。

  洗手有三个环节不能忽视:一是要注意清除容易沾染致病菌的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部位,务必将其中的污垢去除。二是要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的部位,因为手上戴了戒指,会使局部形成一个藏污纳垢的“特区”,稍不注意就会使细菌“漏网”。三是注意随时清洗水龙头开关。因为洗手前开水龙头时,脏手实际上已经污染了水龙头开关。

  还要注意,开关处也要用手打上肥皂沫儿摩擦一会儿,再用双手捧水冲洗干净,然后再关水龙头。如果用的是“脚踏式”或“感应式”开关,则省事多了。手洗净后,一定要用干净的个人专用毛巾、手绢或一次性消毒纸巾擦干双手,并勤换毛巾。如果用脏毛巾或脏手绢,甚至用衣服擦手,实际上会造成“二次污染”。有的洗手间装有“自动干手器”,洗净后及时把湿手烘干,当然更好;如果上述条件都不具备,让湿手自动“晾干”,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5。用热水袋里的水洗脸不好

  冬天很多人有着用热水袋里的水洗脸的习惯,认为这样既环保,又节约。其实,这种做法是有碍身体健康的。

  热水袋一般是橡胶制成的,橡胶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必须掺入各种添加剂,才能使制品耐磨、耐热、耐弯曲和富有弹性。这些添加剂在热水袋使用过程中,随着老化和热水的浸泡,会从橡胶制品中析出,因而热水袋里的水含有杂质和有毒物质,用它洗脸,对脸部皮肤的美容保健不利,还常会引起皮肤过敏。

  热水袋制作原料中掺有硫化剂、增强剂、着色剂、防老化剂等,这些添加剂在使用中,伴随热水浸泡,会从橡胶中分解出来。因此,热水袋内的水不仅气味难闻,且刺激皮肤,不能用来洗脸,更不可以随意饮用。

  不要共享毛巾洗脸盆

  有些家庭习惯混用毛巾、脸盆、刷牙杯等洗漱用品,几个人用一盆水洗手洗脸,再共享一块毛巾擦拭,美其名曰“脏水不脏手”。其实,洗脸或洗手的时候,脏东西就要留在水里,如果家里有一个人患上传染病,病菌很可能通过共享的脸盆或毛巾传染给其他人。因此,要尽量用流动的水洗手洗脸,脸盆一定要单独使用;不与他人混用毛巾、牙刷、剃须刀等用品。

  6。小心“浴罩病”

  浴罩,是用塑料薄膜粘合制成的一种供洗澡时的用品,有单人圆顶蚊帐那么大。悬挂起来,可罩住浴盆,下缘又紧贴着地面,这样,浴盆内的热蒸汽弥散在浴罩内,塑料保温,外面的冷空气进不去,使里边的温度达到30℃左右。因此,在浴罩里边洗澡是相当舒适的。

  随着人们广泛地使用浴罩,近些年来,却发现因使用不当而引起“浴罩脖,从而影响了人体健康。这种现象大多发现于年老、体弱、小孩及妇女等人,这种病主要是在浴罩内洗澡时,发生心慌、头晕、气急、恶心,甚至虚脱昏倒等症状。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原因是,浴罩里面空间小,又密封很严,与外界隔绝,罩内蒸汽弥漫。人在这个小环境里洗澡,氧气不足。所以说要多多注意病入及年老体弱者,忌在冬天患“浴罩病”。

  7。老年人忌桑拿浴

  目前,国内新兴的桑那浴,是利用高热空气将浴室保持在较高的温度中,使浴者大量出汗,从而达到消除疲劳、减肥健美、辅助治疗某些慢性疾病的目的,这种疗法吸引了不少人。有人曾作过调查,进行桑那浴后,绝大多数的人感到舒适、轻松,皮肤有光洁、细腻感,部分患有座疮、皮肤瘙痒、关节疼痛等疾病的人,进行桑那浴后病情明显好转,症状减轻。

  但是,桑那浴的浴室通风不好,浴者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不能排出室外,全都积聚在浴室中,使浴室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要知道,桑那浴浴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比一般居室大5倍,比影剧院观众厅高出3倍。虽然一般人短时间内在这样高的二氧化碳环境中不会受到太大危害,但也有一些人会有暂时性不适反应,如浴后恶心、头晕、心慌等。大多数人进行桑那浴后血管扩张,心跳、脉搏加快。
长寿的卫生习惯:远离污秽、洁净人生(4)
  
 
因此,桑那浴虽然好,但也并非每一个人都可进行。对于患有重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低血压、肾炎等疾病的人,一般来说不能进行桑那浴。老年体弱者进行桑那浴也更要慎重。

  洗澡水加小苏打防衰老

  俄罗斯细胞学家勒柏辛斯卡娅研究并通过自身实践得出结论:常用加入小苏打的水洗澡,可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为什么用小苏打水洗澡会延缓衰老呢?其原理是由小苏打的化学性质决定的。小苏打学名碳酸氢钠,溶于水后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水中的二氧化碳小气泡能浸透和穿过毛孔及皮肤的角质层,作用于血管细胞和神经,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从而使细胞的新陈代谢旺盛不衰。

  用小苏打水洗澡的具体方法是,小苏打水的浓度为1∶5000,水温以40℃最佳。

  8。清晨起床别忙开窗

  早晨起来打开窗子换换空气,看起来是个很惬意的事情,但是对城市中居住的人来说,这种做法并不可龋

  一些车流量较大的街道,夜间城市底层大气比白天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所以早晨6点左右,污染物浓度依然很高。清晨的时候温度低,气压高,空气中的微小沙尘、不良气体等都被大气压力压在接近地面的地方,很难向高空散发,经常在清晨开窗子换进并不新鲜的空气,对健康并没有多大的好处。

  所以,对于生活在街道旁边的居民来说,最好等到沉积在地面的污浊空气升空后再开窗换气。比如上班前的8点左右,这时候气温较高,空气质量也较好,是开窗换气的好时机。在窗前栽种一些绿色植物,更可以过滤掉一些不良的空气,让早晨的呼吸更清新畅快。

  (二)养生专家建议:清洁卫生要讲科学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表现为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比如,要保持个人清洁卫生,衣服要勤换洗,勤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经常打扫环境卫生;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卫生与健康是紧密相关的,讲卫生是拥有健康身体的前提。人们常说病从口入,而一旦生病就必然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进入我们口中的食物的卫生清洁,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净,餐具要做好消毒处理。如果我们忽视了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往往也会因不卫生而导致身体的不适。目前一些蔬菜水果为了防止生虫而喷洒了化学药品,所以我们在食用前一定要用清水先浸泡一会儿再清洗,使用菜板时要先切蔬菜类,再切禽肉类,做好食物的卫生清洁是保证我们拥有健康身体的前提。其次是我们生活环境的卫生,小到家庭,首先做好个人的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洗手,饭后潄口,勤洗澡,勤换衣,做好个人家庭的卫生清洁,保持居住空间的空气流通清新。大到整个社会环境,做好绿化,做好环境保护,从每个人健康的角度来讲,这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保护环境卫生其实也是在保护着我们个人的身体健康。

  讲究卫生是正确的,但是过度卫生也可能惹祸,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与在无菌试验室里嬉戏的老鼠相比,生活在下水道和农场的老鼠拥有更强壮的免疫系统。这一研究结果证实,生活在太清洁的环境中可能更容易生病。

  据专家介绍,这一研究结果为17年前提出的“卫生假说”理论提供了依据。此外,按照“卫生假说”理论,人们的免疫系统如果在早年生活中没有经受过疾病的考验,人体的天然防御系统就会对花粉之类微小刺激物产生过度反应。

  这就说明,讲卫生要讲究科学,但不能盲目的追求干净。

  1。洗衣服要科学

  洗衣是人人都会的,也是人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正是不科学的洗衣习惯损坏了我们的健康。日常洗衣要注意:

  洗衣之前要浸泡

  家里洗衣服常要预洗。预洗时,可以单纯用水浸泡或加入洗涤剂浸泡。其目的都在于让水充分浸透衣物。水进入织物纤维后可将水溶性的污物溶解,从而减少洗涤剂的用量,增强洗净效率。一般认为衣物在机械洗涤之前,预先浸泡20~30分钟。

  决定洗衣粉用量

  很多人都有错觉,以为洗衣粉用得越多衣物洗得越干净。其实,洗衣粉用得过量,反而会积聚在衣物及洗衣机内,污水排放后会破坏生态环境,冲洗不干净,洗衣粉还会刺激皮肤。洗衣粉用量可参照洗涤剂上的说明,若衣服不太脏或洗涤时泡沫过多,则要减少洗衣粉用量,避免洗衣粉使用过量,不仅省钱而且保护环境,可令洗衣机更耐用。
长寿的卫生习惯:远离污秽、洁净人生(5)
  
 
干衣有秘诀

  当进行高温洗涤或干衣程序时,不可碰触机门玻璃,以免烫伤。家中如有小孩,更要小心。拿出烘干的衣物时,要小心衣物上的金属部分,如拉链、纽扣等,以免烫伤。

  海绵乳胶、含橡胶或丝质的衣物,如垫肩等不可放进机内烘干。挥发性物质非常易燃,凡染有机油或经除油剂处理过的衣物均不可放进机内烘干。睡袋、羽绒枕头以及大毛毯等会膨胀,妨碍机内空气流动而不宜用干衣机烘干。

  去污要注意

  衣领/袖口:将衣物先放进溶有洗衣粉的温水中浸泡15~20分钟,再进行正常洗涤。

  发黄的白袜:用洗衣粉的溶液浸泡30分钟,再进行正常洗涤。

  奶渍:用洗衣粉进行污渍预处理,进行正常洗涤,如果奶渍顽固则可能需要使用对衣物无害的漂白剂。

  普通油污:用强力洗涤剂预先进行处理,进行正常洗涤;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对顽固污渍还可以用漂白剂漂白。

  洗衣水温有讲究

  洗衣服的水温也不是越热越好。我们常用各种含酶洗衣粉,其中的酶制剂主要有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碱性蛋白酶用于分解蛋白质类污物,如汗渍、血渍等。碱性脂肪酶则主要作用于脂肪酸及其酯类污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油污类。两种酶的活性高低与温度有关,大约40℃为最适合。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酶的活性。

  其次,蛋白质有变性作用。其显着特征就是蛋白质凝固,溶解性明显降低,鸡蛋煮熟后凝固就是一例。引起变性的条件之一就是高温。衣物上的蛋白类污物同样会是这样。所以,如果洗衣时水温过高,会使它们变性凝固于织物纤维之上,从而更难以洗净。

  汗湿衣服不宜用热水洗

  天气酷热,人们经常大汗淋漓,衣服上时常沾上汗水,此时切忌用热水来洗。原因是汗水中除含有大量的水分和少量的盐分外,尚含有蛋白质、尿素与其他有机物质。盐分、尿素都溶于水,只需用大量的清水一揉,盐分、尿素就可以洗掉。而蛋白质在一般温度下能以胶体的形态溶解于水中,一旦受热,它就会凝固起来,不易溶解于水,并粘附在衣服的纤维上,受到太阳光照或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作用,就会变成黄色的污垢,日后难以洗干净。同样,衣服上一旦沾上血渍,牛奶、豆浆、肉汤等,也应用冷水浸泡,不宜用热水去洗,原因是它们含有蛋白质。

  对付衣领上的汗渍,可先把汗湿的衣服放在冷水中浸一会儿,再用肥皂液或洗衣粉液去除衣服上的污垢,如果衣服上有汗渍,可把衣服浸泡在5%的食盐水中或滴有几滴氨水的清水里,让蛋白质溶解,这样就可除去汗渍。至于衣服腋下难除的顽固汗渍,可以将一块冬瓜肉捣烂,涂在汗渍上搓匀,然后放置半小时,再用清水漂洗,每次洗完之后都这样做一两次,连积垢也可去掉。

  洗内裤时怎样用洗衣剂

  很多女孩为了把贴身衣物洗干净,往往用了太多的洗衣剂,“脏”东西确实洗掉了,可是由于洗衣剂过量,漂洗的时候又很难彻底漂洗干净,反而造成残留,导致皮肤过敏等问题。而下身的皮肤本来就长期处于潮湿状态,用药也不方便,所以,女性在清洗内衣时,除了要单独清洗,一定要注意彻底清洗干净。

  晾晒内衣时,不要辜负太阳光的好意,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杀菌消毒,保持内裤的卫生。实在不好意思让内裤晒太阳,就要用烘干机把内裤彻底烘干,内裤干净清爽了,自己穿起来才会舒适。另外,想要穿得舒适,女性最好选择棉质内裤。

  2。洗衣机的卫生问题大

  洗衣机本身是一种直接用于清洁卫生的工具,但如果使用时不注意讲究卫生,则会成为皮肤病及其他传染病传播的媒介。近年来,皮肤瘙痒的患者增多,与此有一定的关系。

  人们也许没有注意到洗衣机的洗衣桶外面还有个套桶,洗衣水会在这两个桶的夹层中间来回流动。夹层不容易清洁,时间长了会附着大量的污垢。这些污垢里就藏着各种致病的细菌与真菌,它们在潮湿的环境下繁殖得更快。洗衣时,真菌孢子随水流散布会污染衣服并传播到人体上,导致人们皮肤瘙痒、过敏,甚至诱发皮炎。

  日本大阪环境研究所对153台家用洗衣机进行的专项检测,证实了洗衣机是真菌的滋生地:当水被注入洗衣机桶内15分钟后,每升水中的真菌数最多达到4566个;新洗衣机用过5个月后,内桶里的真菌开始明显增多,并寄生在夹层中的污垢内;洗衣后开盖放置的洗衣机比不开盖的真菌数量少40%。
长寿的卫生习惯:远离污秽、洁净人生(6)
  
 
因此,用洗衣机洗完衣服后应该开着机门。顶部开门的波轮洗衣机要用干抹布将里面的水擦干,侧开门的滚筒洗衣机还要把镶嵌在门口的垫圈中的水擦干。不用的时候,应该把过滤袋摘下来,晾在外面充分干燥。

  专家提醒,家用洗衣机最好每三个月定期清洗一次。同时,洗衣机最好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洗涤完衣物后,要擦干转桶,晒干过滤网,尽量保持洗衣机内部干燥。另外,通过洗衣机洗出的衣物,最好用太阳光照射杀菌。除了把洗衣机里外都擦干净,还要把机门关上,甚至在外面套上一个罩子。殊不知,关上洗衣机的机门不利于残留水分的蒸发,还容易滋生真菌,危害家人的健康。

  另外,使用洗衣机不要将各种衣物混在一起洗,特别脏的衣物应分开单独洗。尤其不可将手帕、胸罩、口罩和内裤、袜子等一起放入洗衣机内搅动,这样容易造成互相污染。在放入洗衣粉前,衣物最好用清水先漂洗一遍,这样既节省洗涤的时间,衣物又洗得干净。至于病人的衣物必须与健康人的衣物严格分开洗,然后进行曝晒或高温消毒以免病菌、病毒污染。

  3。远离塑料袋使用的误区

  塑料袋虽给市民带来不少方便,但也给环境造成污染,有些塑料袋更不能用于装食物,否则会对人体健康有不可低估的危害。

  保鲜膜怎样使用才安全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保鲜膜从原材料上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聚乙烯(PE),主要用于普通水果、蔬菜等的包装;第二类是聚偏二氯乙烯(PVDC),主要用于熟食、火腿等产品的包装;第三类是聚氯乙烯(PVC)保鲜膜。PVC保鲜膜在生产时需要加入助剂,这些助剂在加热或接触到油脂食品时容易渗出来,残留在食品中,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不要把蔬菜等食物带着该保鲜膜放到微波炉里加热,也不要带着保鲜膜放到冰箱里。

  另外,无论何种材料制成的保鲜膜,应按照产品包装上规定的温度范围使用,且保鲜膜不要长期与食品直接接触,加热时应在保鲜膜上留下缝隙或扎几个小孔,以免爆炸,并防止高温水蒸气从保鲜膜落到食品上。

  塑料袋装的牛奶可安全饮用

  用来包装牛奶的塑料袋并不是一层膜,为了保持气密性,一般的塑料袋都由多层膜复合而成,其里层的成分为PE,加温再喝不会有问题。

  有色塑料袋别包入口食品

  目前市场上很多卖肉、卖菜、卖水果的小贩使用的塑料袋,除了一部分是透明的、白色的以外,还有红色、黑色甚至黄、绿、蓝等颜色。

  据介绍,用塑料袋包装熟食、点心等直接食用的食物,最好别用有颜色的塑料袋。原因有二:首先,用于塑料袋染色的颜料渗透性和挥发性较强,遇油遇热易渗出;如果是有机染料,其中还会含有芳烃。其次,不少有色塑料袋是用回收塑料制造的,由于回收塑料中杂质较多,厂家不得不在其中添加颜料,加以掩盖。

  如何检测塑料袋

  感官检测法:无毒的塑料袋呈乳白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有柔韧性,手感润滑,表面似有蜡;有毒的塑料袋颜色浑浊或呈淡黄色,手感发黏。

  用水检测法:把塑料袋置于水中,并按入水底,无毒塑料袋比重小,可浮出水面,有毒塑料袋比重大,下沉。

  抖动检测法:用手抓住塑料袋一端用力抖,发出清脆声者无毒;声音闷涩者有毒。

  火烧检测法: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袋易燃,火焰呈蓝色,上端黄,燃烧时像蜡烛泪一样滴落,有石蜡味,烟少;有毒的聚氯乙烯塑料袋不易燃,离火即熄,火焰呈黄色,底部呈绿色,软化能拉丝,有盐酸的刺激性气味。

  3。厨房卫生要重视

  厨房的卫生直接决定着进入我们口内的食品的卫生情况,“病从口入”很大一部分是病从厨房开始,厨房卫生需要特别注意:

  夏天应做到厨房垃圾当日清除不过夜

  加工制作饭菜时,不可避免产生厨房垃圾包括菜叶、菜根、剩饭、剩菜、鸡肠、鱼肚、猪骨头等,厨房垃圾属于生活有机垃圾,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很容易腐烂变质。这是由于有机垃圾上的细菌、真菌连续繁殖所致。夏天,一个细菌在8小时内就会繁殖成千上万个,进而加速有机垃圾腐烂变质变臭。垃圾中细菌污染厨房空气,并随气流进入住室使室内细菌含量增加。此外,厨房垃圾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霉,生长出多种真菌,包括使人患肝癌的黄曲霉菌,这种可产生毒素真菌对人类健康非常有害。因此,夏天应做到厨房垃圾当日清除不过夜。
长寿的卫生习惯:远离污秽、洁净人生(7)
  
 
不能用洗衣粉清洗餐具、蔬菜、水果

  厨房内的锅碗瓢盆,时间久了会沾上一层油污。在一些家庭中习惯用洗衣粉来清除这些油污,因为洗衣粉的去污能力较强,而且洗过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使餐具的光亮如新。其实,这是不符合营养和卫生规定的错误做法。

  洗衣粉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和乳化剂,它可降低物体表面张力,将污物乳化,因此能很有效地清除污垢。但是,由于它本身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一定毒性,加之在制作过程中,只从洗涤效果上考虑,并未考虑到食品卫生方面的问题,致使其中存在很多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如砷、镉等重金属元素,还有一些致癌物质。因此,洗衣粉是不能用在与食物有关的物品上的。清洗餐具,可用专门餐具清洁剂,因为它是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

  砧板的卫生

  现代人对卫生要求的着眼点,大都停留在环境、空气污染上,而对于每天直接接触的砧板卫生却熟视无睹。

  砧板是厨房内必不可少的工具,蔬菜、鱼肉、虾蟹等都得在砧板上切割、斩烂,因此,食物中的不清洁的残渣、汁液往往会残留在砧板的缝隙中,使砧板成为窝藏、繁殖细菌的好场所。有人研究过,在每平方厘米的砧板上,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细菌100万个以上。在猪肉细菌污染来源的调查报告中,对肉品加工过程中各场所和器具总生菌数的测定指出:卫生情况不良的砧板,每平方厘米约含15万个总生菌数(干净的砧板则每平方厘米生菌数少于1000个)。

  由于木制砧板容易被菜刀损伤,水分浸入木质内,加上残留的肉屑,无形中变成了细菌繁殖的温床,对饮食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威胁。一般家庭中,因只使用1个砧板,而发生交叉污染(例如:经煮熟的食物放置在切过生肉的砧板上而使细菌有侵入的机会),造成食物中毒现象亦有所闻。因此,砧板的卫生是不容忽视的。

  要改善砧板卫生,可选择硬度高、弹性好、不易吸水的“合成树脂砧板”,同时也要注意使用砧板的正确常识。譬如说,家庭中应备有2套砧板及刀具,一个用在生的、易污染的食品,加工鱼类、肉类等;另一个则专门用在熟食食品中,如此则可避免混杂使用所造成的污染。

  另外,砧板使用后应立即清洗,避免食物残留;清洗时使用中性洗洁剂刷洗再用开水烫过,即可大幅降低细菌数。清洗后也应吊挂或立起于通风或日晒处保持干燥,以防止细菌滋长。如果砧板刀具能备两套分别使用,食物的安全卫生将更可靠。

  要做到饮食卫生,不可忽视砧板的清洁。其实,砧板的卫生消毒并不困难。最容易做到的是,使用砧板后用菜刀在砧板面刮几下,然后用清水冲几次,再用开水烫一遍,最后晾干。把砧板放在阳光下晒一会儿更好,能很大程度地减少砧板上的细菌。条件许可的话,还可以用消毒水浸泡。

  不用油漆筷子

  油漆筷子美观、并且价格便宜,但是从卫生角度来看,对身体的健康是不利的。这是由于,油漆是高分子的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含有有毒的化学元素,尤其是黄色油漆,它是用含有铅和铬的黄色颜料混合配制而成的,铅的含量占颜料总量的64%,而铬含量也达16。1%。部分绿色(由蓝、黄色混合)和棕色(由黄、红、黑三色混合配制)油漆也含有铅和铬。长期使用油漆筷子进餐,尤其是油漆脱落后随着食物一起咽入胃中,铅和铬等有毒的物质进入人体后被蓄积,就有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铅的中毒量为0。04克,致死量约为20克左右。每天进入体内的铅量超过1毫克,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铅主要是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及肾脏,严重的可产生口腔金属味,齿龈可见铅线,并且导致胃肠道症状、神经衰弱和肌肉痛等。特别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用油漆筷子进餐,应该选用优质的竹制筷子,或者没有毒且符合卫生标准的木制或者塑料的筷子。

  4。床上卫生有三忌

  每个人每天应至少有8个小时在床上度过,期间的卫生情况十分重要。

  忌被褥久盖不晒

  要知道棉纤维的纤维素是真菌等许多微生物的良好粮食。当棉纤维的含水量大于9%,空气中相对湿度高于75%~85%时,纤维素就会因真菌等微生物的作用而霉变。发霉的被褥不仅会因此而产生难闻气味,还会产生棉虱和毛霉子孢子,则会发生过敏性疾病,其症状是恶寒、头痛、发热,同时被褥受潮棉纤维的弹性降低,使被褥板结发硬。纤维层中空气含量大为减少,保暖性降低许多。因此被褥必须要晾晒杀菌并使其保持干燥。忌久盖不晒。
长寿的卫生习惯:远离污秽、洁净人生(8)
  新凉席忌买来就用

  新凉席的原料,或在加工、制作、运输过程中,很可能寄生人肉眼难以看到的螨虫。使人皮肤上出现特别痒的小红疙瘩,一旦抓破,引起皮肤感染,易患淋巴结炎等疾病。所以凉席新买来后,应先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以后再用。

  起床后忌立即叠被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污染源,因为其组织器官可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研究表明,人在睡眠过程中,人的呼吸道可排出如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149种,从皮肤毛孔可排出171种化学物质。据测定,即使是健康人,一个晚上也可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排出细菌、病毒近百亿个。若有感冒、肺炎、放屁等,污染就会加重。尤其是冬天,门窗紧闭,通风不良,这些化学污染物质充满整个房间。

  人拥被而卧,体内排出的水分被蒸发,还使被子不同程序地受潮,使人体排出的化学物质沾在被子上不能尽快散发。如果起床后立即叠被,这些有害化学物质就被包裹在被子里,到晚上使用时又再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起床后不要马上叠被和整理床铺,而是随手将被子翻转,使被子里朝外,将门窗打开通风透气,使被子上的水分和化学污染物自然散发。待洗脸刷牙早操锻炼后,再整理床铺,叠好被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