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取五举措 落实更有效

 刘山泉 2013-02-05

采取五举措   落实更有效

 

胡锦涛同志曾经说过,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抓落实,从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工作方面讲,就是抓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的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落实到哪里去?就是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一、端正思想抓落实

抓好工作落实,首先必须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实践证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指导思想不端正的问题会以各种形式顽强地表现出来,稍有忽略或抓得不力,工作就会产生偏差,经济社会建设就会出现问题。抓好落实必须首先端正指导思想,拿出具体行动来。一要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没有对上负责的思想,很多工作就会“悬空”,基层的许多实际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还会出问题,也就不是真正的对上负责。同样,没有很强的全局观念、组织观念,上级的指示精神就不能在基层有效贯彻,工作就会出现偏差,也不是真正的对下负责。因此,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两者的一致性。然而,我们有的单位、有的同志喜欢偏重于“对上”,忙于应酬,看起来是对上级负责,但并没有真正对上级负责。也有少数单位为了局部利益,对上级的指示断章取义,各取所需,不认真执行或搞变通执行,致使上级党委的意图得不到有效贯彻。这对经济社会建设、社会风气以及领导干部都是有害的。我们每一个同志都有必要自省一下,我们想问题、做工作是否完全摆脱了个人名利的束缚,是否把单位的发展、群众的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否经得起上级、群众和时间的检验?只要经常这样问一问,就对端正工作指导思想,真抓落实大有好处。二要在基础性、长远性建设上使实劲。基础性、长远性工作,事关基层建设长期稳定发展,离开了这一条,发展只能是暂时的,表象的,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这个道理没有人不清楚,但实际工作中如何去做,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比如有的同志重视做那些工作周期短,见效快,容易出名挂号,显山露水的工作,忽视做那些难落实、难见效的工作,耐不得寂寞,使虚劲不使实劲。克服这些现象,就要牢固树立“为官一任,负几代责任”的思想。充分认清基础不牢,迟早是会出问题的。作风不扎实,工作不艰苦,顾局部不顾全局,顾暂时不顾长远,单位建设起伏不定,恐怕个人也难有善果。因此,一定要站在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上级组织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的高度想问题、抓工作。不因为基础性、长远性工作难落实,见效慢,一时不被上级注意而产生浮躁情绪,真正做到“淡泊明志”,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聚得住神,扎扎实实多做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工作。三要在个人进退去留上经得起考验。为谁当官,为什么工作,这是每个党员干部都会遇到的、而又必须弄清楚和解决好的问题。我们绝大多数同志做得不错,能经受住考验。如果我们在看到“希望”时斗志昂扬、热情很高,而在得不到提升时思想消沉,对付着干,就不能说我们的党性强,觉悟高,就不能说对单位有感情,对事业有责任感,就不能说工作的指导思想端正。我们是受党组织培养教育多年的领导干部,在党和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理应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理应表现出高姿态,一如既往,扎扎实实地抓好工作,才能说我们的工作指导思想端正。党员干部要特别注意我们身后有基层、有群众,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群众带来影响;我们官居一职,重任在肩,工作上哪怕是一个微小的失误,都会给单位建设带来较大损失。因此,每个同志都应无条件地把自己交给组织安排,在职一天,奋斗一天,负责一天,确实传好自己的“接力棒”。只要我们真正立党为公,少一些个人打算,多一些奉献精神,少一点名利得失,多一点埋头苦干,少一点花花点子,端正工作指导思想是能做到的,也是能长期坚持的。

二、明确责任抓落实

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领导方法之一,也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对于各级的责任,有关条例已经规定得很清楚,也是实行科学领导的题中之义。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责任不明和责任混淆成了一个突出问题。我们要站在与上级党委政府保持一致的高度来认识,决不能把责任问题当作一般性的问题来对待。首先要增强负责意识。我们的每一级领导机关,都是“落实链”上的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发生了故障,出现了梗阻,都会影响“落实链”的正常运转。根据以往的实践摸索,各级有三个共同的、基本的责任:一个是保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事业的政治责任;另一个是保证建设不断发展,既无愧于前人,又无愧于后人的历史责任;还有一个是保证完成各项任务和安全稳定的责任。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履职尽责,干好自己的事情,守好自己的阵地。只有各级的负责意识强了,工作落实了,自己所处的环节不出故障,本单位和分管的工作不出问题,整个落实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其次要坚持按级负责。所谓按级负责,就是各级要干各级的事,抓好本级工作落实;一级抓好一级,上级不要大包大揽;一级向一级负责,积极主动地解决职权范围内的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并向上级反映。严格按级负责,既要解决基层切实尽职尽责的问题,更要解决上级侵权越位的问题。一些领导机关对基层包揽过多,干预过多,不是把工作包揽了,就是把基层的权力截留了,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看似是在做工作,实际上是对下级不信任,影响了基层同志的积极性创造性,基层是有些意见的,必须认真反思,坚决加以防止和克服。最后要奖惩分明。奖惩分明是责任制得以实现的保证。功过不分,奖惩不明,责任制就势必形同虚设,好看而不管用。因此,一定要按各自的职责分工和目标责任,进行考核和奖惩,做到该奖则奖,该罚则罚。克服和纠正责任不明确,不严格按责任办事,有了问题,板子打不倒具体人身上,大家都“吃药”,责任追究走过场,奖惩不严肃的现象。

三、坚持标准抓落实

工作标准的高低决定抓落实的质量。工作标准如何,不仅反映出一个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心强不强、思想觉悟高不高,也反映出一个人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强不强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标准呢?除了工作职责和要求外,在抓落实中要努力做到“细、狠、韧”。所谓“细”,就是工作要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细”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办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内在要求,也是抓好工作落实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同志说过:“粗枝大叶往往容易搞错。”中央也多次强调“工作一定要抓好实、抓细、抓紧。”看来细不仅重要,而且做起来也是有难度的。真正做到“细”,不是一般的工作标准,也不是一般人轻易能做得到的,它需要很强的事业心、责任感,需要聚精会神抓落实。工作要细,就要把问题考虑细。俗话说“思于先而行于后”,把工作做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工作心中有没有数,对本单位的薄弱环节清楚不清楚,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考虑没考虑。做到了这些,就能保持清醒头脑,工作就有预见性,就能有的放矢。工作要细,就是把工作做到位。“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想得细、规划得细,而且工作要跟上,督查要到位。所谓“狠”,就是要大胆泼辣、敢于碰硬。抓落实难免要碰到一些难题和硬骨头,解决难题和硬骨头,就要有敢于抓落实、敢于碰硬,不解决问题不撒手的精神和干劲。如果遇到矛盾就上交,见到问题绕道走,碰到“钉子”就退缩,那么很多工作就落实不下去,更别说有什么效果了。抓落实的“狠”劲从哪里来?就一个党委班子而言,首先要增强原则性,坚决维护上级指示和党委决策的严肃性,在政策纪律和制度面前不讲人情,不讲价钱,该办的事情坚决办好。其次要提高团结的质量,真正做到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就个人而言,主要是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思想觉悟,真正做到以党的事业为重,少考虑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了工作敢唱“黑脸”,不怕得罪人。所谓“韧”,就是抓工作要锲而不舍,一抓到底。许多工作的落实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有的还要反复抓、抓反复。抓抓停停,搞“半截子”工程,不仅费神费力,还会贻误大事。比如,落实安全稳定等管理规定,有的单位就缺乏“韧”劲,上级强调的时候就抓得紧些,不强调的时候就有所放松,结果导致了事故案件的发生。事实上,许多周期长的工作,往往是基层建设的重点、难点工作,我们只有在抓落实上锲而不舍,一抓到底,才能使重点、难点和一些弱项得到突破,带动其它工作的落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改进作风抓落实

为什么我们有一些领导同志工作很苦、很累,假顾不上休,病顾不上治,家庭困难顾不上考虑,付出的劳动没有达到预想的收获?虽然原因很多,但领导作风方法不科学,恐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真正掌握实际情况。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如果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弄清群众到底在想什么、盼什么、希望什么、反感什么,凭经验和想当然办事,就难以避免主观主义,结果也只能是南辕北辙。解决这个问题,除了从思想认识上要克服“身在基层,不了解基层”和“工作忙,下不去”两个误区外,一个是既要 “身入”又“心入”,克服整天在跑,却对基层情况若明若暗,当“井底葫芦”----从上面看是下去了,从下面看还是浮在上面的现象。另一个是既要督促检查,更要调查研究。无疑,作为领导,部署工作后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工作落实是完全必要的。但仅此是不够的,还必须用大量的精力来调查研究,特别是在新情况新问题大量涌现的情况下,更应注意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正全面掌握基层的情况,得出真知灼见,及时发现和解决带倾向性的问题,提高领导效益。再一个是,既要一时下得去,更要长期坚持,不能满足于大的时机下去了,完成了多少时间,要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取得领导工作主动权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社会形势、基层建设形势、群众思想状况的动态发展中,更要始终坚持调查研究先行,使领导本身的思想、方法、举措跟上形势,符合实际,发挥作用。二是摈弃突击式、运动式的工作方式方法。一个单位有突击精神,反映出班子团结和部队群众的素质,是难能可贵的。但如果将突击精神化为一种固定的工作方式方法,则是有害的。如果不痛下决心摈弃这种方式方法,它不仅直接影响基层建设的基础性、长远性工作落实,导致“全面加特色”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发生偏移,而且还会搞坏基层的风气。解决经常性工作不落实的关键,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不要满足于“轰轰烈烈”、“有声有色”的东西,要真正把劲使到事关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上。同时,要加强教育引导,不搞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不搞图虚名招实祸的东西,不搞基层不可能坚持下去的东西。三是用主要精力抓班子、带队伍。把各级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是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要求。事实证明,班子建设什么时候抓好了,什么时候工作就顺利,基层建设形势就好;反之,就会出问题。各级党委、主官一定要把自己的注意力、精力由过多地抓好具体事情转到抓好班子和干部队伍上来。特别是在各级高度重视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情况下,更要集中主要精力抓紧抓好。作为一级党委、单位一把手,不能四面出击,事无巨细,平均用力。抓班子建设也好,抓干部队伍建设也好,都要着力在抓教育、抓管理、抓培养、抓排忧解难上动脑筋、用实招。抓教育就是要把对干部进行理想信念、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克服干部教育不落实、挂空档等问题。抓管理就是严格落实干部管理规定,在平时的工作中把干部管住、管严、管好,不要等亡了“羊”再去补“牢”。抓培养就是要切实坚持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拓宽培训渠道,舍得在培养人才上投入,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抓排忧解难就是下功夫解决基层干部生产、生活和家庭的困难,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发展进步的机会。

五、严明纪律抓落实

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要求。治党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起来就没有保证,工作就不可能做好,既谈不上稳定发展,也谈不上创先争优。一是把抓落实当成一项纪律来对待。党员干部要站在与党中央、上级党委保持一致和维护上级党委权威的高度来认识,而不能把抓落实当成一般的工作方法来对待,而要当成一项纪律来对待。对上级指示,必须无条件地贯彻,对上级部署的任务必须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对上级明令禁止通行的东西必须坚决杜绝,确保政令畅通。二是执行纪律要严格。俗话说“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有了规矩,不按规矩办也成不了方圆。对于工作不落实造成的不良后果的,对不执行上级指示的,对有意无意违纪犯规的,都应该严肃查处。实际上,严格执纪,也是一种有力的导向,如果一个人不处理,就会有更多的人违纪;如果一件事不处理,就会有更多的事情接踵而至。如果嘴硬手软,邪气就难以抑制;如果执行纪律 “讲面子”、“看来头”,就会使纪律和规章失去约束力。因此,一定要严格执纪,通过严格纪律来促进工作的有效落实。三是从领导机关严起。现在我们有的同志在严格纪律方面,总是喜欢把眼睛盯着基层,把手伸向基层,把自己置于严格之外,比较明显地存在严下不严上、严基层不严机关、严别人不严自己的现象,不但群众有些反映,领导机关自身也很难有说服力和号召力。从领导机关严起,就要教育好领导和机关干部,带头遵守纪律,为基层做出表率;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主动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做遵守纪律的模范;即使是出了问题,也要多从领导机关找原因,不光埋怨基层,有点诸葛亮自贬的勇气,敢于承担应负的责任。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人大  刘选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