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更年期综合症药方

 学中医书馆 2013-02-05
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男女自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后逐渐过度到老年期而出现的一组证候群。男女生理不同.个体的生长.发育.智力发展.居住地区有差异,更年期来临的时间和表现也不同.据报道我国女子更年期大概在4'5—5.5岁左右,与《内经》所论基本相同。国际上公认的女子更年期是自4l岁开始,因为妇女在40岁左右卵巢的内分泌功能逐渐衰退,排卵次数逐渐减少,提示了更年期的开始。按目前统计的人类自然寿命为70岁左右来计算.人的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要在更年期后度过,因此减少更年期症状对于预防老年病、抗衰延年有积极意义。本篇仅就女子更年期诸证阐述讨论.
  本病以经断前后的妇女,出现月经由规律而逐渐紊乱,终至停止,同时有烘热汗出,易怒等精神和植物神经系统功饀紊乱为特征。包括了全身各系统、各器官逐步由生理状态发展到病理生理状态的演变过程,中医又称。经断前后诸证”。轻者可不必治疗,严重者影响健康和工作;短则数月或半年,长则可达数年或十数年之久。有研究证实神经质个性心理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体力劳动者。
  [临床表现]
  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与更年期内分泌功能减退特别是性腺功能减退有密切关系,临床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月经紊乱
  开始呈周期性紊乱,表现为经期缩短、经量减少,直至完全停止,或周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如同血崩.继而不规则直至停止,也有月经突然停止的。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烘热汗出,眩晕耳鸣,烦躁易怒,焦虑抑郁,头痛,腰背酸痛, 口腔及咽部灼烧,恶心呕吐,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心悸失眠。皮肤麻木有蚁走感。
  3.代谢功能紊乱
  身体发胖,有的可出、现浮肿便溏。
  [诊断要点]
  ①年龄在40--50岁左右,月经紊乱,表现为经期推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终至月经停止。少数人月经突然停止。
  ②烘热汗出、颜面潮红、情绪不稳定!变得敏感、神经质,头晕耳鸣、腰酸腿软、思想不集中。
  ③有条件者可作内分秘检查。雌激素减少,卵泡刺激素明显增高沩诊断本病的客观依据。
  更年期是各种疾病发生率较高的时期,对于主诉为月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患者,必须详细询问和检查,及肘发现生殖器官的肿瘤,对于在本年龄阶段容易发生的其他疾病亦应予以鉴别.
  [病机分析]
  女子更年期,肾气渐虚,冲任脉衰,失去了生殖功能,脏腑的功能也逐渐减退,机体阴阳平衡失调,百病由生.可知肾气的虚衰是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病理.但并不是所有妇女进入更年期后都出现症状。本病的发生发展受体质、产育、营养、社会环境、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只有部分妇女出现包括月经异常在内的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主要涉及到肾脏本身和由肾的病变引起的肝、心、脾等脏器的病变。在各种变化中,最根本的是阴阳失调。
  1。肾气虚衰,阴阳失衡:五脏之衰,肾衰为先。肾衰精血亏损,则有“地道不通,形环而无子”之表现。肾衰又极易使其阴阳失却平衡,阴虚则阳失潜藏,多出现肝阳偏旺、心火独亢之表现;阳虚则水不化气。致使痰湿、瘀血滞留,又加重了整体阴阳的失衡.肾中阴阳,以阴为月经产生的物质基础,肾水亏则经血干涸。现代研究亦表明,人之衰老。首先是肾精的虚损和由此而产生的阴阳失调.久之阴病及阳而阴阳两衰。
  2.心.肝、脾的虚损和机能失调;肾之阴阳为诸脏阴阳之本, 肾阴虚,水不涵木则肝阳上亢;水不上济则心火独亢。。肾阳虚,元阳不固,中焦化生无权则清阳不升,水湿停留。肾气不足,元神失养则神气耗散。
  ①肾阴亏虚,阴不潜阳,肝阳偏旺:乙癸同源,肝肾之阴亏虚则肝阳不潜而上亢,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易怒。烘热汗出等症.
  ②心肾不交,心火上炎:肾水不足,水不上济则心火独亢,既伤心血,又耗元神.表现为烘热汗出、心烦失眠、口疮灼痛,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③肝血不足,木郁犯脾;妇女至更年期,历经了孕、产、经、乳各个阶段,肾阳已亏,肝血更伤,阴不制阳,木郁犯脾,因此又多见脾不健运之脘腹胀满.呕恶少食、便结或溏泄等证。
  ④肾阳虚衰,脾阳不振: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阳气靠肾阳温煦而化生。肾阳虚损则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不化可出现腰脊冶痛、脘腹痞满、纳呆、浮肿便泄等。
  3。阴阳失调.痰瘀互结:肾气衰退,阴阳不和,脏腑生理功能失调。病之根本为虚。但正气的虚损又往往导致有害病理产物的停留,其中以痰湿、瘀血引起的症状较为突出,形成虚实夹杂之证。临床表现为在月经紊乱或经闭不行的基础上,又有潮热汗出,头痛目眩.心悸烦躁、腰身疼痛、泛泛欲呕等。
  [辨证论治]
  临床对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是多方面的,但不外调补五脏气血、阴阳.在具体治法上。或以治一‘脏为主,兼顾他脏,或综合治疗,或采用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有学者认为本病多数患者都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如情绪不稳。喜怒不定,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因此单靠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
  1.肾阴虚证     查阅药方用法  查阅药味加减  查阅三反九畏  查阅疗效评定
  (1)阴虚内热证:表现为月经提前、量少、或错后、崩漏,或断经。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口干便秘、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原则以滋阴清热为主,常用药如;生熟地.山萸肉、丹皮、泽泻、茯苓、黄柏、知母、生龙骨、生牡蛎、龟板、地骨皮。
  (2)阴虚肝旺证:证见月经紊乱、情绪不稳、烦躁恼怒 头晕头痛、目干涩,或有胁肋疼痛 四肢震颤 脉弦数。治宜滋肾平肝潜阳.基本方药.常以杞菊地黄丸为基本方.四肢震额 头痛头晕者.加白芍、夏枯草、钩藤、石决明以潜阳熄风.失眠心悸加酸枣仁,柏子仁 夜交藤以养心安神.肝郁不舒,胁痛烦躁,加醋炒柴胡、蒺藜 炒栀子,白芍以疏肝清热.
  (3)心肾不交证,证见月经紊乱,烘热汗出。心悸怔忡,健忘失眠.或多梦易惊,无故悲伤,,思想不集中等.治疗原则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为主。基本方用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药如百合.生地 甘草 淮小麦大枣.黄连、芍药、鸡子黄。阿胶.,
  2肾阳虚证
  (1)肾气虚衰证 表现为经来过多.或先期而至 腰膝酸软:倦怠无力:肢寒畏冷,小便不禁或有余沥,舌淡苔薄 脉虚无力。治疗原则以补肾益气 固摄冲任为主,基本方药.常用二仙汤(仙茅、淫羊藿、巴戟天、当归 黄柏,知母)为基础。
  (2)脾肾阳虚证一表现为月经愆期,经量忽多忽少.畏寒肢冷、腰背酸痛、倦怠无丸便溏浮肿,纳呆腹胀,或带下清稀,舌苔白润。治宜温肾扶阳,健脾运湿,常用右归丸。
  大便溏泄者,去当归加党参、白术,砂仁;颜面及肢浮肿者.加桂枝.猪苓,泽泻.车前子.如月经淋漓不断者 加阿胶、炮姜,棕炭等。
  3。痰瘀互结证
  女子到更年期 由于肾气衰.天癸竭,机体阴阳极易失调而致痰湿、瘀血停滞,久之痰瘀互结,则见潮热自汗,头痛目眩,四肢麻木、精神倦怠不安等。治宜理气活血,除湿化痰,可用血府逐瘀汤。此方对更年期综合征以头痛胸痛、心中烦热、心悸失眠、精神不安等瘀血证表现者,有较好疗效,近人方痰瘀雪消饮(生黄芪 莪术、川芎、炮山甲、全瓜蒌,海藻、生山楂、茯苓、泽泻),为气血并调,痰瘀同治方。用于更年期综合征日久痰瘀互结,本虚标实之顽症,见眩晕头痛.精神抑郁甚则阵发性啼哭。烘热心烦、胸闷不畅、心悸阵作,体重持续增加,腰膝、关节酸楚,四肢麻木等,有较好疗效。
  本病患者的精神多属不稳定型,患病后更为敏感,抑郁,甚则喜怒无常.因此除用药物治疗外,还应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首先耍让患者了解更年期是人生道路上要自然经历的过程,对于病人的痛苦,要有针对性地解答其所提出的各类问题,给以同情、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事实证明,开导、谈心的方法。对于减轻症状有很好的作用。此外。由于更年期又是许多与年龄相关疾病如心血管、内分泌、泌尿、生殖、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易发时期,这些疾病与更年期综合症还可互相诱发和影响,因此对于前来就诊的患者,应慎重细心的检查,明确诊断。
  在饮食上,总的原则是低脂肪、低糖,以防助湿生痰。平时的饮食要搭配牛奶,鸡蛋,豆制品等以维持蛋白质的需要量,多吃含纤维素的蔬菜,促使新陈代谢,保持大便通畅。此外。如黑芝麻、胡桃仁,百合、黑木耳、花生等都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可作为辅助食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