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旋 耳 疮

 学中医书馆 2013-02-05
旋  耳  疮
    [概述]
    概念  旋耳疮以耳部皮肤潮红,奇痒,黄水淋漓或脱肩,皲裂为特征。本病好发于
耳后缝及耳褶上下、外耳道、耳廓周围。旋耳疮又名月食疮、月蚀疮、耳镞疮、鸦啖疮,
月蚀疳、耳痒月疮、黄水疮等。与外耳道及耳廓湿疹相似。
    本病为耳科常见病,多发病,不分男女老幼均可发病,以小儿为多见。根据病情可
分急症与慢症两类。急症多为肝胆湿热,湿邪浸渍;慢症多属脾虚血少,余邪上泛。
    历史源流  旋耳疮又名月食疮,病名始见于《诸病源候论》。在《诸病源候论。卷三
十五》中说:“月食疮,生于两耳及鼻面间,……月初则疮盛,月末则疮衰,以其随月生,
因名之为月食疮也”。“又小儿耳下生疮,亦名月食,世云小儿见月,以手指指之,则令
病此疮也。”在卷五十中又说:“疮生于小儿两耳,时瘥时发,亦有脓汁,此是风湿搏于血气
所生,世亦呼之为月食疮也。”前者纯属唯心论观点,后者明确指出月食疮的病因,是由
于风湿搏于气血而致,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唐代,对旋耳疮的治疗有了一定认识,其治法有内治、外敷、外洗等,如《外台秘
要.卷三十六》有治“小儿头疮月蚀”用黄连胡粉膏散方,《华佗神医秘传.卷五》有
。治黄水疮神方.内服除湿清热之药,佐以谅血之剂”,并提出外用雄黄、防风、荆芥、

苦参煎水外洗等。
    至宋及金元时代,各医家对旋耳疮的病因和治疗大多按照元以前历代医家的观点论
述,治疗以外治的方药为多,如《太平圣惠方.。.卷第六十五》曰:“治月蚀疮,腻粉散方。”
《丹溪心法。卷五》“小儿耳后月食疮,黄连,枯白矾右为末傅之。”
    明代,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如《证治准绳.疡科.卷三》
说:“小儿耳窍旁生者相传指月而生.恐未必然,大抵风湿热毒成疳,故名月蚀疳疮。”否
定了以手指指月而生的论点,认为旋耳疮是风热湿毒而致。    .
    至清代,对旋耳疮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分析论述更为明确。如《医宗金鉴.卷七十四》
认为由脾胃湿热,外受风邪相搏而成,服升麻消毒饮,或消风散。若曰久风邪郁在肌肤,
瘙痒倍增,属火燥血短,宜服地黄饮。《外科证治全书.卷二》、《外科医案汇编.耳病》
则认为系胆脾经湿热,肝胆湿热而致。
    [病因病机]    .
    一、风热湿邪上渍  多由脓耳之脓液浸渍.或邻近部位之黄水疮蔓延耳部,亦有接
触某些刺激物或食用某些食物而诱发,以致风热邪毒侵袭,引动肝胆湿热循经上犯,风
热与湿邪蒸灼耳部肌肤而为病。
    二:血虚生风化燥  久病不愈,邪毒未尽,湿热缠绵,久困伤脾致虚,脾虚则运化
失健,气血生化之源不足。病久阴伤,阴血耗伤,导致血虚生风化燥,耳窍肌肤失于滋
润,兼以余邪所伤,故皮肤粗糙、干燥、脱屑。   
    [临床诊断]
    症状:外耳肌肤潮红;瘙痒、微痛、起水泡,溃破后流黄色脂水,黄色脂水流经之
处,病变蔓延扩大,或形成痂皮。若反复发作,久而不愈。则患处肌肤奇痒难忍而搔抓,
渗液增多,或皮肤干燥、增厚、脱屑、皲裂。若累及鼓膜,可致耳鸣及听力下降。
    检查:初起患处出现边界不清的片状红斑,随着病情的进展,在红斑上或周围出现
很多小丘疹.抓破后流出黄色脂水,并见红色糜烂,干后结成黄色痂皮。若反复发作不
愈.则见患部肌肤变厚和粗糙。外耳道皮肤可增厚而变狭窄。
    [辨证论治]
    一、辨证
    1.风热湿邪上渍
    证候:外耳道或耳廓周围肤色潮红,微痛,有水泡。溃后流出黄色脂水,污水浸渍,
肌肤糜烂,黄水淋漓,干后结成黄色痂皮。风盛者,以奇痒为重,常于夜间加甚,影响
睡眠。若湿热盛,则糜烂、灼痛、黄水淋漓为主。婴儿可有发热、烦躁、睡眠不安等症。
    病机分析:足少阳胆经之脉络肝,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其经气环循于
耳,肝胆互为表里,风热湿邪侵袭,加以肝胆火热上蒸,湿热壅滞耳部.蒸灼肌肤,故
耳部皮肤红肿、疼痛。湿邪侵袭,阻遏气机,湿浊停聚于肌肤,故生水泡,破后黄水淋
漓,糜烂是为湿盛之症。风盛则瘙痒不止,热盛则肌肤灼热而疼痛。小儿脏腑娇嫩,形
气未充,若受肝胆湿热干扰,则发热、烦躁、睡眠不安。
  2。血虚生风化燥
  证候:.病变经年累月,病程漫长,耳道、耳廓及周围皮肤增厚,触之较硬,表面粗
糙.上覆痂皮或鳞屑,肤色暗红或带暗褐色,耳后皱褶处裂开如刀割之状,作痒,或渗

血水。若抓后染毒可出现红肿疼痛、糜烂渗水。全身或可伴有面色黄,食少,身倦乏力,
舌质淡,苔白,脉细缓等症。
    病机分析:由于旋耳疮反复发作,湿邪缠绵,余邪未清,湿邪久困伤脾,而致脾气
虚弱。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血少,耳窍失于濡养,加之湿热之邪停聚,
伤及肌肤,以致皮肤增厚,粗糙。久灼则肌肤败脱,久病伤阴,阴伤生燥,致血虚生风
化燥.故皲裂、作痒。由于脾气不足,不能健运,故食少.体倦乏力.面黄,舌质淡.
脉细缓。  
    二、治疗
    (一)内治法
    l。风热湿邪上渍
    治则: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方药:以萆薢渗湿汤为主方。方中以萆藓、苡仁、滑石、通草、泽泻、茯苓利水渗
湿;黄柏清热利湿,丹皮清热凉血。若风盛热甚,以痒为主者,可用除湿汤。该方以黄
连、黄芩、连翘清热燥湿;木通、滑石、车前子、茯苓利水渗湿;荆芥、防风祛风止痒;
陈皮、枳壳理气健脾。合用有清热燥湿,理气健脾,祛风止痒之效。若湿热壅盛者可选
用龙胆泻肝汤。风盛者用消风散。热盛者用升麻消毒饮.
    2.血虚生风化燥
    治则:养血滋阴,健脾化燥。
    方药:,以参苓白术散合四物汤加减。以健脾益气补血,利水渗湿。亦可用八珍汤加
苡仁,陈皮、砂仁,蝉衣。八珍汤能补益气血.加苡仁、砂仁、陈皮等健脾化湿,蝉衣
祛风止痒。
    除按上述辨证用药外,还可根据临床所出现的症状,加减用药。邪热壅盛者.加金
银花、菊花、蒲公英、苦参.以加强清热除湿的作用;搔痒难忍者.加蝉衣、地肤子,
苦参、白藓皮或地龙粉、乌梢蛇粉(吞服),以祛风止痒;小便黄者,加车前子,泽泻,
猪苓以利水渗湿。
    (二)外治法
    l。外洗及湿敷  主要作用清热解毒,收敛止痒。常用药物有;桉树叶、桃叶、花
椒叶等量,或苦参、苍术、黄柏、白藓皮各15克,或马齿苋、黄柏、败酱草各30克,
煎水外洗或湿敷。
    2。搽药  主要作用清热解毒,除湿止痒,或滋润肌肤,解毒祛湿,常用药物:
    (1)湿热盛证见红肿掀痛、瘙痒、出脂水者可选用三黄洗剂,或25%黄连油混悬液。
每曰搽2",-3次,有清热燥湿止痒的作用。
    (2)湿盛证见黄水淋漓者,可选用柏石散、青黛散、以麻油调搽,每日2-3次,有
清热除湿敛水的作用。
    (3)热盛证见有脓痂者,可选用黄连膏或黄连粉撒布,每日2~3次,有清热解毒润
燥的作用。
    (4)皮肤粗糙,增厚,皲裂者,可选用穿粉散香油调撵,或紫连膏外搽.每日2~3
次,有滋润肌肤,解毒除湿的作用.
  (三)针灸治疗

.    1。针刺法  选用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委中等穴.用泻法,留针20分钟,
每日或隔Et 1次。
    2.耳针治疗  取穴肺,内分泌、神门、相应部位点刺。
    (四)其他疗法  主要介绍烟熏疗法。
    烟熏疗法:将中药点燃后,利用放出的烟气薰治局部皮损的方法,起到除湿祛风,
杀虫止痒的作用。适宜于血虚型旋耳疮。
    药物:苍术、黄柏、苦参,防风各9克,大枫子、白藓皮各30克,松香,鹤虱
草各12克,五倍子15克。
    方法:将药末放在较厚草纸内制成纸卷,或将药末置于特制薰炉内,点燃纸卷,利
用放出的烟雾直接薰患处,每曰1~2次,每次15~-30分钟。
    (五)民间疗法
    1.草药治疗方面,可选用昆明呜脚黄连60克,夏枯草60克,煎水外洗,每日
2~3次。有清热解毒泻火之作用。或用飘带草、岩椒.娱蚣藤各等量,煎
水外洗,每日2~3次,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杀虫之功。或用木海棠、老鼠吹箫
各等量,煎水外洗,每日1~3次,有除湿祛风敛水的作用。
    2。黄连粉适量捣入豆腐中,涂敷,以清热解毒止痒,每日2~3次。
    [转归及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但缠绵不愈,瘙痒难忍.有碍睡眠和工作。若搔破后复感风热邪毒,
则病损深入,耳廓软骨膜发炎化脓,可造成耳廓畸形。临床虽然少见,但值得注意。
    [预防及护理]
    1。注意耳部卫生,戒除挖耳习惯。
    2.患病期间,忌食辛辣、炙博食物以及鱼.虾或其它可引起过敏的食物。
    3。发病期间避免任何局部刺激,忌用肥皂或水洗涤患部。
    4.急症期间,不宜预防接种,尤其是婴儿患者.不可接种牛痘。
    [文献资料选述]
    一、古代资料分析
    (一)有关旋耳疮病因病机分析  有关旋耳疮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有不少论述。外
因多为风热湿邪,内因多与心,肝,胆,脾.胃有关。
    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风热蕴积脏腑而致。如《普济方.卷二百七十六》说:“夫
月蚀疮多小儿有之,盖由嗜甘肥,荣卫不清,风热毒热之气,蕴蓄脏腑,其疮多生于两
耳及面间。”又如《外科正宗,卷之四》说:“黄水疮于头面、耳项忽生黄色,破流脂水,顷
刻沿开,多生痛痒。此因日晒风吹,暴感湿热,或因内餐湿热之物,风动火生者有之。”
以上说明由于饮食不节,脾胃积热,又外感风热湿邪之毒,以致营卫不和.邪毒上犯而
致病。
    认为胆脾经之湿热而致。如《外科启玄。卷八》说;“耳边有疮能蚀者,名曰月
蚀疳,乃足阳明胃经,少阳胆经湿热。”在《外科证治全书。卷二》中亦提出:“旋耳疮,
生耳后缝间延及耳摺上下色红如刀裂之状,时出黄水,乃胆脾经湿热.”因旋耳疮,其表
现为耳部之掀热疼痛,流脂水等症,寻其病因,一为足少阳胆经上循于耳,故胆经湿热
可致耳病,二为脾经湿热上泛于耳.说明了胆脾两经湿热之邪,循经上犯则可致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